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才大略——20軍軍長張翼翔中將(2 / 3)

11月23日是西方人的“感恩節”。對於西方人來說,如果在這一天戰死,是無法升入天堂的。因而,戰場上的大部分美國士兵都不願意在這一天打仗。考慮到這一因素,總司令麥克阿瑟將他的“聖誕節攻勢”發動的日子選在了11月24日。就在感恩節這一天,當麵之敵躊躇滿誌地舉行盛大的宴會,所有的人都盡情地品嚐著豐盛的晚餐和美味的香檳酒,濃烈的雪茄煙霧四處彌漫,到處都洋溢著節日的歡樂,似乎勝利即將到來。在用帳篷搭就的軍營裏,美軍士兵們也按照傳統的習慣享用了一頓豐盛的美味佳肴,包括雞尾酒、夾餡橄欖、烤小公火雞加酸果醬、紅薯、水果沙拉、水果蛋糕、肉餡餅和咖啡。節日歡快的氣氛使美軍士兵們暫時忘記了死亡的恐怖。

陣地上,“聯合國軍”和南朝鮮軍在狂歡不已,同時,也已擺開了攻擊的陣勢:美第3師第65團和南朝鮮軍第3師第26團位於橫川裏、社倉裏地區;美陸戰1師第7、第5兩團位於柳潭裏、新興裏(位於柳潭裏南)、下碣隅裏地區,師指揮部和第1團分別位於下碣隅裏以南的富盛裏和古土裏;美第7師第31團位於元豐裏,第17團由惠山鎮沿鴨綠江西進;南朝鮮軍第3師主力位於端川以北白岩,南朝鮮軍首都師位於清津。

11月24日,狂歡過後的美軍開始發動進攻了。上午10時,美軍第8集團軍在西線戰場的6個師開始向鴨綠江方向進攻。同時,彭德懷司令員致電第9兵團,正式下達了在東線發起第二次戰役的命令。當時,第9兵團司令部設在距柳潭裏北僅有16公裏的蛇陽地山。

張翼翔在進行了簡單的臨戰動員後,要求第59師第176團、第89師第267團分別進至長津湖和柳潭裏地區,具體位置在柳潭裏以西以南地區。張翼翔對各師的任務部署是:第59師切斷下碣隅裏至柳潭裏的道路,從柳潭裏迂回南進,準備對德洞山口和柳潭裏南側的陸戰第7團陣地實施攻擊;第58師承擔在28日夜進攻下碣隅裏美軍的任務;第60師承擔在古土裏附近切斷古土裏至下碣隅裏的道路的任務,攻擊位置在古土裏北側。

為了防備美陸戰1師在占領柳潭裏之後,可能向西進犯南興洞,或向北進窺德實裏,張翼翔製定了更為詳細的作戰方案:如果敵人占領柳潭裏後西犯時,則誘敵深入至南興洞以東地區,集中第58師、第59師、第89師等3個師殲敵先頭一個團;在敵人占領柳潭裏後向德實裏方向前進時,則誘敵至德實裏以南馬登裏附近,集中主要兵力殲敵先頭一個團;如敵在舊鎮沿公路北進時,則集中全力殲滅至德實裏東南新興洞之敵先頭一個團。

在張翼翔指揮第20軍加緊作戰部署的同時,彭德清軍長指揮第27軍主力隱蔽地進入柳潭裏、新興裏以北地區,做好了進攻準備。第79師由彭德清親自率領進入到位於柳潭裏北側的攻擊位置。第80師承擔進攻長津湖東側新興裏的美步兵第7師環形陣地的任務。第9兵團還命令第26軍主力作為兵團預備隊,於26日開始由厚昌地區向戰場靠近,開往長津湖東南地區。

長津湖畔的空氣驟然緊張,血戰的帷幕正徐徐拉開。

2. 柳潭裏圍殲戰正式打響,對敵人形成關門打狗之勢。敵人數次反撲都未能奏效,美軍陸戰1師師長史密斯清楚地知道,他不得不開始撤退了。

美陸戰1師是以強悍、敢戰而聞名於世的。

陸戰1師最早的前身是組建於1775年的海軍陸戰隊第1連,是陸戰隊中曆史最為悠久的部隊,該師所屬的第1陸戰團,曾參加過侵略中國的八國聯軍。1941年2月,陸戰第1師在美國北卡羅來納州重新組建,是美國海軍陸戰隊中曆史最長、參戰最多的一支“王牌”。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太平洋戰場上表現出色,是曆次登陸戰的開路先鋒,被譽為“美利堅之劍”。因其輝煌戰績與頑強鬥誌在美軍中第一個榮獲以總統名義頒發的“優異部隊”獎。

