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口井應該是連接著後山的楊家溝,而那楊家溝地勢狹窄,並不適合大規模農業生產,常住人口也少得可憐,唯一出名的就是一汪清泉。
被村民們稱作‘龍溪’的出山醴泉,甘甜凜冽,四季不休,這悠悠的一小股子流水,總像是縈繞著某種脫俗的仙氣,每喝一口都心底透亮。
但它總歸還是太細小了,根本不值得鑿通堰渠,更無法滿足農業灌溉,於是也隻有離得近的村民們偶爾去打水飲用。等這股清泉流到林崗村,便早已滲透地底不見蹤影。
高峰沉思著,又伸手品嚐了兩口泉水,心頭忽然冒出一個想法!
“老天爺保佑,希望我猜得沒錯…”
次日一早,天色尚且蒙蒙亮,雞鳴四起時分,本該前往胡家提親的高峰,忽然消失在村頭岔路口。
循著記憶走了七八裏山路,目光微微一抬,越過稀薄的山勿,楊家溝稀稀落落的民房逐漸映入眼簾,此時已有三五鄉民扛著鋤頭出門,高峰趕緊笑臉迎上去攀談幾句。
除了詢問‘龍溪’的具體源頭之外,他還有意無意地打聽了本村老人小孩的身體狀況,以及溪水的使用情況等等。
雖然這些問題顯得有些風馬牛不相及,不過高峰心中的猜測愈發確定。
這條溪流發源於後山明洞崖,應該是屬於岩層滲透的礦泉,這說明水中可能會有足夠的微量元素。而且據村民所說,這水在冬夏兩季的口感完全不同,夏天最好給水缸套上蓋子,否則稍作存放,喝起來就會有股子怪味。至於冬季,說來也怪,存放三個月也不會變味。
果真如此!這條小溪居然是天賜的酒泉!所謂好山出好水,好水釀好酒,指的就是這種絕佳水質!!!
由於水體偏硬,高溫下也無沉澱雜質,首先是適合蒸餾。其次就是水質呈弱酸性,所以才會出現冬夏兩季的口感偏差,雖然並不適合長期直接飲用,卻能與酒曲相得益彰。
而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水源之中原本的微生物含量很少,但它又非常適合微生物發酵繁殖,這簡直就是釀酒的無上佳品!
高峰越想越激動,一路小跑來到溪水旁,這些猜測饒是暫時無法佐證,後續也必須好好做個水質檢測。
因為在這種糧產冗餘的農業縣,釀酒業本就是占盡了天時地利,如今又偶然發現一股天賜的清泉,高峰已然能預料到今後的碩果豐收。
至於酣縣本地酒業,高峰在腦海中確實能找出不少相關記憶,畢竟酒這東西在華夏早就算得上是某種生活必需品,尤其是像這種產糧區。
既然這地方有好幾家釀酒的人,那說明沒有誰家把這玩意兒壟斷。更何況釀酒工藝不是什麼秘密,隻要有人聚居之處,總會有造酒師傅這個行當。隻不過誰能做好,能成為龍頭老大名聲大噪,也全都各憑本事了。
。您提供大神七夏傾寒的崛起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