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威勇士——39軍軍長吳信泉中將02(1 / 3)

“黑人連的官兵們:繳槍不殺,優待俘虜,這是我們人民軍隊一貫的政策。你們趕快投降,我們熱烈歡迎,受傷的我們治療,而且保證你們有飯吃,有衣穿……”

這時,黑人群中走出一個高個子,舉起一張白紙走過來了。白紙上畫著臉上塗得黑黑的美國士兵,舉起雙手投降的姿勢,還寫著全連的人數。此人就是黑人連長斯坦萊。

指揮員們通過英文翻譯,同這個投降的黑人連長展開了對話。最後,黑人連長用英語喊道:“弟兄們,都過來吧!中國軍隊不虐待俘虜,給飯吃,給衣穿,受了傷還給治療。”

黑人連長的喊話,在黑人士兵中間引起了更大的騷動,不一會兒,一隊隊放下武器的黑人士兵從山溝裏走了出來。

誌願軍寬待俘虜,黑人士兵一個個感動得不得了。黑人連裏黑人職務最高的副連長阿愛考烏斯·杜爾夫說了這樣一段話:

“你們中國人民誌願軍對我們黑人連投降後的寬待,是非一般言語所能表達出來的。許許多多的事實感動和教育了我們,使我們真正相信你們的一切都是對的。”

另一個叫斯迪利克的黑人士兵感觸很深地說:“我親眼看見了中國軍隊真正的寬待俘虜,不打人,不虐待,給飯吃,受了傷還給醫治,中國人民誌願軍真好呀!”

一位黑人連的士兵訴說著他的親身感受:“在美國軍隊裏,白人和黑人有著明顯的界線。白人處處壓迫黑人,遇到補給困難時,挨餓的是黑人,什麼都先發給白人。許多白人能去的地方,黑人不能去。黑人不能和白人在同一張桌子上吃飯,不能在同一營房裏住宿,不能在一起參加看電影等娛樂活動。駐紮的時候,好的房子都是白人占據,修橋補路等繁重的活兒則由黑人去幹。打仗的時候,一定叫黑人去擔任危險任務,白人在比較安全的地方抽煙、喝酒、發議論,黑人搞不好還要受他們的責罵和侮辱。美國軍隊的當局縱容和鼓勵白人官兵對黑人的種種歧視行為。”

在黑人連當伍長的詹姆士沉痛地說:“在美國軍隊裏,黑人士兵和白人士兵穿著同樣的製服,實際上不是這麼回事。一個能力強的黑人往往比一個能力弱的白人地位低,而且黑人的晉升比白人困難百倍。不少像我這樣的黑人當伍長,原因是伍長這份差事危險而辛苦,當局就是要黑人去為他們賣命。白人侮辱我們黑人,我們所能做到的隻有忍耐。黑人不能與白人平等地走路,不然就會碰釘子。黑人和白人爭吵起來,不管黑人有多少理,官司是永遠打不過白人的……”

許多黑人俘虜說,他們談得最多的是回家,想得最多的也是回家,不管是誰,隻要一談起回家,大家就不約而同地湊到一起了。回家,是他們最盼望的一件大事了,再也沒有比回家更吸引他們的事情了。

當談到這次集體投降的感想時,他們說:“你們誌願軍的炮火太猛了,我們隻好貼著地皮爬行,想找一個方向突圍。但是,我們不管爬到哪裏,都有你們的部隊。我們看到本連的傷兵大聲地呻吟,每個人都恐懼到了極點……”

美軍黑人連向116師投降的結果,說明了在美國軍隊裏,白人壓迫黑人的情況非常嚴重,白人與黑人之間的矛盾很深。現在,美軍黑人連隊整連向誌願軍投降,說明美軍內部也在起著實質性的變化。第116師的汪洋師長得知美軍黑人連投降的戰果後說:“這是我們在第二次戰役中最大的戰果,從表麵上是殲滅敵人一個連的戰果,但這是繼首戰雲山打敗美騎1師後又一次震動了美國白宮,它遠遠超過了一場戰鬥勝利的意義、價值和國際影響。”

這時,116師347團4連活捉一個美軍黑人連的情況逐級報到了軍長吳信泉那裏。

吳信泉饒有興趣地問道:“是什麼番號?”

