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先生就此說道:“朱子之語頗為簡略,其意未能詳知。然即此簡略之語句亦含有種族及文化二問題。”“若以女係母統言之,唐代創業及初期君主,如高祖之母為獨孤氏,太宗之母為竇氏,即紇豆陵氏,高宗之母為長孫氏,皆是胡種,而非漢族。故李唐皇室之女係母統雜有胡血胤,世所共知,不待闡述。”
唐宗雜有胡族血胤,而且龍興之地的並州也是漢胡雜居,這樣,他們就不能不受胡族風俗文化的影響。而胡族風俗之一,是其王室父子可以共占一女。漢代王昭君的經曆就是很明顯的例證。她本是漢元帝的妃子,入宮後因不受寵幸而坐冷板凳。竟寧元年(前33),匈奴呼韓邪單於至漢請求和親,昭君自請遠嫁匈奴。嫁過去後被稱為“寧胡瘀氏”。據《漢書·匈奴傳》載,王昭君生一男伊屠智牙師,為右日逐王。呼韓邪死,立雕陶莫皋為複株若革是單於,複妻王昭君生二女,長女雲為須卜居次,小女為當於居次。瞧瞧,王昭君不僅嫁給了單於父子兩代,還分別給他倆生了孩子,可是曆史上沒有人罵王昭君為淫婦,因為這是胡俗的規定,她作為單於瘀氏(正室),必須無條件遵守。相反,她如果“抗婚”不從,認為是亂倫之行,就一定會受到上上下下的指責。這就是事實中的胡俗。深受胡俗影響的李唐王室出現了父子共有一個女人的事情,不值得大驚小怪。不僅李世民父子如此,其後的玄宗皇帝李隆基也公開把兒媳楊玉環占為己有,很少聽到有人罵楊玉環為“淫婦”,也沒人斥責她“陷吾君於聚”,為什麼單單要武則天背上這種惡名呢?
從以上分析來看,駱賓王《討武氏檄》指責武則天為“淫婦”的材料都不夠過硬,因為人們都很清楚,這是政治鬥爭中的宣傳需要,是借這種人所共知的材料,將武則天置於輿論、道義上的被告地位,是一種瓦解對方精神的心理戰術,不免帶有人身攻擊的成分。所以,僅憑這兩條材料而說武則天為“淫婦”,顯然難以使人信服。
除此以外,在正史中記錄武則天淫行的材料還能找到,比如在《舊唐書·薛懷義傳》裏,就把這種行為寫得很明白。
薛懷義,京兆縣(今西安市戶縣)人,本姓馮,名小寶,以做小生意為業。此人偉形神,有膂力,是出眾的美男子。他在洛陽時,偶然被高祖皇帝女兒千金公主發現,便對武則天說:“小寶有非常材用,可以近侍。”武則天立即傳命召見,一試果然非常滿意。為了方便他出入禁中,命其剃度為僧。同時,提升他的門第,與女兒太平公主的丈夫薛紹合族,改姓為薛,名為懷義,要求女婿薛紹以父禮待之。“諸武朝貴,匍匐禮謁,人間呼為薛師”,一時恩寵無比。連他乘騎的馬匹也由宮中供給,並派專門官員侍候。薛懷義既為僧人,總要有個頭銜,遂要求當洛陽白馬寺主持,武則天禦批照準。不僅薛懷義為所欲為,其屬下也恃寵狂蹶,無法無天。禦史馮思勖上疏彈劾,薛懷義在半路將其攔截,差一點把他打死。武則天裝聾作啞,公開袒護這個男寵。不久,又讓薛懷義指揮數萬人建造明堂,竣工後他因功被封威衛大將軍、梁國公。
薛懷義受此恩寵,也要想辦法回報。他除去滿足武則天淫欲外,還為她改唐為周大造輿論。薛懷義與法明和尚等一起偽造《大雲經》,胡說武則天是彌勒佛下生,做“閻浮提主”,唐室氣數將盡,武氏應登基稱周。他們還把偽造的《大雲經》頒布天下,每寺一本,為武氏改朝廣為宣傳。後來薛懷義厭倦了宮中生活,在白馬寺選了幾千名身強力壯的和尚,刺血以畫佛像。侍禦史周矩疑其不軌,上疏彈劾薛懷義。武則天假模假樣派人抓他,薛懷義“乘馬蹋階而下,便坦腹於床”,像在自己家裏一樣隨便,結果這位侍禦史不僅沒有把他參倒,反使自己下獄免官,差點丟了老命。
再後來,禦醫沈南受到寵幸,薛懷義被冷落一旁,遂懷恨在心,一把火燒了明堂和天堂。武則天認為愧對懷義,不僅沒有追究,反下詔命他再造一座明堂。薛懷義自此愈加驕倨,引起武則天厭惡。太平公主乳母張夫人設計將其縊殺,武則天終於丟掉了這個多行不義的男寵。
薛懷義由一個小生意人而平步青雲,享盡了榮華富貴,連當時不可一世的武承嗣、武三思對其也禮讓三分,讓許多人饞得直流涎水。宮禁雖然森嚴,但擋不住春光外泄。武則天淫欲旺盛的傳說很快不脛而走,許多人都想走這條又快活、又便捷、又穩當、又省事的升官之道。尚食奉禦官柳謨公開向武則天推薦自己的兒子柳良賓,誇讚他皮膚潔白,須眉俊美,身軀偉岸,壯碩無比,武則天急不可待立即傳命召見。大詩人宋之問自認為文才出眾,又生得一表人材,也想走這條捷徑,他寫了豔詩加以試探。武則天說,小宋哪方麵都不錯,就是有口臭的毛病。宋之問臊得無地自容,從此口中常含雞舌(香植物)除臭,但武則天還是看不上這種秀才。此外,還有不少人自我推薦,甚至要求現場表演,武則天堅持來者不拒的原則,從中擇優召幸,弄得後宮穢聞迭出,形同淫蕩的集市。
這種說法可能有些誇大,但從正史記載看,武則天晚年確曾寵幸過張易之、張昌宗同胞兄弟。《舊唐書》、《新唐書》都記載了這件事情。張氏兄弟出身於官僚家庭,父親張希臧,官至雍州司戶。易之以門蔭累遷至尚乘奉禦,當時他“年二十餘,白皙美姿容,善音律歌詞”,是多才多藝的美男子。通天二年(697),太平公主推薦張昌宗入侍內宮。昌宗對武則天道:“臣兄易之器用過臣,兼工合煉。”武則天見了十分喜歡。“由是兄弟俱侍宮中,皆傅粉施朱,衣錦繡服,俱承辟陽之寵”。很快,張昌宗被授以雲麾將軍,易之為左衛少卿,連同父母也跟著榮光,父親贈襄州刺史,母親韋氏封太夫人。武氏子弟也跟著巴結張氏兄弟,承嗣、三思、懿宗等“候其門庭,爭執鞭轡,呼易之為五郎,昌宗為六郎”,簡直到了讓人肉麻的地步。其後,武則天不斷給張氏兄弟升官賜爵,哥哥是“奉宸令”,弟弟是“秘書監”,實際上他們的主要任務一是滿足武則天的淫欲,二是天天陪她飲酒作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