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才大略——20軍軍長張翼翔中將(3 / 3)

20軍各師行動迅速,第89師從柳潭裏西北方,利用夜晚黑暗做掩護,沿著山路接近美軍陣地;第59師向柳潭裏南麵的南山和德洞山口實施迂回,準備切斷可能從柳潭裏潰逃的敵軍退路;第60師從西側實施進攻,占領了富盛裏、小民泰裏一線,切斷了下碣隅裏敵人的南逃退路;第58師進至上坪裏地區,從東南西三個方向包圍了下碣隅裏之敵。

美軍遭到誌願軍猛烈的攻擊後,為了打破被分割的狀態,溝通起各部之間的聯係,奪回失去的陣地和主動權,從28日拂曉開始組織力量反擊,集中兵力連續不斷地向誌願軍的陣地發起攻擊。下碣隅裏和柳潭裏之敵從東西兩側攻擊第59師堅守的死鷹嶺、西興裏陣地;古土裏之敵攻擊第60師小民泰裏、富盛裏一線陣地。

經過兩天的激戰,誌願軍第9兵團進一步查明,當麵的東線敵人比原先估計的數量多出一倍。

為了集中兵力各個殲滅敵人,第9兵團司令員宋時輪決定,改變原來的作戰計劃,放棄先打美軍陸戰1師的想法,首先集中絕對優勢兵力殲滅新興裏之敵,爾後再轉移兵力逐個消滅柳潭裏、下碣隅裏之敵。

新興裏戰鬥曆時五天五夜,彭德清率領的第27軍取得了重大勝利,美軍步兵第7師31團、32團1營和炮兵第57營,幾乎被27軍全部殲滅。接下來,就要重點消滅柳潭裏、下碣隅裏之敵。

柳潭裏,位於長津湖以西約10公裏,坐落在一個由五座山峰環抱的山間盆地上,這五座山峰按照其與柳潭裏的位置關係依次被稱為北山、西北山、西南山、南山和東南山,長津湖從北山和東南山之間延伸到柳潭裏。而在柳潭裏周圍,除了這五座山峰外,還有大片連綿起伏的山地,這些山地則以其海拔高度被分別命名為1271、1282、1240、1276高地。

此時,美軍在柳潭裏的部隊共有陸戰5團3個營、陸戰7團2個營又1個連,第11炮兵團的2個營又2個連。其中,陸戰7團將柳潭裏地區全部兵力的一大半10個步兵連,環繞柳潭裏建立起環形防線,在柳潭裏東南地區開設炮兵陣地,將第11炮兵團第1、第4營和第3營的兩個連共8個炮兵連合編為炮兵群,火炮炮口全部指向敵人認為威脅最大的西方和西南方。

11月27日晚,在一陣密集炮火轟擊之後,張翼翔指揮20軍59師和27軍79師的部隊,冒著冬夜刺骨的寒風,同時向柳潭裏美軍發起了總攻。擅長穿插的59師,發揚優良傳統和作風,迂回到柳潭裏以南,準備切斷柳潭裏美軍南逃的退路。同時,以攻堅見長的79師則同時展開3個團從北向南攻擊柳潭裏。

戰鬥開始後,敵我雙方打得異常激烈,79師取得了一些進展,從北麵對柳潭裏之敵形成了巨大壓力,但也付出巨大代價,有約5個營的兵力失去了戰鬥力。而第59師175團在攻奪柳潭裏與死鷹嶺之間的1419高地的戰鬥中,也付出了很大的代價。

1419高地在死鷹嶺的西北方向,靠近柳潭裏,是死鷹嶺地區的一個重要的製高點,緊靠著閑下裏,柳潭裏之敵南撤逃跑時必須經過這裏,總攻戰鬥打響時,必須要把這個高地拿下來。第59師175團2營承擔了這個光榮而艱巨的任務。

該營以4連作為前衛,悄悄地摸到了1419高地的半山腰。衝在前麵的戰士耳邊傳來風雪的呼嘯,中間夾雜著呼嚕呼嚕的打鼾聲,卻看不到人。原來美軍士兵在地上挖了一個淺坑,鑽進睡袋之中正在睡覺。美軍士兵在睡袋上麵鋪了一塊防雨布,已經積了厚厚一層雪,很難被發現。戰士們一腳踩在睡袋上,美國兵被這突如其來的打擾所驚醒,裹著睡袋亂滾亂叫。戰士們就勢把睡袋中的敵人一個個消滅了。轉瞬間,2營順利地占領了1419高地,截斷了柳潭裏敵人南逃的道路。

