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糧集團戰略部副總監兼品牌管理部總經理李明華,是2006年中糧集團換標的主要“牽頭人”。他在《企業忠良》雜誌上就中糧新司徽撰文,表達了中糧的品牌定位與企業轉型等想法。現轉錄於此,有刪改。
司徽:公司戰略和文化的視覺化表現
第一,中糧的戰略方向正處於轉型。經過十幾年的努力,中糧已經發生了深刻的變化。從行業來說,從糧油食品擴展到了地產酒店、金融服務、生化能源。從公司性質來說,從單一的外貿代理公司逐步轉型為以產業經營為基礎的全新公司。從公司競爭力來說,相對於過去的壟斷型企業,中糧的市場化水平大大提升。特別是“自然之源,重塑你我”被確立為中糧品牌的核心內涵後,這8個字對中糧的戰略方向、管理風格、管理架構和公司文化都已產生深遠的影響。
第二,集團文化整合迫在眉睫。過去兩年,中土畜、中穀和深寶恒、新疆屯河、華潤酒精等公司和業務先後加入中糧大家庭,為中糧的業務和文化注入了新鮮血液。與業務整合相伴隨的一個挑戰就是文化的整合。集團亟須集采眾長,推陳出新,塑造“大中糧,無邊界”的新型公司文化,用包容性和輻射力更強的全新中糧文化來統一全體中糧人的思想和步調。
第三,“中糧”這個公司品牌(母品牌)不能給旗下的產品品牌(子品牌)提供強有力的支持,需要盡快進行品牌重塑。集團很多業務,或行業競爭越來越激烈,或行業進入成熟期,發展乏力,都需要母品牌為子品牌提供更強大的後盾和保證。
但是,兩方麵的因素極大地限製了“中糧”這個母品牌的作用。首先,由於在集團從貿易向產業轉型過程中,集團層麵沒有對整個公司的品牌策略進行特別係統的規劃,且集團對品牌的管理職能長期分散在多個部門,管理力度不夠,導致母品牌與子品牌嚴重脫節。喝“長城”葡萄酒的人,不知道這是中糧的產品;對中糧有所了解的人,不知道中糧下麵有哪些產品品牌。
其次,由於集團一直對“中糧”這個公司品牌進行明確的定位和規劃,公司品牌的推廣也沒有做太多的投入,導致“中糧”品牌的老化傾向越來越明顯。表現之一,“中糧”在公眾中的知名度不夠高,可能在傳統的外貿和糧油食品行業,在北京地區,中糧還有較高的知名度和影響力,但對於更大範圍的普通消費者,很多人都不知道“中糧”是何方神聖。表現之二,知道“中糧”的人,相當一部分對中糧的了解和印象還停留在過去,比如,認為中糧是一家外貿公司啦,還在靠壟斷性業務吃飯啦,仍然是一家效率比較低下的“國企”啦。公眾對中糧十幾年來的轉型了解不多,“中糧”這個公司品牌引發的評價和聯想不夠正麵、積極,“中糧”品牌的美譽度不高。
在這種情況下,“中糧”這個母品牌不僅不能給予旗下的產品品牌提供應有的正向支持,對“長城”葡萄酒、“金帝”巧克力這樣的知名品牌來說,可能還會帶來某種程度的“拖累”。
正是在這樣的大背景下,集團把品牌整合提上了工作日程。
中糧集團品牌重塑的主要任務
一是,建立集團品牌管理的指導思路、管理體係(規範與流程)和品牌框架。
二是,建立完善的CI係統,包括MI、BI、VI三個子係統。
三是,通過係統、一致、有效的品牌推廣,盡快提高“中糧”的知名度和美譽度,提升其品牌價值。
四是,加強集團層麵對產品品牌的協調和監管,整合集團品牌相關資源,強化母品牌與子品牌的協同效應。
前兩項是比較基礎性的工作,其中第一項工作已經有了雛形,集團的品牌管理規範與流程近期已下發施行。第二項工作中的重頭是VI(企業視覺識別),即公司主標識(司徽)的基礎設計與應用。
總之,中糧的新司徽是中糧新的戰略和文化的一種視覺化表現。
司徽:人與自然和諧關係的促進者
企業的品牌定位,簡而言之,就是企業在市場上為自己樹立的鮮明的形象,這個形象既要有別於競爭對手,又要符合潛在消費者的需求,能夠打動消費者。對一個企業進行品牌定位,通常從五個方麵來思考:1.企業有什麼(企業所擁有的資源與能力);2.做什麼(企業所提供的產品與服務);3.如何做(企業所特有的技術與方法);4.你是誰(企業裏有怎樣的一群人,信奉怎樣的價值觀);5.為何而做(企業的使命與理想)。相對而言,前三者是從比較“物質”的層麵來進行品牌定位,後兩者則偏重“精神”層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