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來,在位於市區北杜西南,又發現了同類遺址,考古工作者發掘出各種生產工具和生活用具,有磨光石斧、帶孔的石刀以及陶器殘片。根據出土文物特征,該遺址當時被推斷屬於二裏頭類型的遺址,也就是相當於河南偃師二裏頭村發現的夏文化遺址。但從器物類型來看,與夏文化差距巨大,更像是商以前的文化類型。
之後,考古工作者鍥而不舍地在滹沱河流域探尋著,這樣的發現越來越多。
2010年,在鹿泉市北胡莊發現了一處巨大的遺址,距今四千年到三千六百年,出土大量陶片,以及石鏟、骨錐等生產、生活工具和一副完整的鹿角。據推斷這裏是先商人類長期的居住點,從出土的器物可以看出先商時的人們以農業為主,另外也打獵,居住的房屋有半地穴,也有的是地麵建築。
同時,在讚皇南馬村又發現一處大規模先商遺址,總麵積上萬平方米,出土的陶片有上萬件,石鏟、石鐮、骨錐、骨簪等小型器物二百多件。根據出土器物判斷,這是一處重要的先商遺址。
這一係列商代以前的文化遺址證明,從滹沱河畔的黃壁莊,到水、石躋水流域的高邑、元氏至漳河一帶,就是商族的發祥地和最早的棲息地。早在四千六百多年前,先商民族的祖先就開始生活在這一地區,創造了燦爛的先商文化,一直延續發展到商代乃至西周時期。
先商民族從這裏走來,這是石家莊市曆史文化無可爭議的一張名片。石家莊滹沱河流域沒有夏文化的謎底可以解開了。約在公元前21世紀,夏禹以河南為中心建立夏朝之時,在黃河以北的滹沱河流域,正是先商文化勃興之際。
第二個故事:燕子與滹沱河流域的商民族遷徙。
燕子是一種候鳥,也是一種與人類生活密切相關的鳥。由於燕子喜歡居住在人類的房舍中,因此,又稱為家燕。
燕子古代稱為玄鳥,而玄鳥正是商民族崇拜的圖騰。那麼,商民族為什麼崇拜燕子呢?
神秘傳說,有娀氏是否在太行山前聚居?
神奇圖騰,玄鳥為何成為商民族的標記?
神妙器物,“娀”銘文透露哪些文化信息?
原來這與商民族起源的傳說有關。相傳,契的母親叫簡狄。石家莊這一帶的考古學者們在距離契的發祥地“蕃”不遠的地方,找到了有娀氏聚居地的痕跡。
20世紀60年代,在新樂、無極出土的一些陶器和青銅器上,有“娀”的銘文。考古工作者認為,這就是有娀氏的族徽,印證了先商的祖先契的母親簡狄,是有娀氏之女,而有娀氏,確實是在滹沱河流域長期繁衍。
《史記·殷本紀》中記載了這樣一個有趣的故事。有娀氏有三個女兒長得非常美麗。長女簡狄嫁給軒轅黃帝的玄孫,住在九重高的瑤台上。有一天,簡狄和兩個妹妹在瑤台玩耍,看見一隻燕子飛進她們家裏,她們爭著捕捉,把燕子捉到一個筐子裏。結果簡狄掀開筐子一看,燕子飛了,留下一枚鳥蛋。簡狄吃了鳥蛋,就懷孕了,之後生下契。
從這些傳說中,可以看出商族祖先契生活的時代,可能還處於“知母不知父”的母係氏族社會。同時也說明,商民族因為始祖出生與玄鳥有關,因此,始終崇尚玄鳥作為圖騰。
在石家莊及其商民族遷徙經過的河北中南部一帶出土的先商、商代的大量文物中,尤其是陶器或青銅器中,都有一些玄鳥(燕子)造型的器物,包括玄鳥形陶盤、青銅燈具、玄鳥飾品。甚至直到春秋戰國秦漢時期,這一帶還有不少玄鳥形的器物。這也從一個側麵反映了商民族對於燕子的圖騰崇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