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的遺誌今日被實現,泉下有知,也該瞑目了!
“將軍千古!”清風子他們跟著李雋念道。
祭奠完畢,李雋大手一揮,道:“渡河!”
騎馬站在隊伍最前列的歐軍行振臂高呼,道:“渡河!渡河!渡河!”
將士們跟著他齊聲高呼:“渡河!渡河!渡河!”
歐軍行一拍馬背,策馬而出,直向北岸進發。將士們隨後跟進,渡河之聲響徹在黃河之上。宗澤將軍渡河的百年遺願,終於給實現了!
“道長,杜將軍,就此告辭。”李雋衝清風子一抱拳,道:“中原之事就有勞二位了。”飛身上馬,一拍馬背,在段幹木等侍衛的簇擁下直發北岸。
這次渡河與中國曆史上任何一次渡河都不相同,沒有用一艘船,堪稱中國軍事史上的一大奇跡。
李雋投入華北的軍隊規模空前,一次性渡過過去了一百一十萬軍隊,如此規模的軍隊是中國曆史上的第一次。當然,由於黃河封河在李雋的意料外,也在任何人的意料外,宋軍的渡河很是倉促,根本就沒有準備好,好多軍隊根本就沒有到達指定的位置,隻能先到先渡。
先到先渡不是問題,因為封河後的黃河是一條坦途,不存在用船隻那樣渡河的困難。饒是如此,宋軍也用了半個月才完成。更讓李雋放心的是,朱瑞祥的炮兵也過了黃河,還是一門炮不落下。
黃河中遊封河,很難遇上,清風子和杜大用知道機會難得,發動了大量的民夫,把數量眾多的軍用物資趁機運過了黃河,為大軍作戰提供了很好的後勤保證。
也許真的是天意,宋軍頭天渡完河,第二天黃河解凍了,不能再渡河。李雋得知這事後很是感歎“真的是天意!”忽必烈得知之後,也是感歎無已“天意啊,天意要絕我大蒙古國!”
“報告將軍,發現韃子軍隊。”探子跳下馬,急急向歐軍行彙報情況。
歐軍行眉頭一皺,道:“韃子來得真快!有多少人?在什麼地方?”
“就在前邊,大約有三千人。”報子喘口氣彙報。
歐軍行揮手道:“知道了,再探。焦裕,焦將軍。”
焦裕一拉馬韁,飛馳而來,道:“將軍召末將不知有何要事?”
“你一直嘮如你在關中跟隨皇上作戰,是如何如何的來勁。你一直嫌我們的仗不多,讓你的手發癢,現在我給你一個機會。”歐軍行看著焦裕道。
焦裕雙眼一下子放出光采了,那光芒比天上的太陽還要刺眼,喜滋滋地道:“將軍,又有仗打了?太好了!將軍,你放心,末將一定打好。”為了打仗,他馬上表決心道:“要是打不好,末將提頭來見。”
“這一仗要是打不好,你不用提頭來見我,自己抹脖子吧。”歐軍行馬鞭指著前方道:“前麵有三千韃了軍隊正向我們開來,你率領本部去做掉,一個也不能逃。”
焦裕開心地道:“遵令。將軍,那你呢?”
“我嘛,當然是繼續前進。”歐軍行冷冷地道:“以我推測,這支軍隊應該是趕到黃河邊上來阻止我軍渡河的。我豈能與這種小股部隊糾纏,當然是馬不停蹄,直插北方。”一拍馬背,飛馬而出。
戰爭就是這樣,如果你有重要的目標,在途中遇到敵人小股部隊,隻需要派出一支部隊幹掉就是了,用不著把主力都壓上去。這是戰爭中一條非常普通的規律,然而卻有很多人恰恰違反的就是這條規律。
安祿山造反,當時長安兵力空虛,他應該避開其他的目標,直奔長安。而他卻給張巡區區數千之眾拖在巡陽達半年之久,為唐王朝調集軍隊準備好了條件。
不為小目標牽製,集中兵力打擊敵人的重要目標,在曆史上做得很出色的可能要推成吉思汗西征花剌子模的戰爭了。這次西征,人們把他的成功攏統地歸結為蒙古軍隊的英勇善戰,蒙古軍隊英勇善戰這點沒錯。但是,從當時的力量對比來看,成吉思汗遠遠不是對手,戰爭的結果卻是他勝了,花剌子模給滅了,造成這種結果的原因在於他傑出的軍事才幹和摩訶末愚蠢的行動。成吉思汗這次西征並不是一帆風順,有敗仗,也有攻不下來的城池,遇到這種攻不下來的城池,他就分兵圍起來,大軍直朝目標撲去。
歐軍行是一員良將,哪會不懂這個道理,當然不會與小股部隊糾纏,直插北方。在現在這種情況下,歐軍行向北方插得越遠,勝利就越大。因為他這是在撒網,等到他收網的時候,網中的蒙古軍隊有多少,不用想都知道。
這點,第二次世界大戰有很好的戰例,德國人的中路集團軍以霍特將軍和著名的古德裏安將軍的裝備集群為突擊力量,置其他事情於不顧,這其中還有元首叫停的命令,直插斯摩棱斯克,等到兩路裝甲集群會合的時候,給包圍的蘇軍之多多到讓人難以想象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