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0章 “社會促進”的利弊(2 / 3)

我們稱這樣的現象為“異性效應”。“異性效應”存在於每個人的身上,青少年尤為明顯。

實驗聯想:

這主要是因為男性比女性更喜歡通過視覺獲得有關異性的信息,異性的容貌、發型、膚色、身段等外部特征都易引起他們的極大興趣,並會對他們的感覺器官產生某種程度的衝擊作用,使他們感到愉悅不已。另外,心理學家還發現,男性在女性麵前的表演欲望大大增強,而表演欲望會刺激多巴胺的產生。多巴胺能夠增強人的動機的神經傳導,多巴胺分泌過旺會讓人產生興奮的狀態。

同理,女性也會產生這種表演欲,隻是較男生而言沒有那麼強烈,女性的這種表演欲也能刺激她們體內多巴胺的分泌,從而提高她們的興奮度,讓工作熱情變得更加飽滿。除了上述兩個原因外,還有一點不可忽視,異性之間的性格互補,這種互補性在男女一起工作中充分體現。假如同性之間在一起工作,就不能產生這種性格互補,工作的效率也會隨之降低。

B.平常心的秘密

實驗原理:當我們越渴望成功的時候,往往越容易犯錯誤。關鍵在於平常心。

實驗主持人:德國某心理學家。

實驗過程及結果:

實驗過程:在穿針引線的時候,你越是集中注意力,越是不能順利將線穿入。在科學界,“目的顫抖”是這種現象的學名,目的性越強就越不容易成功。在生活中這樣的事例不在少數。表麵看上去,很多失敗都源於偶然,但其中卻包含了失敗的必然性,因為每個人都會有這樣一個弱點:過於重視某件事情,就會產生緊張的心理狀態;緊張就會導致心跳加快、注意力不集中、動作變形等一係列不良反應。很多人在關鍵時刻“掉鏈子”,心理緊張是關鍵因素之一。

實驗聯想:

張師傅是一名雜技演員,他的拿手好戲就是腳耍大缸,對這門技藝他可謂是駕輕就熟。在退役表演的那天,他邀請所有的親朋好友全來觀看自己的告別演出。然而,當人們為他高超的技術拍手叫好的時候,他卻“馬失前蹄”了:因一腳頂偏,他被重重的大缸當場砸得不省人事。事後別人問他:

“您的技藝這麼精湛,怎麼會發生意外呢?”張師傅回答說:“那天,我一門心思想著是我的告別演出,一定要演好才不愧對那些來捧我場的親朋好友,但就是因為總想這些讓我在表演時分了神,就出事了。”不論做什麼事情,我們都不能保證絕對成功,既然如此,我們在做某件事之前一定要做好失敗的心理準備。例如,買彩票,大家都非常清楚能中獎的人屈指可數,我們大可不必那麼在意買彩未中的結果。那麼,我們每一次在下注的時候,就一定要做好不中的心理準備。這樣我們就不會產生過高的期望,我們才能坦然麵對一切結果,才能更坦然地迎接成功的到來。

測測你自己:你是容易受人影響的人嗎

人雲亦雲,隨大流,都是受他人影響的典型表現。你容易受別人的影響嗎?

請使用下列四個條件畫一幅畫:①行人②樹木③池塘④房子。

A.人比樹木、房子大。

B.人比房子小,但比樹木大。

C.房子、樹木都大,但人小。

D.人的大小不屬於ABC的情況。

測試結果:

選A:你容易受溫和的異性影響,個性強勢的人卻沒那麼容易能影響到你。你是一個富有浪漫氣息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