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上日本《西字捷報》〕
管理上海工部局及商務公所,如常有現在之董事,辦事敢作敢為,則本埠一隅,有所恃而無恐矣。商務公所近來出力之處,本報日屢述及之。而其辦理之善,又莫善於派特特群君前赴北京,將公所要公稟商各使臣。其最要者,為西商新設之紡紗廠,所需棉花應納之稅,若比他貨進口稅尤重,或重斂棉花及已織成之布,以及厚待華商所設之紗廠種種弊端,先行麵陳。其次則為增改稅則,此事公所主意,若中國能將內地各稅及諸凡阻滯商務之弊悉行革除,英商願將稅則照貨價加至值百抽十。又因中國茶業日壞,此項生意近年大減,將歸於無。其故因稅太重,照市價算計,竟至值百抽五十,間有不止五十者;而印度、西郎茶葉,均邀免稅,此中國茶葉所以不能與印度所產之茶爭利也。西商之意,擬請中國豁免茶稅。我知戶部必以為狂;但戶部若能俯準所請,實於中國茶業場中大有裨益。以上各事,派特君晉京,謁見各使臣暨赫總稅司及總署各當道,麵陳利弊,比之公牘往來,勝之百倍。況特君素稱精明,熟悉情形,加之與各業有關痛癢,此次奉派是差,其能勝任偷快,固不待言。
有法國著名新報,謂議加稅則之事,法國不願與英會同辦理。此說絕不緊要,無庸慮及。照近來法使齊勒在京中舉止作為,願與之會同辦理者亦必不多。其餘各使臣,必能會議和衷共濟。此事辦理非易,加之李傅相不在京中,商辦尤屬為難。幸特君深知此中利弊,各使臣可藉資臂助。至於特君所供之差,憶沙列不雷侯爵曾言,“加稅之事,非與東方各商務公所商妥後,不與中國議訂”數語,愈足見其差事之緊要矣。
〔以上上海《字林西報》〕
昔李中堂遊曆歐洲,與各國政府言欲增中國關稅。各國謂若開中國內地,聽商賈自由買賣,則副其望矣。英國首相沙兒司尾裏告中堂雲:當各國認諾加稅以前,宜先開輸進貨物之途,俾商人易於販賣,蓋誌在促中國敷設鐵路也。若厘金關稅不見異議,英相之意,蓋欲一旦鐵路竣工,即從此路起訖兩處,設抽厘金稅所;至鐵路中間,則免抽課稅雲。英國新報所誌如此。
〔以上《時事報》〕
聞傅相之所以來英者,欲英之允增關稅也。其發端之語,大約以金銀價值懸殊故。(此語恐誤。中國專用銀,即便金價日貴,與中國何幹?)聞俄德法業已允許。然中國商務,英獨居十分之八;假使英廷不允,事終不行。逆料英廷於將允未允之時,必先索問中國給予通商何等利益,然後可定。
且旁人又曰:自俄法德助奪遼東事起,中國甚感三國。然中西關係之大,莫若英也。中國乃視英為無分之國,茲因欲增關稅,不得不惟英是問,英有辭矣。
〔以上《泰晤士報》〕
中俄新約所訂各款,業經本館於十月二十八日錄供眾覽;足見在亞洲辦理交涉,非恃威勢不可。有強謂此約不足憑信者,蓋不願遽信以為實耳。
駐京各國公使,近來如何聯絡?甘雪尼(俄使名)及夕辣爾特(法使名),近來有無玩賽紙牌之事?本館未接京信,不知其詳。以理度之,二使酬應必疏。何也?曰:日亟以威勢嚇華官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