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12章 岩上桃花(2 / 3)

我沉吟了陣,問道:“是什麼東西?”

楊智答道:“是一卷金剛經,據說是辯機和尚十五歲入空門不久,親手抄寫的,原本存放在會昌寺的經閣內,貞觀二十二年他和高陽公主私通受腰斬,會昌寺將他一應物品全部清理出去,就再沒見過。”

我沉吟了陣,轉問孝義公主,“聽慧心師太說,辯機受斬的後事都是公主操持?”

孝義公主點了點頭,皺著眉頭仔細回憶,“當時辯機已經轉到弘福寺玄奘法師譯場四年有餘,所以我隻拿走了弘福寺的物品,會昌寺就沒有去過,不知道他們是如何處理的。”

楊智又說道:“不僅如此,那卷金剛經扉頁上另還題了一句話,寫著一句話,即是岩上桃花開,花從何處來?字跡歪歪扭扭,古怪的很,完全不似辯機手筆。”

孝義公主愣了數秒鍾,突然麵色大變,失口叫了起來,“辯機受刑前一夜,我入獄探望他,彼時他跟我講,說夢見會昌寺的桃花,偶有所感,想出一個偈,但隻得兩句上文,尚欠兩句下文。”

田烈露出震驚之色,眼中光華閃爍不息,“他那偈的兩句上文,不會恰好就是岩上桃花開,花從何處來?”

孝義公主坐不住了,“不錯,就是的,”她雙目閃爍,渾身微微顫抖不停,仿佛是驚恐,又仿佛是訝異,“難怪我總覺著那小沙彌眼熟,原來是辯機的轉世。。。”越想越是肯定,“沒有錯!一定是辯機轉世。”

眾人都怔住,人真的會轉世麼?可能麼?

厲山飛怔了怔,古怪的看許弘一眼,含混說道:“也未必是轉世吧。”

孝義公主疑道:“為什麼?”

許弘低垂著長睫出了會神,沒來由的冷笑,“事情真是越來越倒灶了,難不成姓柳的當真想要出家做尼姑?”

孝義公主愣住,心下一沉,多年在長安這個爛泥潭子打滾練就出的銳利直覺告訴她,今夜的事發生的必定不尋常,而許弘猜到了內情,“大人的意思是。。。”

許弘清俊白淨的麵容上,黑漆漆的瞳仁精芒電閃,“我的意思是,與其說公主今夜遇到那小沙彌是辯機的轉世,不如說有人在會昌寺行巫蠱,把辯機的魂魄招回來,附身在那小沙彌的身上了,”他若有所思,轉問厲山飛,“你說我們要不要把這件事告訴於休烈?”

厲山飛出了會神,慢慢笑道:“不用,我們直接找宇文順,權當是賣他個人情。”

許弘想想也對,“說的是,何必便宜於休烈。”

眾人都聽得糊裏糊塗的,蔣茂昌在於休烈和宇文順來探望許弘當日也在場,此時約略猜到幾分,遂鄭重囑咐孝義公主,“公主,爭端要開始了,假使我料得不錯,大明宮不日之內必將有震蕩,最近時間內,你務必要小心。”

孝義公主背後汗毛倒豎起,“蔣大人,你在暗示什麼?”

厲山飛嘴角笑容如春風一般,出口的話卻異常冷酷,“公主,茂昌的意思,大明宮博弈在即,你則是那枚最緊要的棋子,稍有不慎,就會送命。”

蔣茂昌點頭,“是的,為著安全期間,公主你最好是藏起來,假使能夠憑空消失是最好。”

田烈和我都是心下一沉,楊智卻不服氣,“你們少危言聳聽,有我和我爹在,誰敢動媽媽一分一毫?”

許弘清冷的笑,不鹹不淡說道:“倒也是,楊大人最近攀上了許敬宗,在朝中一呼百應,區區幾個太子黨徒,自然是不放在眼裏的,茂昌,你誠然是多慮。”

蔣茂昌微笑,楊智卻變了臉色,“太子黨。。。”

關於本章岩上桃花的出處說明。

岩上桃花字句毫無疑問是我乾坤的,它真正的作者是宋朝非常有名的一個尼姑法因,關於其人的簡介如下:

釋法因(出家的人都姓釋,大家知道的哈),姑蘇嵎山朱氏子也,少汨塵俗無意出纏,年二十四始披緇服(好端端的為什麼出家?),不終五夏遽爾遊方(到處遊蕩),謁慧日雅禪師於東林。慧日舉靈雲見桃花悟道因緣問之(禪師拿了桃花來拷問她,要她對對子)。擬對,日曰,不是不是(對了n多次禪師都不喜歡)。

忽有所契,呈偈曰,岩上桃花開,花從何處來,靈雲纔一見,回首舞三台。慧日戒曰,子見已入微(尼姑啊,你開悟了)。

於是居廬阜三十年,與世接(怪哉,她既然出家,為什麼不潛心修佛,反而要和俗世相結,而且一結就是三十年,難道是凡心未死?)。四方仰之學者川騖蟻屯就其壚(四方學者像螞蟻一樣川流不息的跑來跟她玩,其中必定有美貌少年青年中年),因亦不辭煉隨機說法(不拘於言語,隨便說法,這其中包含有調情?我,我真是太猥瑣了)。

宋建炎末盜起江左(不安定了,有人造反),乃順流東歸。嚐謂眾曰,汝等當飽持定力,弗憂晨炊幹求外務也(你們要有定力,好生修行,不要操心早飯晚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