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章 鮮虞聯盟扼滹沱、晉國出兵征伐多(3 / 3)

荀吳大軍圍鼓三月,鼓國大將帶著部屬出來投降,荀吳看了看投降者的部屬,說:

“你們的臉上還沒什麼饑色嘛,還是回去好好守城吧!”荀吳的下屬又問他:“現在城池唾手可得,您卻不要,放任我國的百姓勞苦而士兵疲憊,您就這麼侍奉國君啊?”荀吳回答:“我主張各國的軍民要忠誠國家,反對投降主義,尤其反對叛徒。如果我們如此容易取得了城池,他們日後也會很容易投降別人。所以,一定要他們堅持到最後,讓百姓知道道義和忠誠所在。”

又過了段時間,鼓國君王派人來了,對荀吳說:“我們的糧食盡了,力也竭了,真的想投降,不想打仗了。”荀吳這才光明正大地開進城去,沒殺戮一個鼓國人,隻是帶著鼓國的君主鳶鞮凱旋回國。

到了一個地方,荀吳讓三軍將士和百姓集中起來,要舉行盛大的受降儀式。他當場把鳶鞮鬆了綁,並放他回去,讓他繼續做鼓國的國君。可是,荀吳的義氣與寬大處理並沒有感化這位鼓國的君主,回去後他還是忠於鮮虞部落聯盟。

這一次,荀吳可是動了真氣,就策劃了一場特別行動。他派士卒偽裝成賣糧食的商人,糧食車裏藏著兵甲,假裝在鼓國都城昔陽門外休息,伺機突然襲擊殺入城去,攻陷了鼓國的都城昔陽。這次的鳶鞮沒有那麼幸運,他再次成為晉國的俘虜。昔陽被正式劃入晉國版圖,荀吳派大夫涉佗作為這裏的守將,自己押解著鳶鞮回國。

欲戰且止,何因阻止荀吳征服鮮虞的腳步?

戰場換將,接替的晉將能否保持不敗記錄?

灰飛煙滅,鮮虞如何在曆史長河悲壯謝幕?

隨著晉國對鮮虞聯盟連續攻伐得勝,晉國進一步加強對太行山東麓邊防城垣的建設,同時在與鮮虞邊界接壤的城邑設置郡縣。

幾年以後,晉與齊國、宋國會盟,準備南下攻打楚國,中原大國諸侯之間的戰爭又開始了。鮮虞則趁晉軍南調,發兵報複晉國,在石家莊市一帶大敗了晉軍,俘虜了晉國的大將觀虎。觀虎是晉國正卿趙簡子的手下,那趙簡子又是什麼人呢?

我們上小學時,都讀過《東郭先生》的故事,講的就是一位晉國將軍行獵追捕一隻狼,遇見東郭先生救了這隻狼。這個打獵的晉國大將就是趙簡子。

他名叫趙鞅,趙簡子是他的封號,他是繼欒書之後的晉國正卿,在晉國地位很高。觀虎被俘,趙簡子惱羞成怒,連續兩年對鮮虞進行輪番征伐。

這一時期,晉國的六大夫開始分裂,形成了兩大派,雙方展開激烈的征戰。鮮虞非常得意,正好乘機激化晉國六家士大夫之間的戰爭。他們集中兵力,支持與趙簡子敵對的一方。鮮虞人甚至聯絡齊國、魯國等大的諸侯國,與他們結盟,乘機出兵攻占了晉國的欒城、趙縣的棘蒲。鮮虞與趙簡子的敵對派合兵,在齊國大將協助下,攻取了晉國東部的高邑、任縣,一直打到邢台,占領了晉國的八座城邑,讓趙簡子非常丟麵子。

經過一年多的休養之後,趙簡子終於反擊了,他采取步步北上的戰略,陸續收複欒城以南晉國的地盤,夾擊滹沱河沿岸的鮮虞勢力,不久,終於滅掉鮮虞部落政權,控製了太行山以東地區。從此,鮮虞古國就在史籍中消失了。

這正是:

鮮虞聯盟控滹沱,晉國出兵征戰多。

荀吳滅掉肥和鼓,趙鞅平滅鮮虞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