陸戰1師自稱是美國的驕傲,參加過太平洋戰爭中瓜島和衝繩島最艱苦的戰鬥,與誓死不降拚命作戰的日軍精銳浴血奮戰,而且所向披靡。戰鬥中,曾有陸戰1師的美軍士兵用手緊握手榴彈伸進日軍地堡爆炸,防止日軍手榴彈推出,可見其戰鬥精神非比一般。該師登陸太平洋中的硫磺島,與日軍浴血戰鬥,士兵們終於在折缽山豎起星條旗時,有人說:“折缽山頂升起的那麵旗,意味著海軍陸戰隊名垂青史500年。”

朝鮮戰場上,陸戰1師作為麥克阿瑟手中最可器重的王牌,擔當起仁川登陸急先鋒的重任,贏得了最先在仁川登陸的榮耀。

然而,這支“王牌”的運氣並不好,因為在朝鮮戰場上他碰上了更難對付的第20軍軍長張翼翔。

1950年10月26日,屢戰屢勝的陸戰1師浩蕩北進,推進至黃草嶺時突遭誌願軍第39軍的頑強阻擊。這把“美利堅之劍”與誌願軍血戰13個晝夜,傷亡2700餘人,卻未能北進一步。

在黃草嶺遭受重創,傷亡慘重,陸戰1師從此風光不再。但厄運對陸戰1師來說還隻是剛剛開始,緊接著的長津湖之戰,則注定成了美陸1師的噩夢,他們遇到的對手20軍軍長張翼翔,率領著一支不可思議的部隊,身穿單衣在冰天雪地中向他們撲來,將把雨點般的手榴彈和迫擊炮彈砸在他們頭上。

此時,陸戰1師下轄陸戰第1、5、7團、第11炮兵團以及坦克營和工兵營等支援部隊,總兵力約2.5萬人。輕、重武器齊全,也很先進,還能隨時得到陸戰隊第1航空聯隊的空中支援,該聯隊通常編製為3個中隊72架飛機,最多時達到7個中隊約150架飛機。並由第1航空聯隊派出老資格的飛行軍官作為前進航空火力控製人員隨同地麵部隊行動,召喚及引導空中支援。

在後勤保障方麵,美軍陸戰1師可廣泛采用空運補給方式,空投補給的對象可達到連級(如對防守德洞山的連隊),其傷病員可由空運方式撤退,能極大地減輕突圍部隊的負擔。美軍陸戰1師防寒物資保障充足,冬裝包括防寒帽、厚呢軍裝、毛衣、大衣、毛襪、皮靴和鴨絨睡袋。連隊裝備棉帳篷、火爐等。每班、每輛車除配備小汽油爐外,陣地上還有專門供熱的電爐。由於彈藥、汽油充足,為防止裝備受凍損壞、汽車不能發動,規定隔一段時間射擊一次,汽車發動一次。食品供應也很充足,有肉、豆製成的熟食罐頭、奶製品、蔬菜、水果罐頭。戰地夥食更是令人難以想象的豐盛,真可謂武裝到了牙齒。

相比之下,穿著單薄、暴露野外的誌願軍戰士看著好不容易送上來卻凍成冰的食物卻無法食用。日夜生活於野外,白天防空,晚上作戰,戰士們有米也無法煮熟,偶爾煮熟送上火線均成冰凍,無法破碎,更無法下咽。

由此可見,美軍的防寒能力和後勤保障能力,許多條件是誌願軍根本無法具備的。戰鬥開始以後,20軍因部隊白天黑夜均在野外,且缺乏糧食供應,凍傷人數急劇上升,59師在三天之內就凍傷了2000餘人。

按照麥克阿瑟批準的作戰計劃,東線美軍由陸戰1師師長奧利弗·史密斯擔負主攻任務,首先攻占柳潭裏以西約90公裏的武坪裏,然後向江界繼續挺進。第7步兵師作為助攻,在陸戰1師東側展開,沿長津湖東岸向柳潭裏推進。第3步兵師則負責掩護西翼,並保護後方地區。

11月24日,美軍第8集團軍在西線發起攻擊後,東線美軍陸戰1師師長史密斯下達命令,要求他的部隊於11月27日早晨發起攻擊,以配合第8集團軍的西線作戰。

11月27日淩晨,美軍的攻擊行動開始了。陸戰1師第7團迅速攻占並控製了柳潭裏,位於新興裏、內洞峙地區的第5團西進直取武坪裏,第1團則在下碣隅裏、古土裏和真興裏擔任守備,掩護補給線。至此陸戰1師在長津湖地區全部展開,並完成了總攻準備。

