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敬瑭,山西太原人,沙陀族。為人沉厚寡言,富於謀略,任河東節度使。後唐閔帝繼位後,加中書令,鎮守太原。應順元年(934)二月,潞王李從珂反叛稱帝,改元清泰。他懷疑石敬瑭會起來造反,想找個理由將其除掉。石敬瑭識破了李從珂的陰謀,決定給予反擊。但他自知勢單力薄,不足以與之抗衡,遂求救於契丹,條件是認契丹國王耶律德光為父親,自己當兒皇帝,割北方幽雲十六州給契丹。耶律德光真是求之不得,及時派兵援助,石敬瑭擊退後唐軍隊,又攻陷洛陽,滅後唐建立後晉,自立為皇帝,後遷都於開封。執政期間,對契丹稱臣、稱“兒皇帝”,歲貢金帛財物,極盡阿諛諂媚之能事,朝野皆以為恥辱。公元942年,石敬瑭在保昌殿病死,終年51歲,葬顯陵(在今河南洛陽),世稱後晉高祖。
石敬瑭之所以如此出名,不僅僅在於他向契丹割讓大片領土,更在於他厚著臉皮稱比自己小10歲的契丹國主為“父皇帝”,而自己甘願做“兒皇帝”。這種奴顏婢膝的惡劣行徑受到人們的廣泛唾棄。北宋薛居正《舊五代史》評論曰:“圖事之初,強鄰來援,契丹自茲而孔熾,黔黎由是以罹殃。”對石敬瑭引契丹人進軍中原,使百姓遭受禍殃的行為進行了嚴厲的批評。今人對他的評價更是尖銳直白,如著名史學家範文瀾說:“石敬瑭拜契丹主當父親,並且出賣廣大土地,另加歲貢帛三十萬匹,換取一個兒皇帝的稱號,在五代皇帝中,他是最大惡已極的可恥人物。”在他看來,石敬瑭不僅自己蒙受恥辱,甘當契丹人的“兒皇帝”,而且還將北方的廣大地區拱手送人,同時還要每年向契丹進貢財物,使漢族人民飽受異族壓迫與剝削。他罪惡昭著,是五代中最卑鄙最無恥的皇帝。然而,一些人提出了反對意見,認為石敬瑭當兒皇帝是有一定原因的,如果僅用無恥與媚外求榮來評價他,是不客觀也是不公正的。為真正搞清石敬瑭稱兒皇帝的緣由,有必要回顧一下他的稱帝曆史。
據宋歐陽修《新五代史·晉本紀》載,石敬瑭的父親名臬捩雞,是沙陀族軍官。唐朝末年,戍卒龐勳率軍起義,很快占領山東南部、江蘇和安徽北部地區。唐朝調集沙陀兵圍剿,平定了叛亂。沙陀部首領朱邪赤心因功升為單於大都護、振武軍節度使,賜姓名為李國昌。臬捩雞就是這個時候跟隨李國昌入主中原的。後來,李國昌之子李克用參加討伐黃巢起義的戰役,攻破長安,被任命為河東節度使,不久又被封為晉王。臬捩雞因善於騎射,威猛勇敢,立有赫赫戰功,被李克用任為州(今河北永年縣)刺史。臬捩雞生子石敬瑭,至於為什麼姓石氏,歐陽修百般考證,也“不知其得姓之始也”。
公元923年,李克用長子李存勖進攻後梁,占據洛陽後稱帝,建立後唐,史稱後唐莊宗。因他重用宦官伶人,導致兵變,中流矢而亡。其養子李嗣源即位,是為後唐明宗。石敬瑭為人穩重,頗得明宗賞識,並將女兒永寧公主嫁其為妻,由是常隸明宗帳下,號左射軍。石敬瑭不負明宗厚望,常救其於危難之中。據《舊五代史·晉書》載,天十九年(922),後唐軍隊與後梁軍戰於胡盧套,“唐軍稍卻,帝(石敬瑭)睹其敵銳,拔劍辟道,肩護明宗而退,敵人望之,無敢襲者。”二十年(923)十月,石敬瑭與明宗前往梁人楊村寨偵察軍情,“俄而敵出不意,以兵掩明宗,刃將及背,帝(石敬瑭)挾戰戟而進,一擊而凶酋落馬者數輩,明宗遂解其難。”同光四年(926)二月,趙在禮在鄴城叛亂,當時尚未稱帝的唐明宗前去討伐,石敬瑭隨行。行至魏縣(今河北大名縣西北),軍隊中出現騷亂,要求明宗在河北稱帝。明宗假裝同意,打算遣人去京城“自訴”於天子。諸軍恐怕事情不果,紛紛逃散。明宗手下的軍隊,隻剩下常山一軍。在這緊要關頭,石敬瑭密告明宗說:“猶豫者兵家大忌,必若求訴,宜決其行。某願率三百騎先趨汴水,以探虎口,如遂其誌,請大軍速進。”明宗同意了敬瑭的請求,撥給他驍騎三百。石敬瑭率眾由黎陽渡河,自汴州西門而入,占據了全城,明宗順利進入汴州。莊宗聞變,親自率軍赴汴征討。當其來到汴州城西北5裏時,見明宗之軍威風凜凜,士氣高漲,自知大勢已去,遂登高歎曰:“吾不濟矣!”。由此莊宗從兵大潰,紛紛投奔明宗。明宗即遣石敬瑭率兵為前鋒,進攻汜水關。不久,洛陽傳出莊宗遇內難而崩的消息。於是,明宗率師進入洛陽,即位稱帝,改元天成。石敬瑭因擁立明宗有功,加封光祿大夫、陝州保義軍節度使。天成二年(927),進封開國公,賜濯忠匡定保節功臣。三年,任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宰相)、興唐尹、天雄軍節度使,成為權傾一時的顯貴人物。
明宗死後,閔帝即位,明宗養子潞王李從珂不服,起兵造反。閔帝自洛陽出奔於衛州,中途與石敬塘相遇。閔帝侍從懷疑石敬瑭圖謀不軌,想要殺他。石敬瑭先下手為強,將閔帝侍從殺死,然後把閔帝托付給衛州刺史後離去。不久,李從珂在洛陽稱帝,廢閔帝為鄂王,施以鴆酒毒殺。即位後的李從珂對石敬瑭並不信任,表麵上對他加官進爵,暗地裏卻對其猜忌甚重。清泰三年(936)五月,朝廷遷石敬瑭為天平軍節度使。石敬瑭拒不赴任,他對僚屬說:“先帝在世時,授我太原之地以養老終年,今無故而遷,是懷疑我有造反之心。況且太原地勢險要,物阜民安,我想要內檄於其他藩鎮,外求援於契丹,做一番抗爭,諸位意下如何?”桑繼翰、劉知遠等人表示同意,並上表潞王說:“陛下是明宗養子,按禮法不應稱帝,應立明宗幼子許王李從益為帝。”李從珂大怒,下詔削奪石敬瑭官爵,還命張敬達率軍討伐他。石敬瑭為求自保,這才引出向契丹借兵,以至後來自稱“兒皇帝”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