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狼性○之:品質4(4)(1 / 1)

社會學家這樣認為,一個群體間的矛盾就像是一個大氣球,必然是越來越大。所以必須在達到爆炸的極限前,適當放一些氣,以避免矛盾的進一步激化。

從現實生活中的許多衝突事例中我們就可以看出,矛盾不斷激化的一個重要原因,是群眾不滿意的地方太多,又壓著不討論,問題長期得不到解決,就像高壓鍋一樣,持續高溫又沒有出氣的地方,到一定程度非爆炸不可,所以必須把衝突消滅在萌芽狀態。

插圖(34):溝通

吳經理以前曾是某跨國公司的職業經理人,負責南大區的運作,職位已經非常高了,但總是感覺到有“玻璃天花板”,才能沒有充分發揮出來,很苦惱。正好有個機會結識了民營企業家張先生,經過“甜蜜的戀愛”之後,被重金聘為銷售部經理。

但是,剛上任三個月,銷售代表小李,被客戶投訴貪汙返利,審計部去查,事實果真如此,返利單據上麵還有吳經理的簽名。這件事,惹得總經理大為惱火,於是他親自到銷售部質問此事。

“我不知道你究竟是怎麼當經理的,”張總對吳經理說,“你手下的銷售代表,竟然膽敢貪汙客戶的返利,這麼長時間了,你居然都不知道?要等到客戶投訴到我這裏,才知道,唉真不知道你是怎麼做管理的。”

“你也知道了這件事,”吳經理辯解道,“按照流程,小李是把返利單報到我的助理那裏,她審一下,整理好,給我簽字,我的工作也多,可能是沒有看清楚。”

“難道是沒有看清楚那麼簡單嗎?你的工作比我多嗎?”張總懷疑地看著吳經理。

吳經理無奈地說道:“都是我工作的疏忽,回頭我會和助理商量改進工作流程的,並要求公司處理她,也請處理我。”

“處理助理能補回公司?損失嗎?這件事應該負全責的是你!”張總對於吳經理這種模糊的態度很是氣憤。

“是這樣的,”吳經理繼續辯解道,“張總,你也知道我剛來,銷售部很多關係都還沒有理順,我們都知道,這個助理很能幹,在工作上是一把好手。但她和我的關係,我總感覺存在問題,沒有理得很順,甚至有時,我要順著她的意思來簽署一些文件。畢竟我是新來的,總要有適應的階段,我保證從今以後,這樣的事情,一定不會再發生了,你再給我一次機會吧。”

“本來我過來,是來了解一下事情的原因,並不是要處理你的,”張總說道,“不過現在看來是得考慮一下,關於你的能力問題了。”

溝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正是這種大家都知道的事情,卻又常常被人們忽視。如果一個企業不重視溝通管理,大家都消極地對待溝通,忽視溝通文化的話,那麼這個企業長期下去就會導致形成一種無所謂企業文化。任何企業中都有可能存在無所謂文化,員工對什麼都無所謂,既不找領導,也不去消除心中的憤恨;管理者也對什麼都無所謂,不去主動地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因此大家共同造就了企業內部的“無所謂文化”的企業文化。在這種無所謂文化中,員工更注重行動而不是結果,管理者更注重布置任務而不是發現解決問題。

要想打破這種無所謂文化,提高企業的經營業績,提高所有員工的工作滿意度,就應該在管理者與部屬之間建立適當的溝通平衡點。如果管理者和部屬沒有溝通意識,就必須創造一種環境,讓他們產生溝通願望,而不能讓他們麻木不仁,不能讓他們事事都感覺無所謂。企業內如果沒有溝通,就沒有成功,也就不會有企業的發展,所有的人也就會失去在這個企業中工作的機會。

在國內外的不少企業當中,強化職工參與,提合理化建議往往隻是流於形式,並得不到真正的貫徹與實施。試想,如果職工們懷著滿腔熱情,費盡心思琢磨出的好主意、辦法,一到管理層就杳無音信,誰還去重視這種建議製度。因此,企業要想發揮出每一個職工的特長與潛力,實現管理中的民主化,就要將好的製度建議落到實處。這樣,不但可以減少企業經營管理方麵的失誤,還可以增強主人翁意識,調動職工的積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