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章 神奇的心理暗示(2 / 3)

不僅是人們的心理因暗示受到影響,人們的生理也因暗示產生了變化。

專家反複給受試者喝大量的糖水,通過體檢發現,受試者不僅出現了血糖升高的現象,而且產生了糖尿並且尿量增多等生理現象。後來,主試不給受試者糖水,隻對其進行語言暗示,上述發生的生理變化還是會產生。這一實驗揭示了,實物可以通過語言暗示來代替,對人腦產生興奮刺激,雖然主試並沒有給受試者喝糖水,但體內糖的代謝活動依然在身體中形成了。

測測你自己:暗示--巴布爾效應

以下有8項暗示,總分8分,每暗示成功一次獲得1分,“成功催眠”最低成績必須為4分。

手臂下落:平伸打開右手,暗示其越來越沉,沉得下墜。在經過30秒這樣的狀態後,下沉超過10厘米包括10厘米,就獲得1分。

手臂上飄:平伸打開左手,暗示左手越來越輕,輕得飄飄向上。在經過30秒這樣的狀態後,上飄超過10厘米包括10厘米,就獲得1分。

兩手分不開:先撒開兩手,然後兩手交叉,緊握置於下腹部,暗示其兩手被粘住了,不能分開,反複暗示45秒鍾,5秒鍾後分不開手給0.5分,15秒鍾後分不開手給1分。

口渴幻覺:暗示“自己十分口渴”,暗示過後,受試者出現了明顯的吞咽、嘴動、舔嘴唇等動作,獲得0.5分,測試結束後還是覺得口渴,再加0.5分。

失語:暗示“你不能說話了”,持續45秒鍾這樣的心理暗示,5秒後你真的不能說話了,獲得0.5分,15秒後仍說不出話,給1分。

身體不能動:暗示“你身體僵硬且不能站立”。持續45秒這樣的心理暗示,5秒後不能站立,獲得0.5分,15秒後仍不能站立,1分。

“催眠後”反應:受試者被暗示“測試結束後當響起‘哢噠’聲,你會不由自主地咳嗽”,測試結束後,發出“哢噠”聲,測試者咳嗽或喉部運動,給1分。

選擇性遺忘:受試者被暗示“測試結束後你想不起第二項的測試內容,隻有說你想起來了,你才能想起來該項測試的內容。”受試者呈現出想不起來的狀況,給1分。

小貼士:與快樂相關的心理暗示

我們的心理總是不斷受到外界暗示的影響,你的信心和喜悅之情有可能是受這些影響而產生,你的煩躁不安也是受這些影響而產生。積極的心理暗示,可以讓自己變得更加快樂,使自己用積極的態度麵對生活!

1.對自己經常使用肯定句。

你去買衣服,售貨員一定會對看著鏡子的你說:“這是新款,穿您身上太合適了,顯大氣。”你因此感到心裏很舒服,對自己的信心也大大增強,看著鏡子中穿新衣服的自己,真是越看越順眼。如果有人對你說:“還可以吧”這類的話,你就會舉棋不定,買還是不買這件衣服。很顯然,兩種說法會給人截然不同的感覺,所以常常對自己肯定,會提升你的信心,減少自卑感。

2.用語言表達出你的感受。

“內省法”是心理學中的一個論點,對自己的內心冷靜觀察,最後說出結果就是“內省法”的表現過程。當你十分緊張時,就和自己說:“我現在緊張得都出汗了。”這樣做不僅釋放了緊張心情,還讓自己覺得輕鬆一些。

既然你的拘謹已經被別人察覺,故作沉著的你還不如這樣:“和你們談話前我坐臥不安,但和你們交談後,我發現你們的友好讓我變輕鬆了許多。”自己的情緒會因為這種方法得到改善。

3.不要用強調負麵結果的方法來提醒自己,可以將事情輕描淡寫甚至是忽略。

我們總是下意識給自己這樣一種警示,比如:“我就是昨天在這跌倒了。”“這段路經常發生事故。”越是這樣,我們越容易緊張得手足無措,無法將自己的真實水平發揮出來。所以,不必總是用失敗提醒自己,轉而可以用些鼓勵性的話語,例如“保持穩定就不會跌倒”,“到這兒得慢點開”等,讓這些積極的話語來引導自己。

4.把每次失敗看作最後一次。

人生在世難免遭遇挫折,在遭遇挫折時不妨對自己說:“這已經壞到了極點,不會再出現比這再壞的事情了。”既然“最壞的事”都已經發生了,已經到穀底了,就該向上,向積極的方向發展了,進而就會有種安全感在你心中產生。

5.讓隨身物品給你帶來安慰和溫暖。

如果你要去一個完全陌生的環境,接觸陌生的人,可以帶一些自己喜歡的小物件,比如一個護身符、一個首飾,這會讓你覺得周圍還是有熟悉的東西,幫助你放鬆下來。

6.用汽車“預熱法”來調整心情和外部環境。

汽車發動前要進行發動機預熱,在進入行駛階段後才能保持良好的狀態。生活也是這樣的道理,當你在周一清晨還未從“周末綜合征”中走出時,不妨先看看和工作相關的書籍,再和你的同事就工作展開一些交流,給你的心情“預熱”後再將你的狀態進入到工作中,這樣才能提升你的工作效率。

7.讓快樂的因素影響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