“美步兵25師24四團C連,完完整整一個連。”對方回答。

吳信泉若有所思地說:“噢!這很有意義。在朝鮮戰場上,美軍一個建製連全部投降,恐怕是第一次,也許是惟一的一次。馬上向誌司發報。”

發生在第二次戰役中美軍一個黑人連集體向39軍投降這一曆史事件,成為美國人在侵略戰爭中的又一奇恥大辱,毫無疑問又一次震動了美國軍隊的統帥部。這是對他們的種族歧視的沉重打擊,迫使他們不得不改變了部隊編製。

美軍第25步兵師師長威廉·基恩少將提議,拆散黑人單獨編隊,實行白人和黑人混編。威廉·基恩少將的這一建議與陸軍助理參謀長泰勒商議後,上報給美國國防部長馬歇爾上將,並很快獲得批準。1951年3月中旬,美軍第25師擬製了改編計劃,6月上旬獲得批準,7月實行黑白混合編製。從此,該師解散了第24團,另將14團補入該師建製。

4. 吳信泉命令116師迅速攻占平壤,一舉收複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臨時首都。在被美軍侵占47天之後,朝鮮又重獲解放,39軍116師成為第一支進入平壤的誌願軍部隊。

1950年12月4日深夜,冬雨瀟瀟,朝鮮戰地呈現一片沉寂。麵對敵人3日開始向“三八線”總退卻的新形勢,彭總站在地圖前一動不動,沉思著。

“報告——”

當晚23時左右,機要員打斷了他的思緒,但卻為他正在思考的問題帶來了正確的答案。毛澤東主席給誌願軍司令部發來了如下電報指示:

大體上可以確定平壤敵人正在撤退,其主力似已撤到平壤至“三八線”之間,其後衛似尚在平壤以北及東北地區。你們應於明5日派一個師或一個師的主力向平壤前進相機占領平壤。

毛澤東12月4日23時

彭總看完電報當即決定:先以3個師分三路向南推進,威脅平壤,試探敵之企圖。並指定吳信泉的第39軍116師向平壤北之舍人場方向前進,相機占領平壤。

平壤是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臨時首都,是金日成將軍的故鄉,是朝鮮政治、經濟、交通、文化的中心。該城具有幾千年的曆史,是朝鮮最古老的城市之一。1945年8月15日,朝鮮解放後,平壤新設了金日成大學、平壤工業大學、平壤醫學大學、平壤師範大學,還新建了朝鮮中央人民醫院等。平壤所有的名勝古跡,解放後都變成了勞動人民遊息的場所。1950年6月25日,美國指使李承晚發動了朝鮮戰爭,揚言在三天之內占領平壤,這一計劃被朝鮮人民軍粉碎之後,美軍即對平壤市不斷進行狂轟濫炸。同年10月20日,美軍6萬餘人在付出沉重的代價後,侵占了平壤。

12月4日黃昏前,吳信泉率領39軍指揮所正準備動身向前麵移動的時候,接到了誌司彭總的指示。彭總命令吳信泉率39軍116師向平壤以北的舍人場方向前進,相機占領平壤。吳信泉和政委徐斌洲、副軍長譚友林、副政委李雪三、參謀長沈啟賢商議後,立即向軍的預備隊116師發去電報指示:

“令你師迅速從西線沿公路南下,經安州、文德、肅川、平原、右安進占平壤。”

於是,在通往平壤的條條道路上出現了誌願軍神出鬼沒的偵察隊和快速前進的先遣分隊。

第116師接到命令後,迅速派出偵察科長帶領師偵察隊100多名戰士,在一條公路兩旁的山溝裏,悄悄地向著一個多月前被美國侵略軍占領的平壤快速地前進。一路上,他們看到的完全是一幅美軍敗退留下來的狼狽景象:被打壞的坦克歪倒在路邊溝裏,汽車還在燃燒著,公路上一捆一捆、各式各樣、各種顏色的美國電話線到處都是。從平壤逃出來的一些居民被飛機打傷打死在稻田裏。有一位年輕的母親已被炸死,背上背著的孩子趴在她身上還在哭叫。

