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行動處理危機(1 / 1)

>

q\u0002R�·今日茶點

一個成熟的企業家,往往能高瞻遠矚,透過黑暗看到光明,透過危機看到希望,把危機處理與企業的振興結合起來,能夠指出企業的方向和未來。

危機爆發後,會迅速擴張。處理危機應該采取果斷措施,力求在危機損害擴大前就控製住局勢。美國有一件典型的危機處理使企業獲益匪淺的公關案例。

一位叫基泰斯的美國女記者在日本東京的奧達克百貨公司購買了一台電唱機,作為送給在東京的婆婆的見麵禮。售貨員以日本人特有的彬彬有禮的服務,精心為她挑選了一台半啟封的電唱機。

當基泰斯回到住所開機試用時,卻發現電唱機沒有裝內件,根本無法使用。她不禁大怒,準備第二天一早同這家百貨公司交涉,並於當晚趕寫了一篇新聞稿,題目是《笑臉背後的真麵目》,並發傳真到她所任職的美國報社。

不料,次日清晨,一輛汽車開到她的住處,從車內走出的是奧達克百貨公司的副經理和拎著大皮箱的職員。他倆一進客廳便俯首鞠躬,表示歉意。基泰斯十分吃驚地問他們是如何找到這兒的。

那位經理打開了記事簿,講述了大致經過。原來,昨天下午在清查商品時,他發現錯將一個空心的貨樣賣給了一位顧客。此事至關重大。他迅速召集全體公關人員商議,費盡周折,從顧客留下的一張美國某報的名片上發現了線索,打了35次越洋電話,最終總算從美國紐約那裏得到了顧客的東京婆婆家的電話號碼,找到了顧客所在地。接著,副經理親手將一台完好的電唱機外加唱片一張、蛋糕一盒奉上。

這一切使基泰斯深受感動。她立即重寫了新聞稿,題目叫作《35次緊急電話》,並且馬上打越洋電話到美國報社,告知報社說又有新的稿件發出,昨天的傳真稿件不要再發了。後來報社考慮到她的兩篇稿件的視點不同,於是配上編輯的話將兩篇稿件全部刊發。後來,奧達克百貨公司把基泰斯寄給他們的報紙給了日本某報,日本的幾家報紙都競相轉發。從此,奧達克百貨公司的聲譽大大提高。

企業在麵對危機采取行動後,仍需要理性地對待事物,而不僅僅是就事論事。企業采取的危機處理措施往往不一定能在短期內奏效。麵對這種局麵,企業領導人是否沉著鎮定,能否努力不懈,這一點顯得尤其重要,有時局勢的扭轉就來自於恒久不變的堅持。

豐田喜一郎創辦的豐田汽車公司曾一度陷入經營困境。“二戰”後豐田重建時,已是債台高築。據統計,到1950年,注冊資本僅2億日元的豐田汽車公司,負債卻高達10億日元。無奈之下,豐田喜一郎引咎辭職,由原豐田自動紡織機械公司的副總經理石田退三繼任豐田社長。

石田上任後,為解決公司的財務危機,幾乎天天出門,與公司財務部長花井正八到各家銀行尋求貸款,但是處處碰壁。然而他們毫不氣餒,繼續奔走於各家銀行之間。最後他們在日本銀行(中央銀行)的名古屋分行找到了希望。銀行管理者認為汽車工業前景光明,而石田、花井提出的策略也頗為可行,於是破例答應資助豐田公司。這筆貸款挽救了豐田公司,使豐田起死回生。

造成企業危機的原因錯綜複雜,其解決之道也多種多樣。一個成熟的企業家,往往能高瞻遠矚,透過黑暗看到光明,透過危機看到希望,把危機處理與企業的振興結合起來,能夠指出企業的方向和未來,這就相當於使企業邁出了成功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