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章:自製錦囊,我病我醫(3 / 3)

當然,如果你沒有便秘困擾的話,也就沒必要早晨起來喝淡鹽水了,隻需喝杯白開水,就可以幫助我們將身體中的“垃圾”清洗出去了。

調整身心遠離便秘之苦

有人將治療便秘之難形容成“難於上青天”,便秘的頑固可見一斑,很多飽受便秘之苦的人們都在不斷地尋求解決的辦法。醫學專家提醒,遠離便秘,重點在預防,均衡飲食、放鬆精神、多運動才是預防便秘的關鍵。

便秘原因有很多

便秘是消化係統最常見的症狀,糞便在結腸停留時間太久,水分含量降低,變幹變硬,以致不易排出。一般來說,連續三天不排便、排便時很困難就算是便秘。引起便秘的原因有很多:

如果日常的飲食中纖維含量太少,或食量太小,對胃腸道不能產生有效刺激,使胃腸蠕動減慢,便會產生便秘。

結腸應激功能減退容易引起便秘。正常情況下,結腸內容物可刺激結腸引起蠕動,但當結腸特別是直腸應激性減退時,雖有糞便進入直腸也無法引起便意及排便動作。比如,長期口服瀉藥的老年人,或因工作緊張而忽視便意的年輕人常因此便秘。

當有肛門疾病時,如肛裂、痔瘡、肛門周圍膿腫等,使排便發生劇痛,而不敢排便造成便秘,這種情況又稱為排便困難。

發生胃腸道梗阻時,其內容物不能正常通過,滯留在胃或腸道裏發生便秘,如幽門梗阻、腸梗阻等,其中老年人要特別注意腫瘤引起梗阻或狹窄產生便秘。

便秘還與精神有關,當精神過度緊張或抑鬱時,會抑製自然排便反射,可產生甚至發展成嚴重便秘。

一些腸外疾病也可造成便秘,如低鉀血症、甲狀腺功能低下、撲啉病等。長期口服一些藥物亦可產生便秘,如胃黏膜保護劑思密達、麗珠得樂等,以及降壓藥鈣離子拮抗劑等。

通便不能靠瀉藥

長期便秘,會因體內產生的有害物質不能排出,引起腹脹、口臭、食欲減退和易怒等自體中毒症狀。久而久之,還會使身體發胖,皮膚老化,引起貧血、肛裂、痔瘡、直腸潰瘍等諸多疾病。因此保持大便通暢十分必要的。

許多經常便秘的人,隻要發現自己便秘了,就服用番瀉葉、果導片等瀉藥。然而過分依賴瀉藥會對身體產生不利影響。這些瀉藥可以偶爾吃一次,以緩解便秘症狀,長期服用會對胃腸黏膜造成損傷。長期過量服用,還會引發結腸黑變病,甚至有癌變的可能。

防便秘多方下手

“便秘了要多吃蔬菜”,許多人都知道這一點,但是有的人即使吃了再多的蔬菜也不管用。事實上,經常吃素食的人也容易發生便秘,這是因為僅僅有粗纖維是遠遠不夠的,預防便秘還必須保證身體攝入充足的蛋白質和水分,適當的油脂肉類,保持飲食均衡,再加上放鬆精神、適當運動,養成良好的排便習慣,定時排便,才能真正遠離便秘。

富含纖維素的食物能使糞便膨脹、體積增大,有利於糞便排出,所以應多吃粗糧、雜糧,少吃精細米麵。穀豆混著吃,營養價值更高。

充足的蛋白質能給胃腸以動力,使胃腸蠕動有力量,促進腸蠕動。可以適當吃點瘦牛肉、瘦豬肉、酸奶等優質、高蛋白質食物,尤其是富含雙歧杆菌等益生菌的酸奶,可以幫助腸道恢複正常菌群。

多吃富含纖維的水果、蔬菜,如芹菜、韭菜、油菜、菠菜、紅薯、香蕉等。

多喝水有助於糞便鬆軟且排便正常,所以每天要多喝水,早上起床後飲一杯溫水,三餐前可以喝溫水或湯,但要注意餐中不要喝水,餐後也不宜立即喝水。

多運動能促進胃腸蠕動。經常坐辦公室的上班族,不要一坐就是半天,應該時常走走,多活動活動,這對加快胃腸蠕動很有效。還可以選擇遊泳、快走、爬山、瑜伽等有氧運動,促使排便通暢。

防便秘:按摩這兩個穴位

想排的時候排不出,或是排後仍有殘餘感,體味到便秘難受滋味的人越來越多。多數人的便秘原因,往往是生活習慣不好,除了調整飲食外,多多按摩支溝穴和大腸俞穴,也能幫助刺激腸胃蠕動,消除便秘。

支溝穴位於手背腕橫紋正中上三寸處。方法:用手指指麵向下按壓,或作圈狀按摩。

大腸俞位於距離第四腰椎棘突下向外約一寸五(比大拇指略寬)。方法:以手指指麵向下按壓,或做圈狀按摩。

另外,取幹薄荷5克,用熱水衝泡飲用,能有效緩解便秘。或是將少量黑芝麻和杏仁粉混合用水衝泡飲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