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新生寶寶,確實需要你小心又謹慎(2)(3 / 3)

②兩餐間喂點兒微甜的糖水沒問題。但你感覺“甜了”對寶寶來說就是“甜過頭了”。適合寶寶的“微甜”=你覺得似甜非甜。

③飲料中大量的糖分和較多的電解質在寶寶的胃裏久久不肯離去,會對胃產生不良刺激的。所以最好的“飲料”就是白開水。

寶寶得了奶癬(嬰兒濕疹)很容易讓人立刻聯想到是不是媽媽的奶出了問題。

其實,奶癬是一種過敏性皮膚炎症,並不是由吃奶引起的,引起奶癬的原因非常多,比如居家環境中的:

①粉塵

②氣霧

③黴菌孢子

④花粉

⑤植物揮發物

⑥塵蟎

⑦動物皮毛碎屑

⑧毛織品

⑨羊毛絨被

⑩衣物上的染料

母親的有色衣服

這時你要注意保持房間清潔,重點打掃房間角落、櫃子底下、床下這些容易堆積灰塵的地方。給寶寶沐浴時使用性質溫和的沐浴液,給寶寶穿寬鬆透氣的純棉內衣,衣物被褥保持幹爽,經常在陽光充足的時候晾曬,殺滅塵蟎。

當寶寶出現如下這些情況時,也可能誘發奶癬:

①消化不良

②喂養過度

③大便幹結

④腹瀉

此外,有些誘因則與遺傳因素有關,比如患兒家族中有哮喘、過敏性鼻炎、特應性皮炎等的直係親屬病人。

當寶寶奶癬發展較嚴重時,應避免接觸出水痘、單純皰疹的病人,以免發生皰疹性濕疹。也不要去注射任何疫苗,以免加重病情。

如果一定要在吃的方麵強調一下的話,那麼請你一定記得避免過量喂食,防止消化不良。如果寶寶不能由母乳喂養,你可以把牛奶多煮開幾次,奶內少加糖給寶寶飲用,為的是改變其成分結構,減少致敏因素。

呼吸過快確實有問題

新生兒時期,寶寶的各個髒器發育並不完全,免疫功能低下,就好像一台剛剛抱回家的沒裝防火牆的新電腦,格外脆弱,極容易被病毒侵害。

解決一個小小的病毒感染對成年人來說就是“小玩鬧”,比如感冒。可這對寶寶來說,後果恐怕大大出乎你的意料。病毒擴散起來迅速而又凶猛,數小時之內即可發展成肺炎!

最要命的是,新生寶寶患肺炎以後幾乎沒有什麼特異的症狀!

發燒、咳嗽、咳痰等肺炎的典型症狀,幾乎在寶寶身上尋不到。恰好因為缺少認識,很多媽媽看到寶寶有精神不好、煩躁、哭聲輕或不哭、不愛吃奶、吐奶或嗆奶、口吐泡沫等狀況,壓根兒就沒往疾病這方麵琢磨過。

肺炎,就這樣順利地蒙混過關了。

不行,絕對不能讓肺炎大搖大擺地從眼皮底下溜走!

告訴你吧——新生寶寶在安靜的狀態下呼吸次數是35~45次/分鍾,如果呼吸次數過快,你就要考慮到發生肺炎的可能。

接著提醒你2方麵:

氣溫變化較大的時候,正是寶寶易患肺炎的時候。

家裏不僅要保持清潔通風,更不要帶新生寶寶去公共場所。

為了避免交叉感染,該拒絕就拒絕——減少親朋好友的探視。

正確的包巾使用步驟

①準備大毛巾或浴巾1條。

②將大毛巾折起1/4。

③在左邊先往下折出一個三角形。

④將寶寶平放在毛巾上。

⑤毛巾頂端在寶寶的頭頸交接處。

⑥將寶寶的手臂收攏。

⑦將毛巾的右角往左邊折出一個小三角形。

⑧將右邊剩下的毛巾往左邊整個折過去。

⑨把毛巾收到寶寶的身體後麵。

⑩將下方的毛巾往上折起來,剛好蓋住寶寶的頸部。

將左邊的毛巾往右邊折過去。

最後將下方的毛巾往右邊對折上去即可。

寶寶BB完不喜歡讓擦PP,甚至大哭大鬧,不妨仔細看看小肛門,或許就是原因所在。

①肛裂

肛裂的位置會在肛管後方正中,你用雙手輕輕分開寶寶的肛門即可看到一道裂口。

肛裂會讓寶寶排便時劇痛,糞便附著少量鮮血,手紙上也會有。

應對方法:預防便秘,你不能讓寶寶脫水。便前便後用0.1%的高錳酸鉀溫熱溶液清洗肛門保持衛生。用抗菌素軟膏消炎,促進傷口愈合。

②肛門膿腫

肛門膿腫的成因主要有排泄物浸漬和尿布(手紙)粗硬與不潔導致。

其實就是這些原因造成肛門損傷,引起了化膿性細菌侵入。寶寶除了疼痛哭鬧,還可能全身發熱、拒食、嘔吐。

應對方法:遵醫囑服用抗菌素治療,保持大便通暢和肛門清潔。膿腫需手術切開引流,以便減少發生肛瘺的幾率。

③直腸息肉

這是最常見的小兒肛腸疾病之一,發病率約30%。

主要症狀是大便帶血。因糞便是經過息肉排出肛門的,故糞便上能看到溝槽狀的痕跡,息肉有時隨排便被排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