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紀,麵對沙特國內日益增長的政治改革和民主平等的呼聲,以及激進派伊斯蘭主義運動的武力威脅,沙特政府開啟了全國範圍內政治對話的渠道。王儲阿卜杜拉多次與知識分子以及政治反對派領袖會談。2003年4月,王儲阿卜杜拉宣布建立“國王阿卜杜勒·阿齊茲國家對話中心”,試圖通過開展全國對話,傳播諸如尊重他人、容忍、適度、言論自由和公共利益等道德原則,緩和沙特阿拉伯國內不同宗教派別和地區組織之間的衝突,達到與極端主義鬥爭並鞏固國家統一的目的。該中心提出的主要目標包括:在國內外展現一種基於“適度”的真正的伊斯蘭形象;解決社會的、文化的、政治的、經濟的和教育的問題;加強公民社會的作用,確保公正、平等和言論自由。第一次國家對話會議於2003年6月在利雅得舉行,沙特政府首次邀請30名不同宗教與政治派別的代表齊聚一堂。國家對話會議經過討論,頒布題為“沙特阿拉伯:關於多種教義、言論自由、婦女權利和對抗極端主義的誠摯討論”的政治文件。該文件承認沙特民族中伊斯蘭教派的多樣性,承認實施改革、保障公民權利以及合理分配公共財富的必要性,同時對官方瓦哈卜主義的司法原則提出批評。第二次國家對話會議於2003年12月在麥加召開。這次會議首次突破性別隔離,邀請9名婦女出席。第三次國家對話會議於2004年6月在麥地那召開。會上重新強調:婦女權利的問題是有爭議的,婦女還不能跨越使她們遠離完全參與公共事務的分界線。第四次國家對話會議於2004年12月在東方省的宰赫蘭召開。政府召集了600名男女性年輕人來討論公民權的觀念。在會議最後的聲明中再一次強調,要“促進對話、寬容、尊重和相互接受對方觀點的文化”。國民對話會議上討論了國家需要改革的主要方麵,以及對將來改革步驟的建議。沙特政府還提出將要每3個月舉行一次新的國民對話會議。2005年,第五次國家對話會議在利雅得召開。王儲阿卜杜拉發起國家對話會議的目的是緩和沙特阿拉伯國內不同宗教信仰和地區的組織之間的衝突。國家對話會議在沙特阿拉伯曆史上第一次將王國所有的宗教派別聚集在一起,共同商議國家的宗教政治問題,是沙特阿拉伯政治改革的突出成果。國家對話會議允許討論大量長期以來被認為是敏感的主題,但是國家對話會議的實際效果仍然非常有限。沙特家族對國家對話會議具有絕對的控製權,絕不允許國家對話會議挑戰沙特家族和官方宗教政治權威的地位。王儲阿卜杜拉支持建立國家對話中心的目的,是使國民對話會議在沙特家族的領導下獲得製度化的發展。
為應對國內外關注人權問題的呼聲,2004年3月,沙特政府批準建立“國家人權協會”。該組織號稱具有獨立於沙特政府的地位,但其所有成員都由政府任命產生,主席由一名國家協商會議的成員擔任。“國家人權協會”的41名成員中包括3名女性。“國家人權協會”主要接受關於社會中所有侵害人權的投訴,同時也包括針對政府機構的投訴。在此之前,這些權力一直都主要是由納季德歐萊瑪組成的“冤情委員會”所掌握。“國家人權協會”同意配合國際人權組織的活動,以確保國際人權組織的調查結果不會對沙特政權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