開國第一戰 第一章(9)(1 / 1)

不過李承晚也不是盞省油的燈。

他知道從天上掉下來的好事靠不住,極有可能會立馬就從地上消失。所以立刻積極行動起來,首先與金性洙的“韓國民主黨”合作,當上了“民主議會”的議長。然後從前日本警察部隊的人員中,拉起自己的班子,凡有想跟自己分庭抗禮之輩,立刻就會被他慣於在街頭發難撒潑的嘍羅們擺布得服服帖帖。比如那個和他一起回到朝鮮的金九,隻因曾在上海炸死過日寇關東軍司令官兼上海派遣軍司令官白川義則大將——這段曆史比李承晚風光多了,現在又持和平統一朝鮮的主張,還組織了一個風聞會被美國人轉化成政府的聯合委員會,很快就不明不白地吃了一顆子彈,橫屍在漢城街頭。

長此以往,連把李承晚扶起來的美國人經常也對他有失控的感覺,有好幾次甚至想另組班子取彼而代之,可都被這個老家夥一一瓦解。美國人在確實找不到更合適的代替者的情況下,為了爭得與蘇聯抗衡的先機,不顧朝鮮人民和南朝鮮大多數政黨和社會團體的激烈反對和抵製,仍然一意孤行地在南朝鮮實行單獨“選舉”,操縱南朝鮮“國民議會”在1948年7月12日通過了所謂《大韓民國憲法》,並於8月15日,把李承晚扶上了“總統”的寶座。

同年12月12日,美國操縱聯合國大會通過決議,承認李承晚的“大韓民國政府”為朝鮮的“惟一合法政府”。

不過,事實證明,李承晚確實不是一個能孚重望委重任的人。

美國人為認識到這一點付出了沉重的代價。

美國人自己也不受朝鮮人民歡迎。

以太上皇麵目出現的麥克阿瑟占領軍,與朝鮮群眾的矛盾非常尖銳。美韓當局重用往日欺男霸女狐假虎威的前日偽人員,很令朝鮮人民反感。特別是美國政府先後與“大韓民國政府”簽訂的《美韓臨時軍事協定》、《美韓經濟援助協定》、《美韓共同防禦協定》,更是嚴重地傷害了飽受日本奴役的朝鮮人民的民族感情。這一連串的協定規定:允許美國控製韓**隊、警察和一切重要地區的建築;由韓國政府承擔美國占領軍的一切費用,美軍有權在韓國取得和處置任何財產;美國控製韓國的對外貿易,鼓勵美國私人資本在韓投資,掌握韓國經濟命脈。這些都很容易引起剛從日本統治下解放出來、渴望民族獨立自由的朝鮮人民對美國占領軍的仇視和憤怒。後來的美國李承晚還以前日本警備隊和偽滿洲**成員為骨幹,建立了10萬由美國訓練和裝備的“大韓民國**”。

與紀律嚴明的北朝鮮政府和獲得了實際利益的北朝鮮勞動群眾相比較,即使是在李承晚統治下的南朝鮮群眾,感情天平也在朝北朝鮮的金日成政權傾斜。李承晚政權一成立,經常被此起彼伏的農民、學生和士兵的遊行示威和武裝暴動所困擾。無奈之下,李承晚隻好“治亂世用重典”,濫開殺戒,結果惡性循環,愈發加重了人民對其政權的不滿。

與此同時,北方的蘇聯也沒有閑著。

在蘇聯紅軍金日成的經曆極富傳奇色彩。

在朝鮮淪為日本殖民地後,朝鮮人民反抗日本統治的武裝鬥爭就一刻也沒有停息,其活動主要集中在與朝鮮相鄰的中國東北地區,其中,朝鮮**者金日成領導的抗日武裝,戰績最為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