此時,誌願軍9兵團的各部兵力也已抵達長津湖地區。第9兵團20軍、27軍各部隊在向長津湖地區開進途中,部隊嚴格執行隱蔽要求,夜行曉宿,嚴密偽裝,兩個軍約10萬人悄然進入作戰區域,美軍雖然每天都派出飛機對該地區進行空中偵察,卻絲毫沒有發現誌願軍戰士的行動蹤跡。戰後,美軍指揮官了解到誌願軍某師,在幾乎沒有補給、嚴格進行隱蔽偽裝的情況下,竟然創造了連續18天在崎嶇山地平均日行軍30公裏的速度,連連感歎這是難以想象的“奇跡”!

11月25日,誌願軍西線部隊已開始反擊,而東線的第9兵團為何沒有按時發起反擊呢?

按照誌願軍總部的命令,總攻時間定為11月25日,第9兵團司令員宋時輪致電彭總,要求將原定的東線反擊時間推遲兩天,主要原因是,9兵團部隊由於入朝倉促,戰前準備極不充分,入朝之後又由於美軍的大規模轟炸和空襲,後勤補給極其困難,糧食、被服、彈藥等物資無法運到部隊手裏,而長津湖地區人煙稀少,根本無法就地解決食宿,部隊隻好在雪地露營,加上糧食被服均嚴重不足,出現了大量因凍餓而產生的減員,9兵團的戰役反擊準備無法在25日按時完成。彭總同意了第9兵團的意見。

針對敵人的兵力分布,第9兵團司令員宋時輪決定:27日黃昏向東線敵軍發起攻擊,首先殲滅美陸戰1師兩個團於柳潭裏、新興裏(位於柳潭裏南)、下碣隅裏之間地區;得手後再殲滅美步兵第7師第31團和美陸戰1師增援部隊。

隨著夜幕的降臨,誌願軍對柳潭裏之敵的攻擊就要開始了,參與攻擊行動的是第9兵團一支強大的兵力,整整兩個主力師——第20軍59師和第27軍79師,都是華東野戰軍的精銳部隊,他們在以往的國內戰爭中,都曾取得過輝煌的戰績。

第20軍軍長張翼翔麾下第59師,是一支有著光榮曆史的隊伍。59師的前身是1939年由老6團留下的部分戰士與江南地方武裝組建的江南抗日義勇軍東路司令部,後改編為江南抗日救國軍東路指揮部,1947年改編為華東野戰軍第1縱隊2師,1949年2月改稱中國人民解放軍第20軍59師。該師是新四軍老部隊,部隊基礎好,戰鬥力強,是三野主力師。該師的師長戴克林,是一名16歲就參加紅軍的老戰士,參加過舉世聞名的二萬五千裏長征,是名副其實的紅小鬼出身。到達陝北之後,進入延安抗日軍政大學學習,革命的熔爐把他鍛煉得能文能武。在將近20年的戰鬥生涯中多次負傷,從頭到腳,全身共有7處大的傷痕,是個響當當的硬漢子。在他的帶領下,59師也被鍛煉成了一支能打硬仗、經得起考驗的部隊。

該師下轄的175團,是新四軍比較老的主力團隊,部隊作風勇猛,長於野戰,是蘇中軍區的四大主力團之一,江南人民稱之為江陰老虎,是軍、師主力團。該師的另外兩個團,即176團、177團,基礎好,戰鬥力強,也是師裏的主力團。

為徹底打擊當麵之敵的囂張氣焰,宋時輪 9兵團各軍,要冒著零下30多攝氏度的嚴寒,神不知鬼不覺地機動到預定區域,於11月27日夜突然發起攻擊,力爭將陸戰1師2萬餘人,分割包圍在長津湖東、西、南三個孤立的點上。

11月27日黃昏,總攻的時間到了。這一天整個東線戰區普降大雪,導致氣溫急劇下降,最低已達到零下30度,雪花夾雜在狂嘯的寒風中漫天飛舞,抽打在人的臉上,使人的皮膚變得僵硬麻木。18時30分左右,天空漸漸黑了下來,長津湖周圍萬籟俱寂,隨著第9兵團部的一聲令下,各參戰部隊奮勇出擊,按照預定的作戰方案向敵人發起攻擊。

在嘹亮的衝鋒號中,張翼翔指揮下的20軍官兵從雪地裏一躍而起,向毫無防備的陸戰1師發起了勇猛的衝擊。雙方打得難解難分,傷亡異常慘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