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南京!南京!(7)(2 / 3)

逃回去的山際和葛野把伊藤的假眼珠交給脅阪,哇哇地報告伊藤“英勇戰死”的情形。

光華門危急後,桂永清帶了一個警衛連前往午朝門督戰,在光華門到五龍橋的禦道街上分段構築了5條縱深工事,準備一旦城門失手就打巷戰。

唐生智在光華門最危險的時候還是很鎮定的,在把司令部的參謀們打發到更安全的鐵道部地下室後,自己坐鎮百亭子唐公館,一邊喝著茶,一邊抽“三炮台”。英美卷煙公司的香煙,是民國軍人的最愛,除“三炮台”外,這個公司出品的煙卷還有我們熟悉的老刀、哈德門。

唐生智把電話打到富貴山,對王敬久大發雷霆,叫他派第87師立即馳援光華門。隨後又把剛退到南京的第83軍第156師的一個團派了去。

王敬久進城後,找桂永清借了個地兒,把指揮部也放在了富貴山地下室。他急忙派手下易安華(黃埔軍校3期,江西宜春人)第259旅和陳頤鼎第261旅從城外夾擊日軍。

說是2個旅,但打到這一步,兵力實際上也就是2個多團了。在光華門城外,戰鬥中,易安華身上多處受傷,頭纏繃帶仍揮槍指揮不輟。激戰中,第261旅主任參謀倪國鼎為國捐軀。後來,南京陷落時,易旅長戰死於莫愁湖。一起殉國的,還有團長謝家珣(黃埔軍校5期,江西贛縣人)。

龜縮在光華門城洞裏的日軍一直沒被消滅。

謝承瑞跟馳援而來的第156師第932團團副譚廷光少校商議:火攻。

運來幾桶汽油,打開蓋子,從裏城頭扔下去,汽油往城門洞裏流,用火種誘燃,城門洞裏立即大火熊熊,第932團一隊士兵腰掛手榴彈,從城上順著繩子滑下來,到城門洞上麵後打住,然後幾捆手榴彈都扔了進去。

光華門之戰空前激烈,脅阪聯隊的傷亡已經達到800人,伊藤大隊最後隻剩下75人,其中第1中隊一個沒活。助戰來的第35聯隊第3大隊長菅原梅吉中佐也去見了伊藤。

光華門巋然不動。

日落中華門

第9師團進抵光華門時,穀壽夫第6師團狂攻牛首山,馮聖法第58師傷亡慘重,被迫撤離陣地,與王耀武第51師彙合,向南京水西門轉移。

此時,日軍國崎支隊、第13師團主力和第11師團天穀支隊已有一部成功過江;山田支隊已沿長江南岸進擊到幕府山下;直接包圍南京的第6師團、第9師團、第16師團、第114師團、第3師團第68聯隊和第101師團騎兵第101聯隊已完成合圍;海軍第3艦隊第11戰隊正向下關開進。

12月10日臨近中午時分,一輛汽車停在湯山日本上海派遣軍司令部門前,從車上走下的是日本華中方麵軍參謀長塚田攻少將。

塚田身上攜帶著鬆井石根南京攻略手令。

在湯山,塚田見到了兩個瘸子:一個是上海派遣軍司令官朝香宮鳩彥,一個是剛剛被中國炮兵打傷的中島今朝吾。這兩個瘸子是東京的舊相識,而且都曾留學法國,甚至性格上還有點像,在日本軍中都以冷酷、陰鬱著稱。

塚田傳達完命令後,問中島傷勢如何。中島沒直接回答塚田的問題,而是說了另外一句話:我已為南京設想了一種命運。

1937年12月10日下午1點,日軍對南京的總攻開始了。

吉住良輔第9師團攻光華門;

穀壽夫第6師團、末鬆茂治第114師團攻雨花台、中華門、水西門;

中島今朝吾第16師團、第101師團騎兵第101聯隊攻紫金山、中山門、下關;

第3師團鷹森孝第68聯隊攻通濟門、武定門;

第13師團山田支隊攻幕府山、烏龍山;

海軍第3艦隊第11戰隊向下關突進。

攻城令下達前,日本飛機大量空投誘降傳單,大意如下:“凡中國士兵,如無意抵抗,豎起白旗或將兩手高舉,攜帶本憑證前來歸順日本軍,日本軍必給予充分之關照,且代謀適當職業,以示優待。聰明的士兵們,你們為什麼不來呢?”

日軍得到的回答是猛烈的炮火。

這一天,南京環城防線處處接火,光華門、紫金山、雨花台、通濟門、中山門、水西門……槍聲連成一片,雨花台方向的槍彈聲漸漸壓過紫金山和光華門。

相傳六朝時,有高僧在此登壇講經,感動佛祖,落花為雨,雨花台由此得名。它由連綿起伏的3個山岡組成,最高不過百米,長不到4公裏,這裏以盛產雨花石著稱。雨花石色彩絢麗,紋路形象令人稱奇。但1937年冬天的雨花台,再無往日的美麗,枯枝在北風中搖擺,慘白的日光沒了溫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