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教學與人的建設(1 / 2)

長期以來,我國中學的語文教學一直存在著不利於開發學生潛力的極為刻板的模式。我曾經多次帶學生去中學實習,對此種刻板的固定教學模式,有深刻的體會。我曾把它列為一個“公式”,即釋詞——分段——概括段落大意——歸納中心思想——提示寫作特點。問題的嚴重性在於,不僅一般的文章要按這個固定的模式進行講解,語文教材中大量的文學作品,即所謂的美文,也完全不顧文學作品的審美特性,生硬地套入這個模式進行講解。更為嚴重的問題是,上述固定模式的講法也是由某些權威機構出版的《語文教學參考資料》規定好的,得按規定去講,不能越雷池一步。就這樣,一篇篇生動的、具體的、充滿感情力量而又有豐富思想內涵的作品竟被那個模式機械地宰割了。我這裏描述的情況是大體不錯的。毋庸置疑,有部分語文教師的教學之所以受到學生的歡迎,主要不是超越這個模式,而是由於個人的才能在此模式內的某個環節發揮得好,講得比較生動感人,符合了文學的審美特征。很顯然,這樣一種刻板的教學模式,既不利於調動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也不利於發揮語文老師的教學主動性和才能。許多有才華的大學中文係本科畢業生,到了中學以後,不出幾年,幾乎所有的棱角都被磨光而變得平庸起來。中學生的可貴的童心和靈氣也被逐漸消磨掉。

那麼我國的中小學語文教學為什麼會墮入這種刻板的模式呢?我的看法是,上述刻板的教學模式隻是表層問題,深層問題是中小學語文教學觀念的定位有偏頗。長期以來,我們的語文教學觀念定位在兩點上麵:第一,恪守古老的“文以載道”和“文以灌道”理論,認為應通過語文教學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第二,通過語文教學,即課文的字詞句篇的教學,培養學生運用母語的能力,即聽說讀寫的能力。語文教學可以對學生進行一定的思想品德教育,這一點不用懷疑。但思想品德的教育是不是語文教學的主要目標,就值得懷疑了。這些年語文教學改革的主要方向,就是探討“文道結合”的“語文教育和思想教育的統一規律”,如果結合得好,就成功,如果結合得不好,生硬地灌輸思想教育,就失敗。另外,培養學生運用母語的能力,作為語文教學的目的之一,是不能否定的,但如何達到這一目的,則大有討論的必要。我覺得目前這樣來規定語文教學的目標,思路不對,缺乏開闊的視野。

我總的想法是,必須從“人的建設”的高度來定位語文教學的觀念。馬克思早在1844年給共產主義所下的第一個定義時,針對資本主義“人的異化”,突出地提出,共產主義的理想從根本上說是為了人,為了“人對人的本質的真正占有”,為了“合乎人的本性的人的自身的複歸”。馬克思的意思是,共產主義的理想實際上是人的理想,即要克服人的殘缺化、片麵化、貧弱化,使人走向全麵化、完整化和豐富化。我認為語文教學的“元問題”是我們要建設什麼樣的人的問題,是通過語文教學使學生對自身的本質真正占有的問題。換句淺近的話來說,就是要通過語文教學來挖掘學生的潛能,把學生潛在的感性和理性都挖掘出來,發揮出來,而不是用刻板的教學模式死死地束縛著學生潛在的能力。語文教材應主要選我們民族曆代的名篇佳作,即所謂的美文。外國的篇章不要太多。當代的那些通訊、報告基本不要。語文教學應與美育相結合。深層次的美育與語文教學有極為密切的關係。語文教學的目標應培養學生的五種能力:第一,培養感知力,也就是觀察周圍事物的能力,其中包括審美感知力。現在的學生,書可以背得很熟,但眼力和聽力都不夠,甚至視而不見,聽而不聞,以審美的眼光來觀照周圍現實的能力就更差。語文教材中的名篇佳作對事物的詩意描寫,就是作家對事物觀察、感知的結果。我們為什麼不充分利用教材的這些篇章培養學生的感知力呢?第二,培養情感力,也就是對周圍事物進行情感評價的能力。現在的學生缺乏感情表達的能力,甚至會有這樣的情形,該哭時哭不起來,該笑時笑不起來,該憤怒時憤怒不起來,幽默、反諷等就更不會了。語文課中名篇佳作恰好充滿了各種感情的生動傳達。這是作家自由感情活躍的結果。我們為什麼不可以通過名篇佳作培養學生的情感力呢?第三,培養想象力,其中包括培養藝術想象力。現在的學生想象力貧乏,被實在的現實束縛得死死的,更不會海闊天空地幻想。名篇佳作則充滿各種變幻無窮又合情合理的想象。我們為什麼不可以利用它來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呢?第四,培養理解力,其中包括藝術理解力。現在的學生理解力也比較差,隻會直線性的理解,拐一個彎就理解不了。對於那些隻可意會不可言傳的意思就更難理解了。我們為什麼不以名篇佳作的深刻細微的理解來培養學生的理解力呢?第五,培養學生高水平運用母語的能力。這一點大家都同意,不必多說。需要補充的是,語言並非是單純的工具或媒介,人就是語言的動物,人的知覺、直覺與語言是同一的。因此上麵四種能力的提高必然也有助於語言能力的提高。如果語文教學的目標定位在上述五點上,那麼無論教材還是教法都要相應地加以改變。教材必須多選文學作品中的名篇佳作。教法則要根據不同篇章的思想藝術特點,尋求不同的教法。決不能千篇一律,決不能用一個刻板的模式去宰割藝術風格各異的作品。美文必須按美文的特性來講。當然,最困難的還是人的問題,即編寫教材和講解教材的人的視野、知識結構等問題,特別嚴重的還有教師獨立教學能力的提高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