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素為我國所重。家庭教育的書籍,在我國也不乏善本。舊的如顏之推家訓,近在如王所譯之寧馨兒,兒童鑒等書,皆陳義豐瞻,行文暢達。但搜采具體的事實,運以淺鮮之文辭,可期家喻戶曉的,那麼陳君之書要算第一本了。
看書的法,有時要探其重要之主旨,有時要究其詳細之方法,閱本書的,這兩方麵都要顧到的。但是假如方法上的細節,一時限於設備或環境,有未易實行的地方,那隻須臨時變通適用便是。最重要的還在得其精神,取法乎上,雖不能一蹴而就,能夠步步逼近,便是進步的征象了。現在將本書的略曆,約述一番。
大概教育界人都知道本書作者陳君鶴琴很是喜歡研究兒童心理和幼稚教育的。陳君在清華的時候,很熱心於社會公益事項,他也極能與各種的人——學校裏的同學,校外負販驢夫以至乞丐——相接近。他到美國留學,先往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是校以研究精神著稱於世,陳君想要研究地質,因陳君向來喜歡做觀察實驗功夫,實有科學家的精神。但後來陳君仍舊拿這種功夫回到“人”的研究上去,如今知道他的略曆,也就可明白他是適宜於做那種研究的人了。
陳君回國後一年成了婚,再一年得了子。現來已有子女一對了!他既得了子,就有可以時時研究、時時實驗的資料。他起初天天自己沐浴小孩,他一直將所發見的事分類地記載下來。有時把足以見到身心現狀的材料攝了影。久久漸已積卷盈帙,分類的記載本,已十餘本了!我和我內人去訪問的時候,他時常拿給我們看。我雖也習教育,若就幼稚教育一項之實施而言,真是慚愧得很!不過向來對此也有興味,既有良友之家可以觀摩,無形中當然已得益不淺。
他一方既在東南大學教授兒童心理一科,一方又實地研究。他的興味,自然益發濃厚。現在陳君把他數年的研究和經驗實地的所得,作有係統的敘述。陳君且將稿件交我,使我有先睹為快的機會。我閱過之後,但覺珠璣滿幅,美不勝收,有數處神乎其技,已臻乎藝術的範域。私幸有此一卷,置諸案頭,可以奉為龜鑒。陳君以斯科專家而問序於我,忭惶之餘,用贅數語於簡端以誌一人對於是書之感想,且以告家庭之有子弟者,是為序。
甲子冬月鄭宗海識於南京[1]
[1] 1924年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