敵人為了打開南逃的通道,拚死也要奪回1419高地。被到處分割的美軍,動用飛機大炮,開始向4連控製的陣地進行反攻,試圖用鋼鐵攻勢摧垮4連的防守,戰鬥進行得十分激烈。4連的戰士們打退了敵人的一次次進攻,但自身的傷亡也很大,許多戰士的槍打壞了,子彈打光了,手榴彈剩下的也不多了。戰鬥進行到下午,陣地上能夠堅持戰鬥的戰士已經剩下的很少,防守工事也多數被敵人的炮火摧毀,1419陣地被敵人占領。

“白天丟失的陣地,必須在夜間反擊奪回來!”這是第59師師長戴克林下達的命令。軍、師領導決定,派出師預備隊的176團2營5連重新奪回1419高地。

5連連長劉福全迅速調整全連力量,第1排為主攻,從兩側向敵人偷襲,重機槍以火力掩護第l排強攻,第3排擔任警戒,保障全連側後的安全。為了適應雪地環境的自然地貌,他要求所有的戰士反穿棉衣以作偽裝。第1排強攻開始後,全連戰士協調配合,很快攻占了敵人的第一、二道防線。

失去陣地的敵人感到了巨大的威脅,反撲一次比一次猛烈。在5連陣地前的山坡上,橫七豎八地躺著被擊斃的美軍士兵屍體。經過反複的戰鬥,5連的情況也十分危急。

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由於大風把山頭的積雪都刮光了,誌願軍戰士白色的衣服顯得格外的耀眼,加上未能及時地進行偽裝以適應地貌,全連戰士遭到敵人的火力殺傷,減員很大。連長劉福全不幸犧牲。戰士們從犧牲和負傷的同誌身上取下手榴彈,在子彈打光的情況下,僅僅憑借著手榴彈和槍榴彈又打退了敵人的兩次進攻。

當5連正在搶修工事、組織人員收集敵人遺棄的武器彈藥進行補充的時候,敵人憑借主峰和西北側防線的火力掩護,開始拚命地向5連的陣地進行反撲。敵人在密集火力的掩護下,集中了更大的兵力多次反撲,將成排的手榴彈投向5連的陣地。對此,5連的戰士們毫不畏懼,奮不顧身地將手榴彈抓起拋回或踢開,與敵人展開了一場手榴彈戰。

敵人一次又一次的進攻被打退了。

至30日,在爭奪1419高地的戰鬥中,第59師打退了敵人的十幾次進攻。

12月1日拂曉,美軍陸戰7團第1營派出了一個連開始對1419高地發起進攻。經過整整一個上午的戰鬥,第59師176團的戰士們克服種種困難頂住了美軍瘋狂的攻擊。中午,敵人再一次加派了一個連實施進攻。抬眼望去,在1419高地前的山坡上,到處都是美軍士兵黃綠色的野戰軍服,山坡上雜草叢生,給美軍士兵的攀登帶來了很大的方便。天空中,增援的美軍飛機不斷俯衝投彈、掃射,美軍的榴彈炮、迫擊炮也集中火力向著1419高地狂轟濫炸。整個高地變成了一片火海。麵對敵人瘋狂的進攻,誌願軍戰士們不慌不忙,沉著應戰,給敵人以極大的殺傷;但是,由於補充兵力不足,陣地上的戰士們勢單力寡,仗打得越來越吃力。戰至下午16時,守衛陣地的戰士全部犧牲,陣地再次失守。

在此關鍵時刻,第20軍59師師長戴克林迅速組織了175團和176團共5個排的部隊進行反擊。美軍在1419高地上布置了強大的火力,暴雨般的子彈打在誌願軍戰士前麵的雪地上,雪花四處飛濺。戰士們一個個倒下了,在隻剩下兩名戰士的時候,他們兩個仍然繼續往前衝。他倆挖開積雪,做了一個掩體,瞄準敵人射擊,終於堅持到後續部隊到達陣地,175團又奪回了1419高地。