寒風刮著地麵上的積雪,卷起一股股白煙,樹梢和電線發出嗚嗚的叫聲。敵機一批又一批不間斷地出現在天空,一發現地麵上有活著的人和牲口,馬上擦著樹梢俯衝下來轟炸和掃射。

偵察隊員在行進途中向吳信泉報告:“從肅川來的老百姓說,敵人已於4日晨向南撤退,我們正在向著平壤急進!”

在派出偵察部隊的同時,116師命令346團副團長李德功率領第1營作為先遣部隊,緊追潰逃的敵人,向平壤進發。12月5日12時,346團1營在前進中遇到敵人多次飛機投彈掃射,阻撓我軍前進。部隊前進受阻後,不減少傷亡,同時又要不延誤戰機,李德功決定以連為單位沿公路兩側起伏地,利用山地及比較隱蔽的地形,采取躍進方式前進。

進入平壤之前,敵人為了阻止346團進攻,除了空襲之外,還在通往平壤的道路兩旁點燃了火堆,並以空、炮結合的火力封鎖346團前進的道路。敵人這一切手段,都未能阻止346團勇敢前進。在346團向平壤逼近時,敵人實施轟炸與炮擊,部隊沿著通往平壤的公路兩側勇猛迅速地向市區搜索前進。

當戰士們進入平壤市區後,敵人已將其主力撤至大同江南岸去了。346團2營在火力掩護下向大同江橋攻擊。原計劃保住江橋不被敵人破壞,但是,當戰士們一進入市區,便聽見巨大的爆炸聲響,這是敵人在炸江橋。戰士們趕到江邊,看見江橋被炸壞了一部分,硝煙還未散去。同時,他們看見敵人丟棄的軍用裝備物資和牛奶、餅幹、罐頭、蔬菜,到處都是。

敵機在平壤上空盤旋,大炮在大同江以南向平壤轟擊。364團主力部隊的勇士們進入了平壤市區,1營直接衝進市區中心,2營從順北大道衝到火車站,3營占領大同江橋頭堡。這時,指揮員們的手表時針指在12月6日10時30分。

當116師的戰士們踏上平壤的街道時,映入眼簾的是一幕幕令人心酸的慘景:到處是斷牆殘壁,朝鮮人民用血汗累積成的建築古物幾乎沒有一處存在。著名的金日成大學,美麗的歌舞劇院,掩映在一片青綠中的人民議會大廈和文化宮,還有大同江橋、水電廠、列車、倉庫等,都被炸毀。

如今,這一切都過去了。劫後餘生的平壤市民,終於迎來了自己的親人——分別了48天的人民軍,看到了自己親密的戰友——中國人民誌願軍。在美軍占領期間,平壤就流傳著許多誌願軍英勇作戰的神話。現在,當這些裝束“平凡”,裝備“平凡”,而態度和善的中國戰友開進市區時,平壤居民紛紛擁上街頭,手持毛主席、金日成將軍的畫像和歡迎標語,端著香茶、水果、餅子,守候在街道兩旁。部隊走過來了,群眾擁上前去,握手,鼓掌,歡笑,口號聲此起彼伏:“金日成將軍萬歲!”“毛主席萬歲!”“英勇的人民軍萬歲!”“英雄的誌願軍萬歲!”姑娘和小夥子們更是活躍,載歌載舞,縱情歌唱中朝兩國人民的友誼。

平壤人民熱情地迎接自己的隊伍,也無私地支援自己的隊伍。他們首先想到的不是恢複自己的家園,而是肩扛鐵鎬,手握圓鍬,到大同江邊修理被破壞的橋梁和公路,讓人民軍和誌願軍迅速越過這些橋梁和公路,為他們討還血債,把複仇的子彈射向連禽獸都不如的美國侵略軍。

