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為心聲。不同的世界觀、人生觀、道德觀、生死觀、苦樂觀、審美觀,常常支配著人的話語品位。“良好的口才”與“巧舌如簧”是兩個感**彩不同的詞語,後者有時候可以用來作為貶義詞。我們說某人具有“良好的口才”,盡管是側重於語言技巧上的讚美,但往往也包含著對其說話所表達出來的正確的觀念、信念和人格品位的讚賞。
艾森豪威爾說:“為祖國犧牲沒有什麼可以遺憾的,遺憾的是我隻能犧牲一次。”
聞一多說:“我們不怕死,我們有犧牲的精神!我們隨時像李先生一樣,前腳跨出大門,後腳就不準備再跨進大門!”
正確的觀念、信念、人格品位,是良好的口才不可或缺的深層基礎,當它們從“水麵”下顯露出來的時候,很可能形成語言的氣勢、強烈的感**彩以及話語的針對性。語言的藝術性完全是受正確的觀念、信念、人格品位支配的,其中,信念又顯得特別重要,它是精彩演講如響箭呼嘯前行的一股強勁的動力。當一個人將自己確信的觀點、原則和理論當作行為動力的時候,信念往往首先從語言上呈現出來。1998年3月,剛剛當選中華人民共和國總理的朱鎔基麵對中外記者莊重地講道:“不管前麵是地雷陣還是萬丈深淵,我都將勇往直前,義無反顧,鞠躬盡瘁,死而後已。”這個偉大的承諾,給全國人民留下了極其深刻的印象,被廣大人民稱頌不已。
2。道德素質
一個人說話的美醜優劣,與其道德素養是分不開的。人們在評論一個人的文章時常說“文如其人”。其實一個人在社會交往中的說話,更如其人。因此,說話在一定程度上代表著一個人的道德水準。《光明日報》1994年7月25日有一篇題為《不同尋常的足跡——記我國傑出的女工程物理學家王承書》的長篇通訊,讀來令人十分感動。王承書1954年從美國回來,回國幾十年中,她隻有一次是主動去看病,因為這個病太影響她的工作了。當她得知,她的眼病已無法治療的時候,她既不緊張,也不懊喪。醫生對她說,有一種進口藥,可以打十針試一試,王承書問:“能治好我的眼病嗎?”“恐怕不能,最多隻能暫時控製。”醫生答道。“多少錢一支?”“600元。”王承書笑了,幽默地說:“你看,我這眼睛還值6000元嗎?”王承書沒讓醫生給她治療眼睛,她覺得自己這麼大年紀了,既然自己的青光眼和白內障隻能暫時控製,無法治好,又何必浪費國家和集體的錢財呢,即使眼睛看不見了,也可用嘴、用手為黨和國家做點貢獻。她對祖國的熱愛和對黨的忠誠,始終貫穿著她的全部事業,成為她思想、行動的出發點和歸宿。
3。心理素質
一個人的心理素質雖無實體可觸可摸,但卻實實在在地決定著人的表達和反應。“心慌意亂,語無倫次”,說的就是這個道理。魯迅先生分析認為,某些人“‘急不擇言’的原因並不在沒有想的工夫,而在有工夫的時候沒有想”。魯迅先生剖析的是深層次的原因,是平時積累的問題。但我們要看到,“急不擇言”與心理素質、心理因素總是有關係的。情緒緊張,不善於控製和調節情緒,易受周圍環境幹擾,就很可能使本來準備好了的話發生障礙。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荷蘭被德軍占領,荷蘭流亡政府在倫敦設立總部。荷蘭總理原來很少出國,幾乎不會說英語。有次會見丘吉爾時,他剛剛看到丘吉爾就伸出手友好地說:“Good-bye。”丘吉爾愣了一下,回答道:“先生,我真希望所有政治性會見都如此簡短而且切中要害。”這裏,表現了丘吉爾反應的迅速和善意的幽默,同時也看出了荷蘭流亡政府總理的心情有一點緊張,他雖然“很少出國”,但畢竟出過國;雖然是“幾乎不會說英語”,但畢竟懂一些客套語。再說作為歐洲的一個政府的總理不見得連何時該說“Good-bye”也不懂吧!鬧出這個笑話的原因主要是由於他見到丘吉爾這位大名鼎鼎的首相,心裏有些緊張的緣故。香港鳳凰衛視的著名節目主持人竇文濤,上初中時還很靦腆,曾被人誤認為是女孩子,而且還有點結巴。後來經過刻苦練習,長大後居然成為著名主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