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炒作是一把“雙刃劍”,其出發點可能是為吸引更多人的注意,從而增加銷量和點擊率,但欠客觀的報道,極容易將溫州資本原本正常的投資行為異化成投機行為。由此,社會上逐漸形成一種仇富心理,甚至不斷出現對溫州人及溫州資本的醜化現象。
當然,將溫州資本的“聲名狼藉”完全歸結為仇富心理也並不客觀。無風不起浪,溫州民間資本自身也應該進行反思。由於一直在政策調整壓力與市場競爭壓力的雙重夾縫中求生存,溫州資本養成了一種百折不撓、敢闖敢為的精神,這種精神不會過時,但在投資行為的細節與方式方麵有不少值得總結經驗教訓的地方。
在充滿敵意的環境中生活,人是很容易墮落為獸的。同理,在投資途徑有限的狀況下,資本在找尋投資途徑過程中,難免會橫衝直撞乃至誤入歧途。捫心自問,在投資過程中,溫州資本是否因為過分追求高額利潤而有過損害公眾利益、違背市場規律的行為?
如果說此前的種種不當行為,是溫州資本投資無門所致,那麼“新36條”的公布,則為溫州資本打開了一扇新的投資大門。沿著這條國家產業政策引導的路徑行走,將有助於掃去飄浮在溫州資本頭頂上的陰霾,讓其接觸到更多的陽光。
同時,為改變在民眾中的“不良形象”,溫州資本還可以多做一些人們喜聞樂見的投資。現在,溫州市內部正倡導溫州資本“走出去”,可以借此機會,以善行示天下,樹立溫州人的新形象。
“世界溫州人微笑聯盟”就是溫州資本邁出的慈善步伐。2009年11月,溫州市與台商聯手引進美國微笑聯盟,由國外專家進行手術,費用則由溫州商人承擔,免費給國內兔唇兒童進行美容康複手術。這項活動已經在安徽蚌埠、四川成都啟動。
謀求利益的同時,主動展示民間資本的社會責任感,才是新時代溫州資本的訴求。而為實現這一目標,溫州資本麵前還有一段路程要走。隻要保持堅定的信念,就會在黑暗中尋找到一絲光亮,照亮未來更長遠的路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