第二天,116師主力進入平壤。副師長張峰、團長吳寶光帶領346團指揮所進入平壤市區,師政治部副主任陳紹昆、團長高克率領348團指揮所也進入平壤市區,雙方在牡丹峰會師了。這一天,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首相府宴請率領116師收複平壤的副師長張峰、政治部副主任陳紹昆。

12月6日,116師進占平壤後,毛澤東主席高興地再次為新華通訊社親筆撰寫了《收複平壤》的新聞:

本社記者從朝鮮前線報道:朝鮮人民軍和我國人民誌願軍本日解放平壤,美國和其他國家的侵略軍以及南朝鮮軍殘部,向平壤以南潰退。朝鮮人民軍和人民誌願軍的正規部隊,於12月6日下午2時進入平壤城。

這則新聞立刻向全世界廣播,並於12月7日登載於全國各大報紙上。

就在116師收複平壤的前一天——1950年12月5日淩晨1時,毛澤東主席為新華通訊社起草了《朝鮮人民軍和我誌願軍正向平壤進攻》的新聞,批示中央人民政府新聞總署署長胡喬木:“此件請即刻廣播,並於5日見報。”當天,《人民日報》在頭版頭條位置發表了這條新聞。

第116師收複平壤的第五天,也就是12月11日,平壤各界人民隆重舉行了慶祝平壤解放大會。會議在金日成廣場及其他9個區同時分別舉行。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內閣副首相金策發表了演說,39軍116師派代表參加慶祝大會。在雷鳴般的掌聲中,慶祝大會一致通過了給斯大林、毛澤東和金日成的致敬電。“朝鮮人民軍萬歲!中國人民誌願軍萬歲!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萬歲!”的口號回蕩在平壤市的上空。

5. 跨過“銅牆鐵壁的臨津江”,39軍116師擔任主攻,一舉突破“三八線”。美軍第8集團軍軍長李奇微看到部隊兵敗如山倒的情景時說:“步兵的祖宗倘若真能看到這支軍隊目前的狀況,是會氣得在墳墓裏打滾的。”

誌願軍發起第三次戰役前夕,彭德懷司令員考慮到部隊運輸困難,氣候嚴寒,戰士們相當疲勞,不宜南進過遠。又考慮到敵人已在“三八線”深溝高壘,我軍由山地運動戰轉為對陣地攻堅,也沒來得及很好的普遍訓練,故決定第三次戰役以不過“三八線”為宜。1950年12月8日,彭總在給毛主席的報告中,闡明了上述思想。

報告說:如能殲南朝鮮軍1、6兩師,美24師、騎1師,或給以殲滅性打擊,誌願軍即可越“三八線”,相機取漢城。如上述敵人不能消滅和給以殲滅性打擊,即使能越“三八線”或取漢城亦不宜做。因過遠南進,驅退敵人至大邱、大田一帶,會增加以後作戰困難。故擬在“三八線”以北數十裏停止,讓敵占“三八線”,以便第二年再戰,殲滅敵主力。

毛主席沒有同意這個意見。原因是美國當局正在玩弄先停火後談判的陰謀,他們利用人們對“三八線”的舊印象,放出立即停火的政治煙幕,企圖騙我不過“三八線”,以便讓其喘息,卷土重來。毛澤東主席高瞻遠矚,洞悉其奸,決定必須越過“三八線”,不使敵人陰謀得逞。

12月13日,毛澤東致電彭德懷,就發動新攻勢作出明確指示:“誌願軍必須越過‘三八線’。如到‘三八線’以北即停止,將給政治上以很大的不利。”毛澤東又指出:“此次南進,希望在開城南北地區,即離漢城不遠的一帶地區,尋殲幾部分敵人。然後看情況,如果敵人以很大力量固守漢城,則我軍主力可退至開城一線及其以北地區休整,準備攻擊漢城條件;而以幾個師迫近漢江中遊北岸活動,支援人民軍越過漢江殲擊南朝鮮軍。如果敵人放棄漢城,則我西線6個軍在平壤、漢城間休整一個時期,然後再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