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關係危機的預防(2 / 2)

危機管理製度,也可以用來約束企業成員的公共關係行為,可以用來保證危機管理方針、政策、措施的有效實施。在當前一些企業管理者和員工危機意識不強、預防危機的思想意識淡薄、控製和處理危機的措施極為不力的情況下,強調建立危機管理製度則更是非常必要的。

(3)危機應急隊伍的訓練。危機是對企業人員素質的嚴峻考驗。因此,擁有一支訓練有素的危機應急隊伍,以應對各種突發性事件,在危機來臨之際,幫助企業組織順利渡過難關也是組織準備的重要方麵。

3.設立危機預警處理係統

企業進行事前管理,建立一個完整的危機預警處理係統是非常有必要的,可以很好地進行信息收集、信息的反饋,及時解決矛盾衝突。

(1)加強溝通。企業對其內外部同時進行日常監測,密切注意與員工、供應商、顧客、公眾和媒體的溝通中的障礙。

(2)監測環境。通過信息情報機構及時彙總篩選危機信息以便進一步分析、發現和預測企業的潛在危機。古人雲:“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對企業危機管理而言,也是如此,越早認識、發現潛在的威脅,越有可能防止危機發生。常言道:“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一般來說,在危機爆發之前,企業必然會顯示出一些征兆來。在當今信息社會,企業應建立完備、準確的信息監測係統,及時收集有關信息,進行歸納總結,捕捉危機征兆,全麵、準確地預測各種危機情況,並及時反饋到企業管理層,以便保持高度警惕。

(3)編製計劃。企業要編製危機管理手冊,擬定危機管理計劃,對所處行業的常規性危機事先應有所準備及必要的風險評估。企業應在國家法規和公司政策等允許的範圍內,借鑒其他企業的經驗教訓,製定出企業危機處理的具體策略和步驟,形成書麵意見,並使之製度化、規範化。

比如,新聞媒體的反麵報道到什麼程度、消費者投訴到什麼程度,都要引起企業的足夠重視,製定出相應的對策和措施、積極與媒介機構聯係、溝通,防止負麵信息的擴散和炒作。對消費者的投訴,應及時派專人與其溝通,積極協商解決問題的辦法,盡量把由投訴引起的危機消滅在萌芽狀態。

(4)展開各種危機培訓。為強化危機管理小組的快速反應能力,檢測危機管理計劃是否切實可行,企業應進行危機管理小組的模擬訓練。可采取情景模擬、角色扮演等直觀有效的訓練方法,如模擬在危機公關中,新聞記者深入企業采訪,企業將如何應對;經理與公關人員、消費者的角色互換等。從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思維預測危機、分析危機,尋找最佳處理危機的辦法。

4.做好物質準備

公共關係危機的預防和危機事件的處理都離不開必要的物質條件。

在危機管理中,一般需要準備的條件大致可以分為三類:危機管理經費的準備;危機管理設施的準備;危機管理信息資料的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