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斯蘭-自由主義”運動的成員,根據其社會背景和意識形態的差異,大致可以劃分為四個主要的派別。所謂的“批評派”,通常回避國內政治問題,致力於抨擊國內的社會現狀和宗教現狀。該派成員深受早期瓦哈卜派和新薩拉菲主義以及敘利亞學者納賽爾·迪恩·阿拉巴尼的影響,其代表人物是哈桑·馬立克和曼蘇爾·努凱達恩。哈桑·馬立克指責官方瓦哈卜主義是阻礙社會進步的根源所在,闡釋回歸經訓的現代伊斯蘭主義思想,呼籲完善公民社會和舒拉體製。曼蘇爾·努凱達恩強調根據時代的變化重新解讀經訓是實現政治改革和社會進步的基礎,質疑官方操縱的勸善戒惡委員會所具有的職能和合理性。所謂的“政治派”,主要關注沙特國內的政治問題,通過起草政治宣言和遞交請願書的方式表達“伊斯蘭-自由主義”的改革訴求。該派成員深受薩赫瓦主義的影響,強調早期瓦哈卜派理論和現代穆斯林兄弟會思想的有機結合,抨擊官方瓦哈卜派學說的僵化思想和保守立場,倡導通過論爭的形式實現瓦哈卜主義的宗教改革。該派代表人物是阿布杜勒·阿齊茲·卡西姆和阿卜杜拉·哈米德。阿布杜勒·阿齊茲·卡西姆曾經參與過《建議備忘錄》簽署和“保衛合法權利委員會”的建立,在90年代早期曾被監禁。阿卜杜勒·阿齊茲·卡西姆在國民對話會議上提交研究報告“哪裏出了錯?”提出沙特阿拉伯王國的宗教教育強烈地宣揚瓦哈卜主義及其宗教解釋,未能適應現代的要求。阿卜杜勒·阿齊茲·卡西姆指責司法部“不接觸現代的環境,法官不懂法律並且是腐敗的。更嚴重的是,法官的裁定常常違反沙裏亞”。阿布杜勒·阿齊茲·卡西姆致力於調和伊斯蘭主義與自由主義之間的差異,強調包括民主政治、公民社會、民族國家在內的諸多現代政治理念與伊斯蘭教具有一致性和非矛盾性,反對簡單排斥和否定西方現代政治體製的保守傾向,呼籲穆斯林改革家應當借鑒西方現代政治體製的合理要素製定法律和建立政府。阿卜杜拉·哈米德從反思宗教入手,強調對經訓進行創新性解讀,從中找到解決當前所麵臨的全球化、人權、公民社會和聯合國等特殊問題的辦法。阿卜杜拉·哈米德指責沙特阿拉伯的官方瓦哈卜主義已經成為日趨保守的意識形態,提出現代的伊斯蘭社會需要回歸經訓的傳統,保障公民權利,建立民主政體。所謂的“自由派”,深受納賽爾主義和阿拉伯民族主義的影響,強調在伊斯蘭的框架下實現政治改革、推進民主化進程和保障公民權利,代表人物是穆罕默德·賽義德·泰伊卜。穆罕默德·賽義德·泰伊卜強調伊斯蘭教的核心地位,宣稱所有的問題都可以在經訓中找到答案,並呼籲保障經訓賦予婦女的權利。穆罕默德·賽義德·泰伊卜認為自由主義者與伊斯蘭主義者具有共同的原則,兩者應當締造和平、聯合一致、達成協定,恢複和發展團結信任的友好關係。所謂的“什葉派”,倡導實現民主政治、保障人權和建立公民社會,同時強調捍衛伊斯蘭教。該派堅稱沙特什葉派具有沙特阿拉伯的國民屬性,並將沙特民族主義與其政治言論相結合,代表人物是穆罕默德·馬赫福茲和紮吉·米拉德。穆罕默德·馬赫福茲提出:“我們是沙特阿拉伯的國民,我們熱愛我們的國家。在沙特阿拉伯的國家框架之下,我們要求解決什葉派的問題”;“隻有遵循伊斯蘭教義,我們才能在生活的各個方麵取得較大的進步和發展。我們作為阿拉伯人和穆斯林,發展和進步的唯一道路是將伊斯蘭教和民主政治結合起來”。紮吉·米拉德呼籲沙特政府給予沙特阿拉伯境內的什葉派穆斯林與遜尼派穆斯林同等的公民地位,在伊斯蘭教的框架下推動沙特阿拉伯的民主化進程。
正文 第47章 世紀之交的政治形勢(2)(3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