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3)
耆齡卻參得有理有據。耆齡說,浙江局麵漸好,但福建卻被太平軍給打爛了。為什麼呢?因為左宗棠根本就沒有消滅太平軍,隻是把他們趕進福建了事。耆齡接著質問左宗棠:你自己有楚軍六千,後來又添募了一萬五千人,曾國藩又把劉鬆山所部派給了你,朝廷又從外省調兵給你,你有這麼多人馬,為什麼不能把太平軍剿盡蕩平?不剿盡蕩平也就算了,你還累次向朝廷請功邀賞,居心何在?
許久許久,左宗棠才眼含熱淚接過聖旨麵北謝恩。
左宗棠臉色灰白地被人扶進簽押房,對著史致諤、胡雪岩說道:“本部院剛剛接到聖旨,本部院因對浙省發逆督剿不力,已革職留任,下一步可能就是摘掉頂戴,押赴京師問罪了!”話畢,左宗棠氣憤地坐到木椅上,兩眼愣愣地發起呆來。
史致諤大驚道:“上頭這是怎麼了?大人督軍入浙以來,克州複縣,眼看大功告成,怎麼就讓人參了?這是誰人做的手腳?”
胡雪岩道:“不用問,這肯定是哪位都老爺發燒吃錯了藥!”
左宗棠長歎一口氣道:“你們大概想不到,參本部院的人非是別人,乃是閩浙總督耆齡!”
“耆齡?”史致諤愈發吃驚,“大人怎麼和他有了過節?”
左宗棠沉思著說道:“本部院與耆製軍實未謀麵,隻是有過幾次書信上的往來。本部院思來想去,實在想不出這其中緣由。自從本部院遭官文誣參以後,本部院就盡量避免與一些滿員過從甚密。本部院接旨之後頭有些發漲,想到上房去歇息片刻。各位接著辦差吧,本部院一會兒再來陪各位喝茶。”
胡雪岩跨前一步,一邊扶左宗棠起身,一邊小聲道:“大人,職道派人去外麵請個郎中吧?”
左宗棠苦笑著搖頭道:“雪岩言重了,本部院受這點打擊,還抗得住。革職問罪都不打緊,可總得讓人明白是怎麼回事啊!”
望著左宗棠的背影,史致諤忽然自言道:“這大清國的官真不是人幹的!等常捷軍的事情辦出眉目,我是決意回籍了!購置幾畝良田,築他一座好宅院,燈下觀書,林間看鳥,田頭望月,豈不快哉!”
當晚,左宗棠發起高燒,侍妾香姑娘整整忙了半夜才安枕。早飯時分,胡雪岩又請了兩名郎中來為左宗棠把脈,史致諤則帶人繼續辦理未竟之公事。
耆齡素未與左宗棠謀麵,他怎麼好端端地便參了左宗棠一本呢?
原來,耆齡與湖廣總督官文是兒女親家,耆齡參劾左宗棠這件事,全是官文在幕後籌劃而成。
耆齡是滿洲正黃旗人,字九峰,舉人出身。曆任員外郎、郎中、刑部主事。道光二十六年(公元1846年)外放江西,出任撫州、吉安、贛州等知府。鹹豐五年(公元1855年)擢吉南贛寧道。鹹豐六年,賞二品頂戴署江西布政使,旋實授。是年,曾國藩奉命統率水陸湘軍進江西對太平軍作戰,他的翰林同年江西巡撫陳啟邁掣肘,導致湘軍糧餉俱困。
曾國藩一怒之下狠參了陳啟邁一本,上將陳啟邁革職逮赴京師問罪,著耆齡署理巡撫印綬。耆齡接署巡撫後,一改陳啟邁的做法,主動與曾國藩配合,要餉他便著人四處籌餉,缺糧他便讓人八方去購糧,使江西戰事漸由被動轉為主動。鹹豐九年(公元1859年),調任廣東巡撫。同治元年(公元1862年)督軍赴閩辦理軍務,該年七月得賞頭品頂戴升授閩浙總督。
在當時的大清國,耆齡尚屬能員行列,隻是對漢人太過蔑視。他當初不敢對湘軍掣肘,一是怕江西局麵壞成不可收拾,一是怕自己重蹈陳啟邁的覆轍。曾國藩在京師署刑部侍郎時,奉命審理過侯爺琦善的案子,轟動了朝野。耆齡自忖無法與琦善相比,自然也不敢與手握重兵的曾國藩相抗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