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新生寶寶,確實需要你小心又謹慎(3)(1 / 3)

寶寶病發時無腹痛,你要和痢疾加以區分。息肉讓腸蠕動紊亂,誘發腸套疊。

應對方法:手術摘除。

④肛竇炎和肛門炎

肛竇是直腸下段同肛門相接處的一個呈漏鬥狀且開口向上的凹陷小窩。當糞便或其他髒東西積存其內或其被擦傷導致的細菌侵入,均可引發炎症。

寶寶便前便後哭鬧明顯,肛門上方可有少量出血或見膿性分泌物排出。肛竇炎會引起多種肛門問題。

應對方法:同肛裂。必要時要在醫生指導下服用抗生素治療。

為啥會有紅屁股

臀部皮膚長期受潮濕刺激所致!

可能是因尿布衝洗不淨留有殘皂,也可能因排泄物刺激皮膚引起。總之,當小屁股紅彤彤的時候,絕對不能聽之任之。

最好的方法當屬茶水洗了。

不用每次在寶寶大便後沏茶來洗,用你喝過的茶水洗洗就夠了。

茶葉中的茶多酚是水溶性物質,不僅能祛除皮膚表麵的汙物,還有收斂毛孔、消毒、滅菌的功效。

如果清洗過後能給小屁股再塗一層寶寶油,就能更好地保護寶寶嬌嫩的皮膚啦!

其他解決紅屁股的方法還有:

①讓小皮膚經常曬日光浴。

安全又方便。

在適宜強度的日光下曬1小時,得到幹爽的同時還能預防維生素D缺乏引起的佝僂病。陰天也不怕,換成台燈照射就好。燈泡40W,距臀部30~40cm,照射20~30分鍾。

②如果皮膚局部有滲出時,可以濕敷,幹後塗含有0.5%新黴素的爐甘石或氧化鋅粉劑。如果3~5天後無好轉,應到兒科就診。

需要小小地提醒大家的是,寶寶出現紅屁股千萬不要用肥皂清洗,否則小屁股受到新的刺激會更紅。大量擦爽身粉也不可取,因為爽身粉吸水後就會硬結,不但無法保持局部幹燥,反過來還會刺激皮膚!

愛“捉迷藏”的體溫

寶寶體溫好像非常偏愛“捉迷藏”!

先別急著找藥給寶寶吃呢,告訴你吧,新生寶寶的體溫一天之內是有一定波動的,是由這個年齡段的生理特點來決定的——體溫調節中樞發育還未成熟。

當寶寶吃東西或者活動時,體內的代謝就會隨之加快,體溫隨之就升高了。另外,環境溫度的變化也會左右寶寶的體溫,比如寶寶穿得比較多,中午日照充足讓房間溫度升高,寶寶的體溫就跟著上去了。

當然,發熱往往是最常見的疾病信號。

但如果寶寶並無其他的異常表現,食欲和精神狀況都正常的話,那就不是得病了,當然更不需要找退燒藥來吃。減少件衣服或降低環境溫度即可解決。

如果寶寶發熱的同時伴有不吃奶、精神差、麵色灰暗等,那就必須馬上到醫院就診了。

寶寶發熱,莫亂吃藥

①新生寶寶還很小,發熱時一般不使用退熱藥,即常說的退燒藥。

②亂服退熱藥的後果很嚴重,可影響寶寶血小板的凝血活性,偶爾可致寶寶發生出血情況。

點明臍帶的6種異常

正常情況下,寶寶的臍帶在出生兩周內脫落。

臍帶脫落過程中,小肚臍並不一直平平安安的,有6種異常情況分別發生在臍帶脫落前和臍帶脫落後,你可不能疏忽啊。

發生在臍帶脫落前的異常情況:

臍疝

表現形式:它是一個圓形或半圓形的腫物,隨著寶寶啼哭(腹壓增大)而增大。

簡單就解決:這個不用擔心,小的臍疝將於寶寶滿歲後自愈;大的臍疝等寶寶長到2~4歲後手術解決就OK了!

臍濕疹

表現形式:致敏因素導致肚臍及肚臍周圍的皮膚出現的丘疹、糜爛、滲出及脫屑等情況。

簡單就解決:用1%~4%硼酸液外洗,配合塗抹氧化鋅油治療。

臍炎

表現形式:肚臍部位流水或有膿性分泌物,分泌物有臭味;臍輪皮膚紅腫或去除臍窩痂後有膿性分泌物。

簡單就解決:應該立刻帶寶寶去醫院檢查!在醫生的指導下給肚臍做局部消毒、清洗,再配合抗生素治療。

發生在臍帶脫落後的異常情況:

臍肉芽腫

表現形式:臍帶脫落後的創麵局部形成表麵濕潤,有少量黏液或血性分泌物的小肉芽組織。

特別提示:這是由於創麵受到如爽身粉等異物的刺激,或血痂發生感染所致。簡單就解決:創麵不愈合的情況下,應及時就醫,醫生會根據情況做相應的處理,不排除手術切除。

臍茸

表現形式:臍帶脫落後的創麵呈紅色且表麵光滑濕潤狀息肉樣腫物,有少量分泌物。

特別提示:它與肉芽腫不同,臍茸是胚胎時期卵黃管的殘留物,即腸黏膜組織。簡單就解決:在家中無法自行解決,必須帶寶寶去醫院診治。

臍瘺

表現形式:臍帶脫落後,臍正中有黏膜狀物,中心有孔,孔中流出帶有臭味的腸內物,肚臍周圍的皮膚一般伴隨糜爛。

特別提示:這種情況是因為胎兒期的卵黃管與臍部相通,卵黃管閉合不全所致。簡單就解決:寶寶需要住院,接受手術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