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陰咒-模塊化契約!(二)(1 / 3)

世界上任何一種契約,在洪荒初始時都是不存在的。人類相互間產生了聯係之後,因為某些人或事才誕生名為約定的東西。在這之後,恒久的時光裏,人們使用的一切咒語或者契約的力量,總是單純的由人心首先賦予力量的。

約定的語言,經過無數次守信或背叛的洗滌,一點點充實完善成真正具備製約力的條款。而後它們才以真正契約條文的形式固定下來,成為不可更改的法則。

相應的,根據契約內容的不同,條文被分成不同的種類,發揮不同的作用。很少有人去擅自更改契約的內容。因為沒有人知道,更改後的契約是否還具有完整的約束力。

某種程度上來說,這點無論是在俗世還是非人的世界,都是如此。

節奏、音節、語調、措辭、指代、主從……契約中的每一句,都是由前人經過長期的實踐經驗總結出來,用以將不同時代的文字與語言的力量發揮到極致。

不同的時代,不同的國度,不同的種族,不同的語言。

我曾和某人探討過這個問題。他認為現今保留下來的所有契約都太過繁雜冗長,因此其中飽含太多漏洞,在他而言根本無需遵守。如果不去計較那家夥的狂妄自大,有一點他倒是說的不錯。那就是,通常越簡單的東西,出現錯誤的幾率也越小。

隻是契約咒語這種東西,並不是那麼簡單就可以簡略的。

譬如“石頭”這個事物。當遠古時期的人類以“石頭”來稱呼它時,也許當時發音與現在的發音完全不同,而且即使在現代不同國家的語言也會有差異。但“石頭”這個概念,卻依舊被那些語言所固化——無關乎這個字詞的長短和拚寫——換而言之,就像是人類與石頭產生了“約定”,以某個特定的“點”來指代它這樣的存在。

隻是這個“點”的表達,在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方式而已。

由此看來,在這些稱呼裏實際起作用的,或許也隻是那其中簡短的某一個半個音節,代指了“石頭”這件事物的本質。而這種被極度精煉的“契約”的力量,甚至可以維係數千年而不消失,一直殘留在人類文明的記錄之中。

這種規則並非是不可以被人類把握的。例如,在宗教中所謂的幾字“真言”通常簡練而威力巨大,那也正是那些創始的大能們,用智慧和經驗將這些本質集合一處的效果。

現今最精煉的,大約就是名為“言靈”的力量。

所以擁有實際效力的契約或咒語,需要的隻是某幾個特定的組成部分。其餘的條文隻不過是對契約的力量進行微調,又或者是用來掩蓋真正擁有效力的“點”的存在。

作為異世界的媒人,從事我這個行業的人,必須精研這些“點”的實際效用。因為在工作中需要使用“言靈”的地方實在太多。尤其當媒人達到“靈媒師”這個等級時,口中所說出的每一句話,都具有相當的魔力。所以我們輕易不得開口許諾。

一旦說錯話,那就隻有尋找“逆耳石”這樣的稀有寶物,去想辦法彌補了……

閑話不提。召喚操縱使役魔的主仆契約,雖然在異世界中種類繁多、而且使用的極為頻繁。但究其本質來說,仍脫不出三個最基本方麵的內容——其一,主人的一方是誰;其二,仆人的一方是誰;其三,相互之間的責任與權力如何。

在眾多媒人聚集的“繾綣司”檔案館,保存著從古至今大部分具有約束力的語言。如果我來簽訂這種契約,隻需要用最具有魔力的語言音節敘述三個“點”。

即“你”、“服從”和“我”。

同樣的,我還可以用:“我”、“主宰”、“你”,或者“我”、“主”、“你”、“仆”這樣的方式來敘述。現代社會的高速化,讓很多事物都可以模塊化的方式量化生產。而在媒人的行業裏,自然也順應這個時代的要求,與時俱進了。

在我們看來這些語言就和幾個模塊化的零件一樣,隻要將他們按規則拚接起來就可以。

而且,不僅僅如此。

人們也都知道,在現實中由無數零件組合起來的東西,往往有一個統稱——譬如汽車、飛機、電腦,如此種種。所以同樣的道理,隻要有所準備,在心念之中將“零件”組合到一起之後,某些“點”的集合,甚至可以簡化歸納到用一兩個詞語來代指。

事實上,當我說出“陰屍鬼”這三個字的同時,已經暗含被製約一方的全部——表與裏,身體與靈魂,力量與意識,輪回和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