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子實在難養得很!有時候,你不曉得他應當穿什麼衣服,吃什麼食物!有時候你不曉得他為什麼哭的,為什麼不肯吃!有時候,你不曉得他為什麼生病的,為什麼變得這樣瘦弱的!有時候,你不曉得他為什麼一個活潑的小孩子竟變為暮氣沉沉的老少年!

小孩子不但是難養的,而稍明事理人,知道也難教得很!有時候,他非常來的倔強,你不曉得罵他好呢,還是打他好;讓他去強霸好呢,還是去抑製他好。有時候,他睡在床裏哭喊,你不曉得去抱他起來搖搖他好呢,還是讓他大哭大喊的好!有時候,他要出去玩玩,你不曉得給他去玩好呢,還是禁止他好!有時候,他要東西吃,你不曉得給他吃好呢,還是不給他好!有時候,他要唱唱歌,你不曉得怎樣教他唱,怎樣教他學!有時候,他要認識字,畫畫圖,你不曉得怎樣教他識字,怎樣教他畫圖。

像以上這種問題,稍具知識而要教養小孩子的父母,大概都曾遇到過的。小孩子實在是難教難養得很。

但是我們做父母的是不是因小孩子難以教養就不去教養他呢?我們知道幼稚期(自出生至7歲)是人生最重要的一個時期,什麼習慣、言語、技能、思想、態度、情緒,都要在此時期打一個基礎,若基礎打得不穩固,那健全的人格就不容易形成了。所以我們還是要去教養我們小孩子的。著者不揣固陋,本個人之學識經驗,編集是書以供負教育子女之責者之參考。

本書共分12章[1]。先略述兒童之心理與學習之性質及原則,以為施行家庭教育之基礎;次述普通教導法以作選擇家庭教育原則之綱要;繼述關於衛生教育、情緒教育、群育及智育各方麵之原則凡90條,本書前後所有原則,共計101條,每條原則後麵舉事實一二以解釋原則的真諦並加以討論,以使閱者對於該條原則的意義能夠格外了然。書中所舉例子,一部分是由張君洪城供給的,一部分是設想的,一部分是由別的書中摘取的,一部分是由我實地經驗得來的。

現在我要把我應當特別感謝的幾位在此聲明一下。我首先要感謝的就是我所參考各種書籍的著者,他們的意思我直接或間接采取的地方很多。然我最所感謝的就是我友鄭君曉滄(宗海)。約五年前他介紹給我兩本書看:一本是Bruce and Wiener兩氏所著之The Education of Karl Witte(《佛戴之教育》)及Winifred S.Stoner氏所著之The Natural Education(《自然教育》)。我讀了這兩本書之後,對於家庭教育之興趣,就格外來得濃厚了。所以對於這兩書的著者我固然十分感激,對於鄭君也十分的感謝,不但在書籍方麵時得鄭君的指導,就在家庭教育實施方麵,也常蒙切實指教的。此書脫稿後,曾承鄭君詳細閱過一遍並蒙賜斧正,我因此又感激不已。

此書原擬與鄭君合編的,後因鄭君忙於課務無暇顧及,而我遂獨草成此;若能實行原定計劃,那此書當不致如今之拙劣可想而知。

對於我的妻子雅琴,我也非常的感謝;若沒有她的耐心協助,那我雖有試行家庭教育的熱誠,恐也不能見諸事實。對於我的小兒一鳴,小女秀霞,我也是十分感謝的,他們不但給我一種試驗的機會,並且增進我許多學識,賜給我許多快樂。張君洪城曾供給我許多實例,我也在此一並鳴謝。

民國14年正月陳鶴琴序於南京

[1] 本書第13章是《家庭教育》1947年再版時增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