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機公關的基本理念
·今日茶點
在“危險期”中,企業倘若能及時采取有效措施,化解危機,就能迅速贏得公眾的諒解,重新獲得公眾的信任,順利渡過危難,獲得新的生存機遇和發展機會。
危機事件的出現具有較大的隨機性、突發性,無法預測,且來勢凶猛。
因此,公關人員要在思想上高度重視危機公關工作。搞好危機公關工作,離不開科學的觀念。科學的觀念不僅反映了公關人員的業務素養,而且也是策略化、實效化、藝術化處理公關危機的保障。公關人員在進行危機公關時,應該具備以下幾個基本理念。
1.積極預防,防患於未然
危機事件的發生,不僅給企業帶來物質財產損失,也會破壞企業的形象和信譽。公關人員對待危機事件應有防患意識。在這種高度警覺的防患意識的支配下,公共關係人員在日常工作中,應盡力協助、指導有關部門科學地設計生產工藝、配方,把好原料質量關,搞好生產調度,加強工廠的安全保衛工作和財務管理,完善售後服務製度,在各方麵做好“監督官”,時刻警惕破壞性因素,使企業遠離危機事件。防患於未然是公關人員對待危機事件的上上之策,是第一道防線。
但是,由於種種因素,有些危機事件防不勝防,此時第二道防線應及時發揮作用。第二道防線是果斷采取措施,把潛伏的危機事件消滅在萌芽階段。
一般而言,除了一些自然災害、車船失事、火災等非人為突發性危機事件外,大多數危機事件都有一個演變過程,先由失誤而形成危機隱患,由隱患而形成苗頭,然後爆發出危機事件。優秀的公關人員不會坐視危機事件的前期醞釀、惡化而不管,也不會等危機事件爆發出來後,才著手工作,而是以消除隱患、消滅苗頭為首選措施。
2.正視危機,認真對待危機
危機事件爆發出來以後,公關人員就要麵對現實、正視危機,采取對危機事件不回避、對危機事件造成的後果不避重就輕、對自己應該承擔的責任不推卸的“三不態度”,實事求是地解決危機問題。危機事件的出現有一個由小到大的發展過程,公眾態度有一個由輕度不滿到嚴重敵視的變化過程。在危機事件的初發階段,如果能麵對事實,麵對公眾,采取相應的改進措施,企業就能贏得公眾的諒解,得以重整旗鼓,再圖發展。
3.及時處理,化解危機
重危病人大都有個生命“危險期”,一旦平安渡過危險期,就不會再有生命危險。在危機事件中,企業也麵臨一個“危險期”。在危機事件出現後,企業可能會四麵楚歌,甚至眾叛親離,新聞媒體的譴責、公眾的投訴信等會風雨俱來,企業麵臨的壓力極大,這就是它的“危險期”。但是,危險期不可能一直延續下去,總有一個終期。
這主要是因為社會在不斷變遷發展,新生事物、新的危機事件層出不窮,公眾不可能一直隻關注某一企業、某一危機事件,他們的關注焦點會隨著時間的流逝而變化。但是在公眾關注的焦點轉變之前,企業如同處於危險期的重危病人一樣,措施不當或稍有不慎,都可能激起公眾的更加強烈的不滿和憤怒,嚴重的還會危及企業的生存。
在“危險期”中,企業倘若能及時采取有效措施,化解危機,就能迅速贏得公眾的諒解,重新獲得公眾的信任,順利渡過危難,獲得新的生存機遇和發展機會。
4.妙用危機,重塑企業形象
對於企業而言,出現危機事件不是好事,但它也是企業宣傳自我形象的良機,隻不過是帶有很大風險的良機,而且企業要為之付出巨大的代價。既然危機事件已經發生,企業就要正視之,利用它來完善企業的形象。這是完全可能的,因為在危機事件期間,企業成為了新聞報道的熱點對象,也是公眾議論的熱門話題。雖然公眾開始是帶著不滿來關注企業的,但這畢竟也是一種關注,為強化企業的形象提供了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