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伸手是靈與肉的將觸未觸,一回頭是物與人的方生方死。愚魯者譏笑,你這樣的孤芳自賞,累不累?他聽了默無一言,隻是表情更癡
了一些,眼裏滿是慈忍,透著悲憫。該怎麼向人說呢?或許不止是愚魯之輩不明白,在這種靜思與發呆中,多少人導正了心靈世界的傾危,並一次次在崩潰的邊崖,為自己找回了生命的平衡。
思之深者,外在看去大多就是“呆定”的。其實,此時他的情感反應是“靜定”的,他的心裏更可以用“淡定”一詞來形容。想一想今天的社會,看一看你周圍人的生活,有多少人擁有這樣的“靜定”與“淡定”?我們忙啊,急啊,不趕趟啊。如果想就此省下時間用來進道也就罷了,可省下的時間大多仍被我們用去奔忙趕趟了,或是為名,或是求利,總之為各人的勝業,難以一下子提清。
看到這些,活到今天,人群中的老子應該是更加沉默了。他若有所失,不知道怎麼做。但,他一定仍在那裏。
原文:唯之與阿,相去幾何?美之與惡,相去若何?人之所畏,不可不畏。荒兮,其未央哉!眾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我獨泊兮,其未兆,如嬰兒之未孩;兮,若無所歸。眾人皆有餘,而我獨若遺。我愚人之心也哉!沌沌兮!俗人昭昭,我獨昏昏。俗人察察,我獨悶悶。澹兮其若海,兮若無止。眾人皆有以,而我獨頑且鄙。我獨異於人,而貴食母。(第20章)
注釋:唯,恭敬的答應聲;阿,怠慢的答應聲。聲音的高低表示了等差的區別。美之與惡:“美”,王弼本作“善”,傅奕本作“美”,簡本及帛書甲本同,故據改。人之所畏,不可不畏:帛書本作“人之所畏,亦不可以不畏人。”荒兮:廣漠的樣子;未央:無盡的意思,此處指人的精神世界深廣無涯。太牢:古代帝王諸侯用牛羊豕三牲祭祀稱太牢。泊:淡泊,恬靜;兆,朕兆,跡象。孩:與“咳”同。《說文》:“咳,小兒笑也”。傅奕本、範應元本“孩”即作“咳”。:即、磊磊、硌硌、落落,皆雙聲近義詞,謂落落不群,無所依傍。有餘:河上公說:“眾人餘財以為奢,餘智以為詐”;遺:不足的意思;愚人:指淳樸敦厚之人。昭昭:明白貌;昏昏:暗昧的樣子。察察:明辨貌;悶悶:此處亦昏昧之意。澹:澹泊,沉靜;,高風,形容形無所係。以:用,此處指有為。頑:愚頑;鄙:呆笨。食母:河上公注:“食,用也。母,道也。”喻指返道崇本。
今譯:應諾和嗬斥,相差多少?美和醜又相差好多?眾人所畏懼的,我也不能不有所畏懼。精神世界之深廣啊,好像沒有涯際!眾人都興高采烈,如參加豐盛的筵席,又如春天裏登台望景。我卻獨自淡然靜處啊,沒什麼動靜,像足了一個不知嘻笑的嬰兒;落落不群啊,好像沒有歸屬。眾人的財智都有多餘,唯獨我好像不夠。我真是懷著一顆愚人的心啊,渾渾沌沌!世人都明白得很,唯獨我暗暗昧昧。世人都精明得很,唯獨我無所計較。安靜啊,好像深沉的大海;飄舉啊,好像沒有止境。眾人都有為,唯獨我愚頑而笨拙。我不同於這世人其他人,我以能增進道的修養為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