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口才是一種資本2(2 / 2)

他在《鳳凰周刊》2000年試刊號的一篇文章中說:“人要珍惜每一個當眾出醜的機會。我在上初中的時候,教師讓我參加演講比賽,寫了演講稿,也倒背如流了,我讓家裏的人說任何一個自然段的頭一個字,我唰唰地就把下麵的給背出來了。上台的時候,底下黑壓壓的一片,我背了第一段,就想第二段開頭的字,背完了第二段,我的大腦一片空白,衝著全校師生沉默了足有一分鍾,嚇得尿褲子了,全校師生目睹我跑出校門。後來我回學校總覺得旁邊有女生笑我。老師對我說:‘雖然你沒有講得完,在學校沒有名次,但是你朗誦的那兩段挺好的。你不要緊張,能背下來肯定能得一個名次,我推薦你去區裏參加比賽。’我這次答應得比上次痛快,好像覺得無所謂了,結果背下來真得了一個名次。從此之後我就有點變化了……卸下這個負擔後,我覺得自己還行,也能經常在這種場合露露臉。再往後,我就慢慢總結出一個道理,隻要在大庭廣眾之下講話,就要設法進入一個心理上的自由王國和無我的狀態。”

4。藝術素質

如果說思想素質在“水麵”以下,那麼藝術素質則是直接露在“水麵”上的一種素質。一個人說話的好壞,首要因素就是發音,這也是說好話的一個基本條件。著名演講者如李燕傑、曲嘯、彭清一等,首先都是發音清晰洪亮、吐詞清楚、話音美妙動人的典範。

彭清一曾是一名出色的舞蹈表演藝術家,多次受到**、周恩來等黨和國家領導人的接見。1985年,有一次他排完大型音樂舞蹈史詩《中國革命之歌》後,給青年演員做示範動作時,不幸摔傷左腿。從此,他由舞台走上了講台,開始了自己的演講藝術生涯。彭清一認為,給當代青年人作報告,必須講求藝術美,“入腦入心首先要入耳”。特別是當代大學生,知識麵寬,口味高,宣講大道理不願聽,必須要有較高的藝術性,才能打動聽眾。“我在演講時,根據報告的內容和聽眾的情緒,不時插入一段舞蹈動作,或引吭高歌,或朗誦幾句古詩,把聲音與態勢有機地結合起來,使會場的氣氛熱烈起來,能使聽眾消除疲勞,在聽眾興奮過後,再引發出一段革命道理,聽眾就容易接受。”麵對眾多喜愛他的聽眾,他講出了自己的心裏話。【

,謝謝大家!】

以下是

積極配合"打擊互聯網淫穢色情信息專項行動"請書友們踴躍舉報!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