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昏來臨,四下裏被恬靜的氣息籠罩,原本靜謐的村野逐漸被蛙聲蟲鳴充斥,山溝裏亮起星星點點燈盞,隨著人們的一天疲憊漸漸落進祥和當中。
啃了幾口饅頭,高峰揣著兩根水煮玉米棒子就出了門。天色已經不早,正事當然是明天再做,但在此之前,必須好好考察一下周邊環境,等明天套來了第一桶金,那也得使對地方。喵喵尒説
趁著夜幕降臨前的微光,林崗村四周已經跑了個遍,隴間巷陌也正如記憶中的那副模樣。吃完最後的棒子,高峰把玉米梗隨手丟到田間,一聲歎息之後,心情似乎並不太好。
誰能想到這個翹著二郎腿乘涼的小夥子,腦子裏操著縣委書記的心。這一通跑完之後,村子周圍確實找不出任何讓人眼前一亮的特色,看來窮不是沒道理的。
林崗村,或者說是整個酣縣,產業結構太偏科了。
這地方並不像山大溝深的西南,交通這方麵倒還說得過去,而且本村臨近縣城,十幾裏大馬路頂多隻要步行一個小時。
在高峰的記憶裏,酣縣周邊大小鄉鎮他都去過,不過無論從地形還是作物來講,也都是大同小異的樣子。而這片土地隻留下一個字的印象,那就是‘荒’。
這所謂的荒,倒也不是土地貧瘠,在村民們的精耕細作之下,隻要不碰上什麼災年,農作物也都長勢良好。
之所以一眼望去會給人一種‘缺氧’的空洞感,不僅在於這青黃不接的九月,更因為本地農作物全是以精糧為主,這就代表著土地的休耕期。
酣縣這種農業縣城算是胡林市的主要糧食產區,所以滿地可見的都是旱稻、大豆、高粱、玉米…偶爾有岔開時節耕作,也種的是土豆或者紅薯。
這又不像瓜果蔬菜,一年四時總需要打理,熟成時間也快,每隔數月都有一茬收成。就算是一年一熟的果園子,至少望上去也不會感到荒蕪。
其實看著荒不荒也都無所謂,主要是糧食這玩意兒,實在沒啥操作餘地。與一些發揮空間較大的經濟作物不同,縣糧站必須宏觀把控糧食的收購,這方麵的規定很死板,全都是按照地方標準明碼給價,別說是高峰,就算財神爺來了也沒地方施展。
想到這兒,高峰垂頭喪氣地往家走,看來地利優勢可能是指望不上了。按照原本計劃,在這種產量冗餘的農業村鎮,第一桶金最適合做投資的就是食品加工,但身在產糧區的腹地,糧品這東西確實缺少競爭力,對手還賊多。
至於開荒式地發展什麼輕工業或者服務業,自己那點起步資金又完全不足。看來這開局投資計劃,還是得從長計議。
晃悠半天,高峰口幹舌燥之際,又轉頭回到村頭那口壓水井。
痛飲了兩口清爽甘冽的泉水,渾身一陣神清氣爽,奔波疲憊消除了許多。就在此刻,他像是想到了什麼,忽然將目光投在水井上,腦中瘋狂搜索著關於本地的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