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師出川時是9月初,本欲開赴淞滬戰場,但到南京時上海已陷落,11月24日,當饒國華率部(缺一旅)奉命開至安徽廣德阻擊日軍時,浙江泗安也丟了。所以,剛站住腳不到一天,日軍第18師團就打過來了。
第18師團的士兵主要來自福岡縣,師團長牛島貞雄六十多歲,比鬆井石根還大,也是這幾支部隊裏最老的一個師團長,他的參謀長是小藤惠大佐,轄上野龜蒲少將第23旅團、手塚省三少將第35旅團,分別轄野富昌德大佐第55聯隊(來自大村)、藤山三郎中佐第56聯隊(來自久留米)、片岡角次中佐第116聯隊(來自小倉)、小堺芳鬆中佐第124聯隊(來自福岡),以及騎兵、野炮兵、工兵、輜重兵部隊。
對日後成名東南亞的第18師團來說,此時也談不上多有作戰經驗,因為師團兩個月前才重新組建。
牛島的前鋒是來自片岡角次第116聯隊,這個聯隊自登陸後一直衝在前麵,從長興到泗安,隨後又襲擊了廣德的前進陣地界牌。
日本人必取廣德,不僅因為該地位置重要,還因為這裏有中國軍隊的機場。中國軍隊守廣德,更主要的因素在於爭取時間,掩護從上海撤下來的軍隊向安全地帶轉進,所以蔣介石直接給第23集團軍副總司令唐式遵(四川陸軍速成學堂,四川仁壽人)下命令:打到一兵一卒,也得固守廣德,沒有命令,任何人不得撤退。
襲擊界牌後,片岡放過去兩個中隊,直撲廣德機場。
史上的廣德機場爭奪戰,是川軍出川後打的一場惡戰,饒國華帶人跟片岡聯隊搞了幾個回合的爭奪,機場屢次易手,日軍傷亡不小,川軍更是慘重,饒國華也受了傷。但幾天過後,機場還抓在我手。
不過整個形勢卻沒法逆轉,日軍的坦克、軍車、騎兵不斷從長興、泗安方向開過來,飛機也開始對廣德進行轟炸。
片岡角次隻是個中佐聯隊長,但已經五十多歲了,如果摘了鋼盔,像個傳達室的大爺。這個混了半輩子才混到中佐的老鬼子,倒也深得迂回心得,所以在打廣德前,先派過去一個中隊,把通往宣城的公路攔腰斬斷了。雖然兵力很少,一百來人,但這時的情勢是:中國後麵的部隊,基本上沒力氣再往前衝了,所以廣宣公路被少量日軍切斷後,宣城方向的中國軍隊沒有重新打通這條交通線的意思,於是固守廣德的第145師立即成了孤軍。
饒國華隻好封鎖泗安到廣德的公路,動員全部可動員的民眾,除了木樁亂石外,把周圍人家的桌椅、板凳、水缸等所有能搬出來的東西,都砸在了公路上,並在公路兩邊鬆林裏放了部隊,打了日軍一個埋伏,20多輛軍車被毀。
這時候,日軍後麵上來一個步兵炮小隊。
日軍步兵炮小隊平時的任務是:當前麵的步兵亂了陣腳退下來時,他們在距離第一線步兵500米左右的後方布置陣地,用炮火支援前麵的日軍。
前麵我們說過,在日軍的兵役製中,除了現役士兵外,還有預備役和後備役士兵,這兩種士兵都是退伍老兵(區別前麵已說),是屬於有軍事經驗的。同時,日軍還有補充役士兵。什麼是補充役士兵呢?就是年齡和身體素質合格,但由於當年的征兵數額已滿而沒能入伍的人。一旦前線出現重大傷亡,就會把這些補充役青年頂進部隊,這些人跟老兵不同,他們的軍事經驗,隻來自被征召後短時間內的強化訓練。
下麵過來的這個步兵炮小隊就由補充役士兵組成。
炮兵是個非常講求技術的兵種,沒一段時間是練不出硬本領的。拿片岡聯隊的這個步兵炮小隊來說,這些補充役士兵是在出征前十來天才開始學迫擊炮知識的,所以很多都是菜鳥。在前麵的日軍被打了埋伏後,這幫菜鳥開始滿頭大汗地擺弄迫擊炮,費勁地打出了十幾發炮彈,但還真就把川軍震住了。饒國華手下的一個團長沒撐住,見日軍開始放炮,便慌忙帶著部隊撤了,饒國華氣得不行,隻好帶人退向廣德。
饒國華的師本來就沒多少人,開到廣德時還欠一個旅,幾場慘戰後能調動的就剩下兩個營了。饒國華向上邊報告,軍長潘文華(四川陸軍速成學堂,四川仁壽人)的回答很冷酷:人在,廣德在。
潘文華的上級唐式遵此時又收到蔣介石的命令:守廣德,不用勝利,多守一天,就是大功!
唐式遵對潘文華說:守吧。
饒國華又回到前線,一個反擊下來,身邊已經不足一個營了。
跟進的日軍則向廣德潮湧。
人在,廣德在。那麼廣德要失了呢?自殺前,饒國華叫敢死隊摸到廣德機場,把機場點著了。
11月30日,太陽落山,饒國華叫警衛員給自己找了條地毯。他坐在曠野的黃昏裏,拔出手槍,頂在右邊的太陽穴上。
廣德機場上空黑煙滾滾,連環的爆炸聲此起彼伏,震動著遠山。
一聲槍響,將軍殉國,日軍的坦克衝進廣德城。
與此同時,兩路直接進攻南京的部隊:朝香宮鳩彥的上海派遣軍和柳川平助的第10軍已經展開競賽,有點像日本古時著名的宇治川之戰中兩武士佐佐木高綱和梶原景季爭奪頭功的傳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