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8 章 第 58 章(3 / 3)

她輕咳一聲,“九峰山雲海美景當屬蜀中一絕,雨後初虹光彩奪目,自然是修道之人心向往之的地方。”

沒錯,就是這樣的。傳仙人居所什麼的,不重要!

雨天泥濘,馬車不便,她決定騎馬順行。

楊啟年早已等在府外,簡便交代幾句,眾人翻身上馬,奔著九峰山而去。

九峰山居渝州城北二十裏外,奇峰陡峭,遠觀仿似仙人拈手掐訣,深淺不一的綠環繞點綴山巒,霧雨朦朧,有些出人意料的神秘。

勿怪民間多有仙人軼事源自於此。

楊啟年率先走在前麵,拂開蔓在路當中的一枝嫩柳,叮囑山路濕滑小心雲雲,一邊解釋:“九峰山雲霧景致一絕,春秋老子曾有石刻五千字箴言,引得不少道教真人虔誠往來。山下有村民也常稱夜間有山魅出行。”

精怪之事,往日隻覺得荒誕虛妄。哪知人生大夢一場,還有重頭開始的事情。

趙玲瓏不由心生敬畏,收斂麵容,“山中歲月深,你我隻紅塵一匆匆過路客,莫要驚擾。”

其後因楊啟年說起九峰山奇怪事而歡笑的隨從頓時收聲,不再嬉戲。

一行人繞北麵山道向上,行了有半個時辰,終於到了趙家的溫泉居所。

這一處溫泉居所本是當年趙老太爺行獵時的歇腳地。

原本隻是一破舊草廬,後趙家富裕,老太爺心中惦念,使了銀子買地重新修葺,無意間挖到地底熱泉,便成就了一處溫泉小院。

趙家未曾分族之前,此地一直是族中公產,後來劃分,成了趙玲瓏個人添妝的私產。

這還是她第一次前來此地。

溫泉別莊,取自仙山勝地,自不如城中一般,澆築糯米漿打造成刀劍難侵的架勢。山中翠竹移栽,渾然天成一牆垣。

竹門外早有莊園管事等著,見人疾步上前請安,“女郎大安。今日有微雨造訪,一路上可還妥當?”

趙玲瓏笑著應答,且走且問。

莊園是第一次來,但內部修飾整改的圖紙早已印刻在心。

竹門一進,分左右二進,成片的竹海和林木隔絕眾人聲音與視線,互不相見。

地麵早已鋪成一顆顆圓潤有致的鵝卵石,山間泥濘軟和的土路消失不見,腳下終於有幾分真切的踏實感。

一路行來,因地底有熱泉經過,是霧繚繞,空氣中淡淡的硫磺氣被清冽的竹香衝淡。

管事半弓著迎人,道:“一切都按女郎指點,院中未曾栽種那些爭奇鬥豔的花種,隻曲水筒車的池塘中有幾窩荷葉。”

趙玲瓏滿意地點點頭,看向身後,“諸位覺得此地如何?”

楊啟年雙眼燦燦,滿腹讚歎,“自來深山有仙境,還隻當是傳言。師父,來前我還以為此行又是為了什麼生意,苦思不得,原來是您瞧著我今日辛苦,引我來此快意呢。”

侍衛道:“吾等乃是粗人,不知那些酸話,卻也曉得此地高雅,是女郎大義,今日開眼界了。”

眾人哈哈一笑。

說至興起之時,恰聞一聲清鳴,有白色身影自上空滑過,而後隱在叢屋欞之後。

“這....莫不是仙人坐騎?方才是某之錯覺嘛?”有人昂首,盯著虛空喃喃道。

管事笑著解釋:“九峰山多有靈獸,方才那乃是白鷳。咱們溫泉別院後有一凹峰,外人難以窺伺,那白鷳一族十數隻落定於此罷了。”

“可曾有路前去一觀?”有人問道。

“自然有的。那小路還是咱們家自己開挖出的,尋常人找不到的。”管事頗為自豪,示意小廝上前,又叮囑幾句,這才放人前去。

身後幾個漢子耐不住好奇,得了吩咐,跟著小廝前去看神鳥。

唯有楊啟年和崔大不離趙玲瓏身側。

一個是惦記趙玲瓏所說的茶園,崔大則是隻惦記護衛職責。

自外看去,溫泉別院所居不大,進到內裏方知內裏乾坤玄妙。

管家一路講解,帶路到了茶園,已經是兩刻鍾後。

此時雲銷雨霽,天上綻出晴空湛藍,解下蓑衣,尋茶廬軟墊安坐。

不遠處有小峰遮掩,白衣侍女穿梭其間,影影綽綽。

不等茶葉采摘歸來,楊啟年已探看歸來,興奮不已,“師父,方才是我錯了。今次一遭,咱們還是來查問生意的,對吧?”

他嘴裏正叼著半枚嫩綠,一邊說話,一邊嚼著,哪裏還是城中那個知禮守規矩的楊家小郎君?

崔大暗自瞪了一眼:放浪形骸,實在難看!沒規矩!

‘放浪形骸’楊啟年興衝衝地自說了半晌,自說自答,“可這別院茶園算不得什麼規模,真要是做起來,沒幾天就得被別家茶商給擠兌沒了。”

他咂摸下口中味道,未說出——其實這裏茶樹所出,味道獨特,卻比不上那些老茶行所出。

趙玲瓏挽袖,示意侍女添炭,道:“趙家是做吃食生意的,惦記茶行作甚?”

哎?此話何意?莫不是說...要做茶葉做食材?

那能做什麼飯食?莫不是茶麵餅子?

楊啟年想象了下那味道,一哆嗦....

他覺得茶葉做食材,滑天下之大稽,不可!不可!

。您提供大神粉紅小白菜的大唐女膳祖(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