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有沒有用情
曾經打敗過拿破侖的庫圖佐夫,在給卡捷琳娜公主的信中說:“您問我靠什麼魅力凝集著社交界如雲的朋友,我的回答是:真實、真情和真誠。”可以毫無疑問地說,真實、真情和真誠的態度是成功的說話者的法寶。用真的情感、竭誠的態度去呼籲人們的心靈,對真善美熱情謳歌,對假醜惡無情鞭撻。用誠摯的心去彈撥他人的心弦,用虔善的靈魂去感化他人的胸懷。讓聽者聞其言,知其意,見其心,達到情感上的共鳴,就會令講話如春風化雨,潤物無聲,潛移默化,以發生磁鐵般的影響,喚起群眾的熱情,這樣就能以震撼人心的巨大力量,發生“共振效應”。
唐代大詩人白居易說:“動人之心者莫先於情。”一個說話者如果感情不真切,是逃不過成百上千聽眾的眼睛的,是不能打動聽眾的心的。1858年,美國著名政治家林肯在一次競選辯論中說:“你能在所有的時候欺瞞某些人,也能在某些時候欺瞞所有的人,但不能在所有的時候欺瞞所有的人。”這句著名的政治格言成了林肯的座右銘。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年近70歲的英國首相丘吉爾在對秘書口授反擊法西斯戰爭動員的講稿時,激動得像小孩一樣,哭得涕淚橫流。他的這一次演講,動人心魄,極大地鼓舞了英國人民的反法西斯鬥誌。
一個人如果講話華而不實,缺乏真摯而熱烈的情感,雖然能欺騙聽眾的耳朵,卻永遠得不到聽眾的心,隻有講話時袒露情懷,敞開心扉,才會達到語調親切、說理虔誠、激情迸發、內容充實的效果,也就會字字吐深情,句句動心魄。
3。有沒有讓別人感到不安
我們在日常交往中,不要企圖揭露他人的**,更不要去“攻擊”別人,這是與人談話的最基本準則。
談話時首先要尊重對方,其次要誠懇,要設身處地為別人著想,也就是談話時要掌握分寸,避免任何可能傷害別人的成分。即使對方確有缺點也不可抓住不放,喋喋不休,禮貌的做法隻能是委婉批評,適可而止。總之,不論談話內容如何,隻要你對別人尊敬,就能得到相應的回報。
4。有沒有“我”字滿天飛
亨利?福特曾說:“無聊的人是把拳頭往自己嘴裏塞的人,也是‘我’字的專賣者。”的確,很多人在說話中總是“我”字掛帥。比如在一個雞尾酒會上,主人10分鍾內用幾十個“我”字:我的車子、我的別墅、我的花園、我的小狗,我想……令聽眾十分反感。
如果你在說話中,不管聽者的情緒或反應如何,隻是一個勁兒地提到我如何如何,那麼必然會引起對方的厭煩與反感。談話如同駕駛汽車,應該隨時注意交通標誌,就是說,要隨時注意聽者的態度與反應,總以自我為中心,必然招致別人反感。
5。有沒有冷落人
談話時排除他人,就如同宴會時趕走客人一樣荒唐和不可思議。千萬記住,不要遺漏任何人,讓你的雙眼環視著周圍每一個人,留心他們的麵部表情和對你談話的反應。在眾多人的聚會中,常有少數人被無情地冷落,假如被你冷落的恰巧是來日對你事業前途至關重要的人物,那將是怎樣的後果呢?
不要冷落任何人,即使他的言行舉止是多麼令人生厭。“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應該想想自己被人冷落的滋味。要想使別人覺得你的談話洋溢著飽滿的熱情,因而對你有好感、感興趣,就不要讓人“冷”在那裏。
6。有沒有打斷別人
別人談話時有打岔習慣的人最容易惹人厭煩,這是缺乏禮貌的表現。沒有比打斷別人說話更讓人難以忍受的了。比如在別人講話時不要用他人的話來打岔,也不要提出不相幹的意見來打岔,更不要用雞毛蒜皮的小事來打岔。
總而言之,盡量不要打斷別人的講話。除非講話成了“懶婆娘的裹腳布又臭又長”,把時間拖得太久,或講話受到眾人起哄,或者講話者口出狂言而旁若無人時,打岔才會顯得必要。
好口才必備的四種素質
好口才通常要具備以下四種素質:
1。思想素質【
,謝謝大家!】
以下是
積極配合"打擊互聯網淫穢色情信息專項行動"請書友們踴躍舉報!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