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達一跺腳,道:“皇上,忽必烈這韃子逃了,還是好消息?那什麼是壞消息?”也隻有高達才敢這樣質問李雋,別人沒這個膽,也不會這樣質問李雋。
他的話很得解晉他父們的心意,都看著李雋,盼望他給出答案。
一向是有問必答的李雋卻沒有理會他們,大步一邁,道:“走,我們看看去。”也不等眾人說話,率先而出。
“封河有什麼好看的?”高達犯嘀咕了,清風子一拉他道:“高將軍,走吧。”高達嘀咕著“真是奇哉怪也”,跟著去了。
望著一眾人懷著驚奇的表情跟著李雋去了,段幹木想不通,搖搖頭也出去了。
北風勁吹,朔風怒吼,刮麵生疼,如刀似割。
此時的黃河,不僅僅是白茫茫一片的冰塊,還在飛舞著無數的雪花,望不見盡頭,真的是當得起“千裏冰封,萬裏雪飄”的名句了。
“怪不得這麼冷,原來文章就在這裏。”李雋嗬著冷氣,道:“封得結不結實?這得試試,朱將軍,馬上去調一百門鋼炮來,一路炸過去。不,調炮太費時間,廖將軍,馬上調一千人過來,帶上炸藥包,炸河麵,看不能能炸穿。”
黃河封就封了,有什麼好折騰的,李雋居然要浪費炸藥包來炸穿冰層,太讓人想不通了,高達愣了一下,問道:“皇上,你這是做什麼?天要下雨,黃河要上凍,誰也奈何不了,就讓他凍唄,有什麼好折騰的。”
解晉,歐軍行,趙僉,朱瑞祥,代遠軍,許光漢他們很是讚同高達的說法,點頭不已。
廖勝功,杜大用,柳河子,陳興道,張玨,張世傑的看法與高達相反,道:“是該試試,看結不結實。”
清風子摸著白胡子道:“皇上不必擔心,依貧道看,黃河封得很結實,足以行得千軍萬馬。皇上,請下令吧。”
“我說,臭牛鼻子,你打什麼啞謎?”高達拍著清風子的肩問道。
李雋笑道:“高將軍,你這人什麼都好,就是有一點不好,不愛動腦筋。你想想吧,黃河天險,難以逾越,要是在平時,朝廷大軍渡過黃河,就算我們的海軍強大,船隻多,沒有十天半月不會成功吧?這還要很長時間的準備工作,調集足夠的船隻。
“現在好了,黃河上凍,變成了坦途。你說,朝廷要是不趁此機會渡河北伐燕雲,還等什麼?”
一語點醒夢中人,高達一蹦老高,猛拍腦門,道:“還是皇上聖明。臣真是老糊塗了,連這麼好的渡河良機都沒有想到。”
解晉他們也是恍然大悟,齊聲讚同。
“黃河意外封河,讓忽必烈絕處逢生,讓他逃過了黃河。”李雋話鋒一轉,分析道:“抓住忽必烈固然是好事,是喜事,但是和大軍渡河比起來,又算不得什麼。抓住忽必烈,大軍要渡河,不抓住他,還是要渡河。大軍渡過黃河,掃蕩黃河以北,才是頭等大事。忽必烈逃就逃了吧,沒什麼大不了,跑了和尚還能跑得了廟?在汴京沒有抓住他,可以在大都再抓他,大都抓不住他,還可以在大草原上去抓他,無論他逃到天涯海角,都要抓住他。”
正如李雋所言,抓住忽必烈固然是大好事,人人都想,但是和大軍渡河比起來隻能算小事,大軍渡河北上才是頭等大事,才是根本大業。沒有抓住忽必烈,要軍隊去解決問題,抓住了他,還是要軍隊去解決問題,所不同的隻是阻力大小而已。
“皇上聖明!”清風子他們讚成李雋的分析。
“傳令,所有的軍隊結束休整,馬上渡河。”李雋下令道:“越早渡河,越能打忽必烈一個措手不及。朕在想,忽必烈倉皇北顧,還來不及調整部署,這是天賜良機,渡河之後,馬上按照原訂計劃進攻。”
張玨他們領命。
“有勞道長馬上調集稻草,撒在河麵上。”李雋對清風子道:“還有,要將士們用布片、麻繩、稻草繩擰一個套子,套在腳上,行走在冰麵上就不會打滑摔倒。馬蹄全用布片包起來,以防打滑。”
以我在冰天雪地裏打滾的經驗,腳上套一個腳套,可以很好地起到防滑作用。當然,我用的是山藤,不是布片,效果差點。
“事無巨細,皆在皇上計算中,臣等佩服。”廖勝功他們再次感受到李雋縝密的思維。
李雋不無遺憾地道:“春節馬上就要到了,這個春節對於朝廷來說特別有意義,朕原本打算在汴京和諸君共慶中原光複,沒想老天不給我們這個機會,不得不繼續征戰。”
“皇上不必遺憾,”清風子發表看法道:“這是天意,天意要大宋朝昌大,才給了朝廷這樣一個難得的良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