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其實就是失去秩序的結果。心理學家在研究犯罪心理學的時候,注意到一個例子:
紐約曾是世界上犯罪率最高的城市之一,槍殺、搶劫隨時隨地都有可能發生。即便是在大白天,也有人敢公然搶劫。
這樣一個城市,卻在近幾年內徹底改觀。紐約是如何做到的呢?答案是紐約市政府運用了心理學上的“破窗效應”理論,首先改善大環境,使罪犯們不再容易犯罪,再加大對犯罪行為的打擊力度,令秩序回歸。
“看來任何罪惡都不是無藥可救的啊。”心理學家正暗自感慨,門鈴被按響了,進來一位年紀大約十五六歲的少年。
“請坐。”心理學家示意少年坐到自己對麵。
“我是昨天和您約好的那個人。”少年有些羞澀。
心理學家翻開記錄簿:“茂傑,你好,有什麼可以幫到你的嗎?”
“我……我剛從少年管教所裏出來。”茂傑的話讓心理學家大吃一驚,他想象不出眼前這個靦腆的少年居然會做出違法的事情來。
“既然已經過去了,為什麼還要找我呢?”心理學家不明白他找自己的目的是什麼。
少年痛苦地抬起頭:“雖然這次我被釋放了,但我害怕管不住自己,害怕再次進去,那樣我這輩子就毀了。”
心理學大揭秘
這位少年擔憂自己會忍不住再次犯罪,這樣的心態其實是可以理解的。因為青少年的心性還很不穩定,如果這個少年總和一些壞朋友在一起,受他們影響,想不再次犯罪都難。就好像他看到很多人紛紛去摘花園裏的花時,自己也有上前采摘的衝動。這就是“破窗效應”。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我們經常會發現類似的情況:桌上的財物,敞開的大門,可能使本無貪念的人心生貪念。有些人犯了錯誤,通常會這樣為自己辯解——××就是這樣幹的!
從人與環境的關係這個角度看,生活中發生的許多事情正是由於環境暗示和誘導作用的結果。青少年抵禦能力差,如果他們總是置身於不良的環境中,免不了做出壞事。
狄德羅曾這樣給“人”下定義:“人是一種力量和軟弱、光明和盲目、渺小和偉大的複合體。”這並不是責難人,而是給人下定義。
確實,人也有陰暗的一麵,隻有消除這種心理,陽光才能真正照進我們的心田。對於少年來說,早日回家,回歸到正常的生活中去,這種擔憂自然就能消除。
04 禁果效應:為什麼越禁止越想得到
遇見未知的自己
越是禁止的東西,我越想得到手;越不讓看的東西,我越想看……總覺得隻要是禁止的東西就會神秘而刺激,如果把它公開出來,我可能就會對其失去興趣。是不是我太叛逆了?
生活情景再現
一天下班後,郭經理和同事去酒吧喝酒,看到隔壁一桌的幾個年輕人手裏拿著幾張撲克牌,個個閉著眼睛,神情緊張。
“他們在幹什麼?”郭經理很好奇。
同事看了一眼,說:“在玩‘天黑請閉眼’的殺人遊戲。”
“殺人遊戲?”郭經理不明白。
“就是一種心理遊戲,猜測誰是殺手,許多年輕人喜歡玩。”同事說道。
郭經理看到那幾個年輕人各自舉例說明自己不是殺手,玩得興致勃勃。郭經理上前問他們:“酒吧這麼吵,為什麼不找個安靜的地方玩呢?”
“本來也沒想玩,但那次在教室裏玩,老師發現後便禁止我們玩這種遊戲,說不健康,他這麼一說,我們反而更想玩了。既然不讓在教室玩,隻能來這裏玩了,而且,這裏人多,玩起來更刺激。”
一個年輕人說完後,便投入到遊戲中了。郭經理看了一會兒,發現“殺人遊戲”也不是特別有趣,四十多歲的他暗自疑惑:難道我真的老了,對現在年輕人喜歡的東西都提不起興趣了?
心理學大揭秘
在生活中常常會遇到這樣的情況:你越想把一些事情或信息隱瞞住不讓別人知道,越會引來他人更大的興趣和關注。人們對你隱瞞的東西充滿好奇和窺探的欲望,甚至千方百計通過別的渠道試圖獲得這些信息,這一現象被稱作“禁果效應”。
禁果效應也叫作“羅密歐與朱麗葉效應”,越是禁止的東西,人們越想得到手,這與人們的好奇心與逆反心理有關。有一句諺語——禁果格外甜——就是這個道理。
我們常說的“吊胃口”和“賣關子”,就是因為人們對信息的完整傳達有著一種期待心理,一旦關鍵信息在接受者心裏形成了接受空白,這種空白就會對被遮蔽的信息產生強烈的召喚。
這種“期待—召喚”結構就是禁果效應存在的心理基礎。殺人遊戲就是很好地利用了禁果效應。
因為人們不知道誰是殺手,所以對這個答案十分好奇,互相猜測,還可以互相誣陷,這都使得這個遊戲引人入勝。而老師的禁止,更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讓這幾個年輕人充滿期待,於是越不讓他們玩,他們越偏要玩,這就是禁果效應。
本來一個平常的事物,如果遮遮掩掩,就會大大吊起人們的胃口,使得人們非要弄個明白,否則這種好奇心就會一直折磨人們的心靈。
這也難怪這群年輕人不願意回家,隻想在酒吧裏玩在郭經理看來沒有什麼樂趣的遊戲了。
05 投射效應:我會“以己推人”嗎
遇見未知的自己
我傾向於按照自己是什麼樣的人來知覺他人,而不是按照被觀察者的真實情況進行知覺,也就是“以己推人”。但現在我發現這其實是一種相當嚴重的認知心理偏差,我該如何辯證地對待別人和自己呢?
生活情景再現
在心理學家看來,武則天在當上皇帝之前,為了給自己的仕途鋪路,她的雙手沾滿了鮮血。在權欲頂峰的人,總覺得自己是眾矢之的,所以,武則天的猜忌心很重,她時刻提防著害她的人,甚至一些無心害她的人也被她除去。寧肯錯殺一千,也不放過一個,也許就是她當時的想法吧。
有的人可能就會奇怪了:“為什麼武則天會覺得總有人要害她,她是不是得了被害妄想症?”
其實,人們常會以己度人,將自己的感情、意誌等投射到他人身上。武則天雖然也算是一位英明的君主,但她無法承認和尊重差異,更不會多角度、全方位地認識他人。這令她犯了不少錯誤。
但有時候,人們對別人的猜測也是正確的。武則天後來起用了許多賢人,也是因為她看重這些人身上的優點,她和這些人惺惺相惜,為其孫唐玄宗的開元之治打下了基礎。
心理學大揭秘
武則天以己度人的種種表現,用心理學術語說就是投射效應,即當人們不知道別人的情況(如個性、好惡、欲望、觀念、情緒等)時,就往往主觀地認為別人有與自己相同的特性。也就是說,人們總是喜歡假設別人與自己有某些相同的傾向,喜歡認為自己具有的某些特點別人也具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