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2章 孤獨並不可怕(3 / 3)

金是一個機械記憶能力超強的天才。金的總智商約87(±3),然而他的記憶智商約達220。金是一位典型的孤獨症學者,是智障、天才與孤獨症的綜合體。他所擁有的特殊能力領域很廣,但大多與記憶有關。所有人口超過八百萬人的美國城市,金都能告訴你該市有幾號公路經過、哪條鐵路或河流穿過市區或市郊、該市的郵政編碼,如果要看區域電視,應看第幾頻道。但對“你從哪裏來?”“搭飛機還是搭火車”等問題均問東答西,完全無法與之溝通。

當采訪他的記者說來自中國的台灣省彰化縣時,金立刻說:“台灣是中國第一大島,位於中國東南外海,彰化在台灣西部,台中之南。”金的表情就像是小學生在背書。記者又說:“我生於1955年5月8日,有何指教?”金立刻說:“你要在2020年5月8日退休,那一天是星期五。”

有些孤獨症患者有著特殊的音樂才能,如美國的蕾絲莉。她未受過正式的音樂訓練,十多歲時,首次聽到柴可夫斯基(Peter Tchaikovsky,1840-1893)的降B小調第一號鋼琴協奏曲,她毫不猶豫並且流暢地在鋼琴上彈出。

她可以用鋼琴彈出任何她聽過的音樂,無論它有多長或多複雜,而且可以記住長達一年之久。然而她不能握住刀叉、湯匙或碗筷吃飯,缺乏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當你對她說話時她不能重複你的語句,連鸚鵡式的模仿都有困難。

日本的孤獨症患者山村則有美術方麵的特殊才能。他的智商介於48到53之間,直到14歲才會叫“媽媽”。山村進入特殊班後,他的老師很快就發現他畫蒼蠅與蝴蝶的技巧與他的智力極不相稱。他對人沒什麼興趣,在教室中他不幹擾別人,也從未與他人建立任何人際關係,畫人時經常漏畫手指,或以單一線條當作腳,但對於小動物及昆蟲卻有特殊興趣。山村上學隻做兩件事:追蹤、觀察小動物與昆蟲,然後畫它。山村在接受了有計劃的繪畫教育後表現出特殊的繪畫才能,成為一名動物與昆蟲畫家。

當然,並不是每一個孤獨症患者都有特殊的才能。據調查,70%的孤獨症兒童伴有智力障礙,20%多智力正常,5%~10%的孤獨症兒童在某些方麵有著超常的智力。

小結

“流落於此,不知是幸還是不幸,幸的是活下來了,不幸的是這個世界隻有我一個。”——魯濱遜

其實孤島生存的故事在其他小說中也發生過不少,如金庸筆下,瑛姑的泥潭居、小龍女的水簾洞、張無忌的冰島生涯等,這些武林高手都曾經曆隔離人世的生活。但不一樣的是,這些人都身懷絕技,不食人煙,隻因愛或恨,才逃離人世。而魯濱遜,是一個普普通通的小人物,一場船難顛覆了他的生活,改變了他的全部世界。他沒有愛恨情仇,他隻要生活。

魯濱遜是一個懂得計劃曉得過日子的人。孤島生存26年,他每天都過得很充實,把一個人的生活過得有滋有味風生水起。他造了兩所精致又實用的房子,還詼諧地稱自己是富翁,擁有一座海邊大房,一座鄉間別墅。在孤島生活的第23個年頭,他靠智慧和勇氣,從野人手中救出了星期五,也贏得了一位忠實的朋友與仆人。他無師自通學會了很多本領,打獵、種植、編柳筐、燒陶罐、釀葡萄酒、圈養山羊、馴養家禽、造獨木舟……在這孤獨的生活中,他的創造力達到了頂峰。

我們不得不佩服魯濱遜,因為他--有顆勇敢的心。他的勇敢在於超越了孤獨,認真而精彩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