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3章 (3)(2 / 3)

劉錦棠忙道:“金大人言重了。金大人久曆戎機,官至極品,又是新疆事務的幫辦大臣。下官雖總理營務,還不是唯大人的話是聽!”

金順正色道:“劉京卿,你不要抬舉本官。不錯,本官是幫辦新疆事務大臣,那不過是朝廷看在本官先你一步出關的緣故。本官官至極品,又幫辦新疆事務,但本官不過位在地方。而你劉大人卻不同,你老弟是堂堂京卿,又欽命總理行營營務,這後一點雖無明確品級,但確實是出關大軍的真正統帥。劉大人,有什麼話,有什麼樣的安排,你隻管與本官講來。有膽敢不遵號令者,本官與左爵相聯銜參他!”

一席話,把劉錦棠說得大受感動。

劉錦棠起身離座,動容謝道:“下官謝過金大人抬舉之恩。有大人適才的話,下官總算敢放膽講話了!”

金順撫須笑道:“本官與左爵相是至交,你老弟卻是左爵相的眼珠子,這一點,從湖廣到福建浙,從兩江到陝甘,哪個不知,誰個不曉?何也?蓋因你劉毅齋謀略出眾,義勇超群,你是我大清國真正的周公瑾哪!毅齋呀,此次征剿阿古柏匪部,左爵相命你我兩部會攻烏魯木齊。烏魯木齊是北疆的重鎮,阿古柏在那裏派有重兵把守,他的幾員得力大將,也在那裏助守,總兵力當在兩萬人以上。你我兩部加起來不過三萬餘眾,還要分兵押運給養,沿途警戒,攻城兵力怕要不足啊。”

劉錦棠這時道:“金大人有所不知,三路出關大軍,目前隻到兩路,餘總鎮率五營馬隊押著給養,至今未到古城。”

金順驚道:“怎麼會這樣?餘虎恩久於押運糧草,從未出過差錯,難道這次又上了阿古柏的當?毅齋,這件事,你還沒有通報給左爵相吧?要不,本官遣幾營鐵騎去接應一下?”

劉錦棠想了想道:“下官以為,還是不分兵接應的好。大人可能還不知道,餘總鎮之後,老爵相又請調記名提督徐占彪,率所部蜀軍馬、步五營出關。”

金順撚須道:“這個餘虎恩,他可是押著出關大軍的給養啊。他若十天後還不到,你我可就得向張朗齋借米度日了。張朗齋那裏,存糧也不很多,咳!”

劉錦棠這時從布袋裏摸出一麥一豆,說:“金大人,下官由古城到濟木薩,遇見一片麥地,一片豆地。下官特意拔了一麥一豆,請大人看一下,這裏的豆麥還須多少日子收割?”

金順接過麥,用手搓了搓,便撿了顆麥粒扔進嘴裏咬了咬。

金順把麥粒吐出,又拿起豆枝,放在耳邊晃了晃,後又剝出豆粒扔進口裏,輕輕咬了咬。

金順吐出豆粒,說:“麥子有五天便能開鐮,豆子也不會超過十天。這裏的莊稼成熟期短,種得晚,收得卻早,與湖廣正好相反。毅齋,你讓本官看這些豆麥,是為何?莫不是又想冒什麼險吧?你老弟可是我大清國,靠冒險冒出的統兵大帥呀。”

劉錦棠笑了笑,說:“金大人,下官此次還真想冒一次險,隻是不知行得行不得。望大人聽後不要取笑下官。”

金順道:“毅齋,你隻管講,本官聽著呢!”

劉錦棠道:“大人容稟。我出關前,老爵相再三囑咐說,大軍欲攻取烏魯木齊,首先當攻取古牧地(現在新疆的米泉)。古牧地是烏城的屏障。”

金順點頭稱許說:“左爵相所定之大政自是不錯。毅齋,你繼續說下去。”

劉錦棠道:“這裏豆麥將熟,下官設想,若此時攻取古牧地,田裏成熟的豆麥,必能悉數收到百姓的手裏。就算餘總鎮再耽擱十天半月,我大軍也能就近從百姓手裏買到糧食,不致餓飯。”

金順沉吟良久,開言說道:“毅齋呀,此盤算固然是好,可惜行不通啊。你想啊,阿古柏盤踞新疆已屆十載,已從英國連續幾次購進火槍火炮,英國又派了個軍官叫什麼茀賽思,長年住在阿克蘇為他操練兵丁。當地回兵頭目金相印、馬人得等人,也都投降了阿古柏。他們個個手握重兵,誓與官軍對抗到底。

“本官曾對阿古柏粗略估算了一下。阿古柏進疆帶兵三千餘,後又收攏七千戰敗之士。金相印原有精兵過萬,馬人得降後,又有精兵兩萬。阿古柏為與官軍抗衡,最近又新募兩萬人,交給茀賽思日夜操練,行臨陣磨槍之事。不久,阿古柏又增募一萬,最近又擴募了一萬。如果這些都是真的,阿古柏在南北二疆,有兵當不下十萬眾。本官深知,我軍利於速戰,但卻不可以輕進。不要說後軍未到,就算各路人馬到齊,也要反複思慮,才可動兵啊!毅齋呀,你是我大清有名的少帥。古牧地一戰的得失,關乎我大軍能否在新疆駐足,不能不慎之又慎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