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1章 (3)(3 / 3)

左宗棠很快接到聖旨並隨旨頒到的吏部、戶部、國子監三種空白貢照,才知朝廷恩準浙江倡開米捐,是曾國藩再次奏請的結果,心裏就知自己奏請開米捐而未與曾國藩聯銜這件事,做得是唐突了。

送走傳旨差官,又將隨旨頒發的上萬張空白貢照著專人驗收領取,這才一邊喝茶,一邊感歎道:“不是滌生大度,已經運到的洋槍洋炮,可不就成了水中月鏡中花了嗎?”

左宗棠連夜把按察使銜幫辦軍務之丁寶楨、候補道胡雪岩、即選員外郎原雲貴總督林則徐之子林聰彝、即選員外郎吳大廷等四人傳來,吩咐道:“本部院已接到聖旨,朝廷已準在浙省倡開米捐,並隨旨頒了一萬張空白貢照。你們幾位明日就帶上貢照,分頭到各地去勸捐。本部院適才在肚裏算了算,這一萬張貢照,少說也有一百萬兩的進項。不僅能助餉需,洋槍洋炮所用之火藥、彈子,也都有著落了。本部院要說的是,捐輸雖是無奈之舉,可也要甄別良莠,尤其是有些行為不端、稱霸一方的劣紳,他就算出再多的銀子,亦不能準他的所請。這是皇上家的法度,玩忽不得。各位可曾記住?”

四人一起答道:“撫台大人所言極是,我等遵照辦理就是了。”

左宗棠於是就把師爺傳來,先為每人發了五百張的貢照,這才又傳喚別人。

第二天,丁寶楨四人剛剛離開婺源不久,左宗棠便接到聖旨:“江蘇布政使著曾國荃補授;浙江布政使著蔣益澧補授;山東按察使著丁寶楨補授;浙江按察使著劉典補授;賞按察使銜楊昌浚三品京卿幫辦左宗棠軍務。欽此。”

左宗棠急派快馬將丁寶楨追回,另傳楊昌浚接替丁寶楨辦理勸捐事宜。

曾國荃字沅甫,號叔純,貢生出身,是曾國藩的胞弟,因行九,人們習慣稱其為九帥。曾國荃是湘軍吉字營統領,累官七品知縣、四品知府加道銜。鹹豐十年(公元1860年)便已是三品的按察使銜,次年以按察使記名加布政使銜,旋授浙江按察使。曾國荃的吉字大營現是圍困江寧的主力,已占據雨花台,逼近江寧城。朝廷此時把江蘇布政使放給曾國荃,無非是希望曾老九再加一把勁,能早日打破城池,盡快收複這座被太平天國占據了十幾年的石頭老城。但曾國荃此時卻極其艱難,每前進一步,都要付出巨大的代價。他已經三次回籍添募新勇,兵力已達四十餘營,但對能否如願打破城池,心裏仍無十分的把握。

蔣益澧字鄉泉,籍隸湖南湘鄉。初入王錱團練,因功賞九品頂戴。王錱戰死後,轉入羅澤南大營,因作戰勇猛擢七品知縣銜,成營官。隨曾國藩出省作戰,仍隸羅澤南,因功賜賞戴花翎,升為四品知府銜。

左宗棠進攻浙江,奏請蔣益澧率軍相助,蔣益澧到後不久,很快便被左宗棠保舉成二品頂戴布政使銜。蔣益澧同李元度一樣,都是中途改換門庭的;李元度投的是浙江巡撫王有齡,蔣益澧靠的是湖南巡撫駱秉章。因此,曾國藩對蔣益澧的看法極其壞,胡林翼生前也沒少在人前人後講蔣益澧的不是。從一而終,是當時有血性的男兒所奉行的一個死教條。其實,蔣益澧負氣離營不久就開始後悔了,盡管他知道跟著李續賓幹下去他很難有大作為,但湘軍統帥畢竟不是李續賓而是曾國藩,這就讓他抱定了一條就算中途改換門庭也決不易旗的宗旨。駱秉章請他重新出山募勇去援廣西,他答應了,但卻向駱秉章提出,募勇後,改換旗號不可,新軍仍打湘軍旗號,駱秉章同意了。

曾國藩得知這件事後,一次撫須對幕僚歎道:“本部堂沒有看錯,鄉泉能從一介兵勇做起,直做到四品知府銜,的確是個軍中驍將!可惜,本部堂偏聽偏信了迪庵的話,沒有強留鄉泉。鄉泉離營,使我湘軍失去一隻猛虎,實乃本部堂之過也。這件事怨不得鄉泉。”

曾國藩於是不再對蔣益澧另眼相看,反倒高看了他一眼,並累次向廣西巡撫勞崇光疏薦蔣益澧,終使蔣益澧靠著軍功進入司道大員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