12月2日拂曉,美軍集結了坦克,在飛機的掩護下,以陸戰1師第7團為進攻力量又向1419高地卷土重來。40多架B—25重型轟炸機把成噸的重磅炸彈向高地傾瀉,野馬式戰鬥機則不停地向高地俯衝掃射,美軍的各種火炮也不斷向高地發射炮彈,誌願軍陣地頃刻之間變成了一片火海。在美軍的猛烈攻擊之下,陣地又一次失守了。此後,175團雖然又組織了反擊,但由於敵人的火力太猛,而175團的傷亡較大,難以組織起有效的攻擊。175團組織的最後一次反擊是由2營副教導員和6名戰士進行的,戰至最後,無一人生還。第175團2營的勇士們,在爭奪1419高地的過程,英雄壯舉感人至深、可歌可泣,他們用青春和熱血書寫了人生壯麗的篇章。

在175團2營的精神鼓舞下,第59師其他部隊的進攻取得較大進展,175團於27日當夜占領了1542、1581.2、1419.2、1357.4高地。第177團攻占了新興裏至西興裏一線高地,在死鷹嶺激戰一整夜,於28日淩晨3時攻占主峰1519高地,殲滅美陸戰l師第7團2營一部。第176團在豐流裏地區完成掩護友鄰展開任務後歸建,接替了第175團部分陣地,並占領了1425.5、1408、1229.1高地,先後擊潰敵人五次反擊,鞏固了陣地。戰至當夜,師指揮部已進入黑水洞。至此,第59師控製了西興裏公路及其兩側高地,奪取了戰略要地死鷹嶺,割斷了柳潭裏與下碣隅裏敵人的聯係,構成了對柳潭裏地區的合圍態勢。

至28日黃昏,美軍陸戰1師所屬兵力被分割在柳潭裏、德洞山口、下碣隅裏、古土裏和真興裏等五個孤立的地域,處於非常不利的態勢,美陸戰5團和陸戰7團已經開始做向南撤退的準備。

陸戰1師師長史密斯見情況不妙,便命令柳潭裏的陸戰7團向南攻擊,打通與下碣隅裏的聯係,命令陸戰5團停止執行向西進攻的原定計劃,轉而堅守柳潭裏。但是,由於誌願軍的頑強阻擊,陸戰1師企圖打通古土裏、下碣隅裏與柳潭裏三地之間聯係的努力均未得逞。

鏖戰至11月30日,在誌願軍的強大壓力下,當日下午,美軍第10軍指揮部命令陸戰1師變更原來的突擊部署,兩個團同時向下碣隅裏方向後撤。同時,陸戰1師也下達撤退命令,從即日起,借助強大地空火力的掩護,分頭突圍南撤。

12月1日上午,美軍陸戰5團的3營和1營開始按預定計劃撤退,由此,拉開了美軍失敗之後大逃亡的序幕。

繼柳潭裏美軍開始突圍後,南朝鮮軍隊的首都師和美軍第7師第17團也相繼開始向鹹興後撤,社倉裏的美軍第3師第7團也開始南撤,東線美軍已經開始全線後撤。

12月2日中午,中央軍委電示誌願軍總部及第9兵團:“爭取於今明兩晚基本解決被我包圍之陸戰1師等部最為有利,在未解決戰鬥前,望切實注意加強黃草嶺南北之阻援與阻止突圍之敵力量。”

根據中央軍委和誌願軍總部加緊解決被圍之敵的指示,宋時輪決定投入第9兵團全部兵力,圍追堵截,殲擊長津湖地區之敵。為此,第9兵團重新調整了兵力部署,將張翼翔的20軍59師劃撥給27軍,全力圍殲柳潭裏突圍之敵,20軍58師和60師迅速前出黃草嶺,20軍89師一部警戒社倉裏,主力前出至黃草嶺以南,會同58師和60師阻擊美軍的南逃北援。要求第59師堅守1419高地和死鷹嶺,堅決阻敵南撤。

3. 激戰死鷹嶺,誌願軍在險要的地形和惡劣的天氣中,打退敵人數次瘋狂進攻,戰鬥結束僅剩下60餘名戰士,全部被凍僵在陣地上。

陸戰1師這個驕橫一時的美軍王牌勁旅開始撤退了,該師位置最為突出的柳潭裏部隊率先後撤。陸戰1師根據美第10軍的命令,柳潭裏的兩個團同時而且迅速撤至下碣隅裏,為了保證撤退行動成功,在柳潭裏的陸戰7團和陸戰5團必須先撤,陸戰7團3營首先撤下來,作為攻取後撤出發陣地的主攻部隊,在柳潭裏以南約4公裏處集結。陸戰5團的2營和3營也隨之將防線後撤,既保持戰線完整同時也收縮防線,為後撤行動做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