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識字憂患始
絕學無憂。
是以聖人欲不欲,不貴難得之貨;學不學,複眾人之所過,以輔萬物之自然而不敢為。
這裏說的話,其實是承上一篇而來,言辭之間,體現著老子一貫的深刻與決絕。因為為學一事確實存在著許多讓人不能一言道斷的情況。譬如,一個人知見的增益,往往會給自己帶來無窮的煩惱。你看那些小孩,無知無欲,天真到聽到一陣風吹過都可以樂上半天。但一待背上書包,好日子就算到頭了。塾師的戒尺不說,光一大堆“子曰詩雲”就可以把他們徹底打懵,裏麵的意思都是在說西風吹落葉、浮雲遮望眼,我的天!這可真落實了“人生識字憂患始”的古話。不僅如此,為學與知見的增益還啟人詐偽,讓人越來越脫離本性與天然,變得猶疑複雜起來,不僅對世界,對他人,就是對自己也每常如此,這是最要命也最讓人感到無奈的事情。禪宗中的高僧對人自詡別無德能,不過吃了睡、睡了吃而已,一般人乍聽之下,覺得可氣又可笑。回家一想,可不,自己還真不能夠做到。因為打從心中有了天地君親師,有了學養與識見,自己就難免想法多多了,此時對事臨人,是依禮而從俗,還是越製而任性,每每盤桓在心,拋撇不去,真所謂千念集夜,萬感盈朝,快樂無多,而憂患方殷。更有甚者,欲念多到無休無止,就開始迷失了本性,離開道心與道體就更遠啦。結果是,天文地理懂得越多,心中的溝壑就剌得越深。大道坦易,容一切人過去,他連自己都過不去,這不就亂了自己的心性,壞了自己的日子嗎?所以,老子會說:“為學日益,為道日損。”(第48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