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章 趙魏兩家爭霸業、先後發兵占中山(1 / 3)

這一回,我們要說說春秋後期到戰國時期的中山國。

在河北省博物館門前,有兩尊造型威猛、氣勢威武的雙翼神獸,這是戰國時期具有中山國文化特色的祥瑞神獸的造型。這種神獸的原型,就是從平山縣三汲戰國時期中山國墓葬中出土的,是中山國的代表性文物。

提起中山國,很多人都會想到古代寓言《中山狼傳》。故事講到一個東郭先生,好心營救了被趙簡子追獵的一隻狼,結果卻險些被狼吃掉。這個故事雖然是後人的演繹,但故事發生的地域,的確就在今石家莊市一帶春秋後期的中山國。

那麼,古老的中山是一個怎樣的王國呢?趙簡子為什麼到中山國打獵呢?這要從春秋後期說起。

中山,原來是位於秦、晉北部的一個小國,長期作為晉國的附庸,居於陝西榆林地區。中山人曾經跟隨晉國軍隊,出兵攻破了邢、衛兩國都城,迫使兩國遷都,為晉國勢力擴張作出了貢獻。

後來晉國爆發了內亂,中山與晉國的關係惡化,加上秦國的勢力不斷擴展,在四麵受敵的情況下,中山人離開了黃土高原一帶,開始了長達數十年的遷徙。他們越過太行山,來到河北,來到了石家莊、保定一帶,占據了原來鮮虞國的地盤,與鮮虞人的遺民雜居,成為河北地區一個混合民族的諸侯國。

春秋戰國時期,先後有兩位曆史人物曾經滅掉中山,其一便是趙簡子的兒子趙襄子。

《中山狼傳》中的趙簡子,是晉國正卿,憑什麼到中山國地盤打獵呢?其實這是編出來的故事。曆史上,趙簡子在世的時候,中山國就被晉國滅了,但並不是趙簡子滅的,而是晉國的另一大夫知遙做的。趙簡子死後,趙簡子的兒子趙襄子消滅了知遙家族,並占領了中山國,把中山國作為他們趙家的附庸。所以,曆史上的趙簡子,不可能到中山國打獵,而趙襄子確實可以到中山國打獵。

中山東來,能否在戰國爭雄中擁有一席之地?

立足未穩,中山為何卷入三家分晉飄搖風雨?

諸侯聯姻,文公婚姻又有著怎樣的政治交易?

趙襄子占領中山國之後,引起魏、韓兩家的不滿,他們不斷尋找機會削弱趙氏對中山的控製。

首先是魏文侯反複向趙襄子提出分割中山國地盤的要求。趙襄子的謀臣向主子提出了一個高明的計謀,即趙國先扶立中山人作為傀儡國君,曆史上稱為中山文公,然後讓魏文侯的女兒公子傾嫁給中山君做正妻。

這一招果然高明,名義上使中山國獨力成為一個諸侯國,同時又安撫了魏文侯。實際上中山文公隻不過是趙氏控製的一個傀儡。

中山文公死後,中山武公繼位,乘著趙氏家族內亂,重新建立了中山國獨立的政權,建都於顧,就是現在的晉州故城村,也就是前麵說過的鼓國的都城。學術界也有人說,顧乃定州。

中山叛魏,趙國如何坐收漁翁之利?

保家衛國,中山勇士如何鐵杖無敵?

將軍學藝,樂羊怎樣率軍再度出擊?

中山國的獨立,趙國雖然無暇顧及,可是身為中山國君老丈人的魏文侯卻非常敏感。那麼,魏文侯如何處置複國自立的中山武公呢?

中山武公複國之時,正值魏文侯對秦國的河西地區用兵的緊要關頭。中山獨立,不僅從經濟上斷了公子傾在中山食邑之俸,而且在軍事上中山與齊國聯手,對魏國東部邊境構成潛在威脅,使魏文侯如鯁在喉。

公元前409年,魏文侯派吳起為大將率師伐中山。

因為魏國的疆域處於趙國邯鄲以南,而中山國地處今石家莊市和保定市一帶。魏國要想北上攻打中山,必須經過趙國的領地,於是魏文侯向趙國借道。

趙國的謀臣跟趙國君說,魏文侯出兵北征,如果能夠滅掉中山,對趙國來說,沒有任何損失。中山國遠離魏國本土,我們如果想占領,也很容易。魏文侯如果長期征戰,兩敗俱傷,趙國則可坐收漁翁之利,乘機收回中山。再者說,畢竟趙家和魏家,本來都是晉國的大臣,給魏文侯個麵子,顯得趙家不忘在晉國的交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