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章 趙魏兩家爭霸業、先後發兵占中山(3 / 3)

三個月後,樂羊率兵攻城。中山國的城垣非常堅固,糧草充裕。守城主將晝夜堅守,拆用城中木材磚石,還擊樂羊軍隊。樂羊和西門豹親自督戰,射殺中山國守城的主將。中山國君的謀士眼看城池難守,就向中山武公獻計:“將樂羊兒子樂舒綁在高處,使樂舒哀呼求救,肯定能夠遏製樂羊的攻勢。”

中山國君真的派人把樂舒綁在城頭之上,大呼父親救命。不料樂羊非但沒有退兵,反而大罵樂舒為不肖子。中山國君謀士一看一計不成,又獻二計。他跟中山武公說:“人情莫親於父子,如果把樂舒殺了燉成一鍋肉羹送給樂羊,樂羊必然鬥誌喪盡。我們可以乘著樂羊無心攻伐之際,引兵衝殺,必能製勝。”

中山武公真的把樂舒殺了,命令把樂舒的肉燉成羹連同他的首級,送給樂羊,試圖以此威懾樂羊,削弱樂羊的鬥誌。但是,中山武公萬萬沒有想到,樂羊看到中山使者送來的親生兒子的肉羹,泰然自若,坐於軍帳之下,坦然地吃下去,並對中山國的使者說:“感謝你家主公送來肉羹,我酒足肉飽,待破城之時麵謝。我們軍中也有大鍋大鼎,等候烹製你家主公的肉。”然後出兵攻中山,中山國的使者回到城中還報武公。中山武公看樂羊一心報國,全無痛子之心,自知中山必亡,唯恐破城之後遭到烹燒,急忙換上平民衣服,狼狽地逃到齊國。

中山國的守將出城投降,樂羊痛斥他誤國害民、諂媚敗國,當眾斬殺。公元前406年,樂羊滅掉中山,派西門豹居守,班師回到魏國。

樂羊為了滅中山,犧牲了自己的兒子,雖然戰功赫赫,但也因此引起要臣的嫉妒,他們在君王麵前說他的壞話,讓魏文侯對他產生了戒心,甚至影響了他的仕途前程。

《韓非子·說林上》中記載,魏文侯對他的謀士歎息說:“樂羊因為我而吃了他兒子的肉,真是精神可嘉啊!”可是,這位謀士卻說:“能夠吃兒子肉的這種人,他還有誰不敢吃啊?”這話真夠惡毒,結果真的讓魏文侯對樂羊產生了戒心。

樂羊滅了中山,浩浩蕩蕩班師回朝,魏文侯親自出城三十裏迎接,君臣暢飲。樂羊將珍寶和中山國地圖呈現給魏文侯,文侯親自賜酒。樂羊對這次的功績免不了有些驕傲情緒,文侯把樂羊叫到宮中,把眾臣毀謗他的信件交給他看,樂羊大驚,慌忙跪拜磕頭說:“這並不是臣的功勞,而是大王您的功勞啊!”

對於樂羊的功勞,魏文侯給予獎賞,封他為靈壽侯,讓他長期駐守靈壽,但從此不再重用。他徒有將帥之才,隻能老死在封地上。過了十七年,曾經叱吒風雲的靈壽侯樂羊病逝,葬在了靈壽。

樂羊滅中山後,魏文侯派戰國著名政治家李克治理中山,在中山一些城邑置縣令,管理當地政治與軍事事務。

魏國占領中山國幾十年,一直通過趙國的地盤,實現對中山國的控製。後來,趙國王室發生內訌,兩派打起來,魏國參與了一方。於是趙魏兩國關係惡化,趙國阻斷了中山與魏國的聯係,中山成為孤立無援的一塊封地,為複國提供了機會。約在公元前381年,中山武公的後人在齊國支持下,擁立自己的新君複國。這位中山新君,就是戰國時期創立了千乘之國的中山桓公。

桓公複國後,趕走了世代震懾中山的樂羊的子孫,遷都靈壽,即今平山縣三汲鄉,開創了中山國新的曆史。

這正是:

中山小國磨難多,趙氏爭雄戰滹沱。

魏將樂羊滅中山,治理之功屬李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