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玉成(1915~1989),江西興國人。1929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930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1932年轉入中國共產黨。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任紅3軍第7師20團宣傳員,興國縣警衛營幹事,獨立12團政委,紅八軍團62團政委,紅五軍團騎兵團政委。1934年參加長征。抗日戰爭時期,任新四軍政治部組織科長,新四軍第6師18旅旅長兼政委。解放戰爭時期,任東北民主聯軍獨立2師師長,東北野戰軍第49軍145師師長,第四野戰軍41軍副軍長等職。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軍長、中國人民誌願軍第40軍軍長、廣州軍區參謀長、廣州軍區副司令員、中國人民解放軍副總參謀長兼北京衛戍區司令員、成都軍區第一副司令員。1955年被授予中將軍銜。中國共產黨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代表,第九屆中央委員會委員。
1. 率部入朝,與敵人不期而遇。狹路相逢勇者勝,誌願軍首戰告捷。10月25日被定為抗美援朝出國作戰紀念日,這是40軍全體將士特殊的曆史榮譽。
在抗美援朝戰爭中,該軍第118師於1950年10月25日首先伏擊分路冒進的敵軍取得勝利,從此中朝兩國政府以這一天作為中國人民誌願軍出國作戰紀念日。
溫玉成率領的中國人民誌願軍第40軍是一支後起之秀的部隊,該軍是在解放戰爭中鍛煉成長起來的一支勁旅,最早的底子是1937年底在魯中建立的抗日遊擊隊。抗日戰爭勝利後,冀察熱遼根據地的八路軍李運昌部奉朱德總司令之進軍命令迅速挺進東北,為我軍爭取鞏固的東北根據地占得先機,編為東北民主聯軍第3縱隊。解放戰爭中,這支部隊在曾克林將軍指揮下進行了三保本溪,四保臨江作戰。在東北反攻階段,由名將韓先楚接任司令,連續打了不少好仗,贏得“旋風部隊”的美譽。在遼沈決戰中,該部以頑強戰鬥攻克敵軍堅固防禦要塞錦州城外配水池。在遼西大會戰中,該部以勇猛穿插一舉搗毀敵統帥部,活捉國民黨名將廖耀湘,加速了戰役全勝。全國解放以後,該軍又參加了解放海南島的戰役,駕木船橫渡瓊州海峽,創造了木船打軍艦的戰爭奇觀。
1950年6月,接任40軍軍長不久的溫玉成接到命令,率部開赴東北,擔任邊防守衛任務。8月10日下午,溫玉成趕到安東(今丹東),此時40軍軍部及所轄3個師已在此集結。溫玉成率領40軍與38、39、42軍一起,做好赴朝作戰的準備。
1950年10月19日下午,鴨綠江畔風雨交加。奉中央軍委毛主席命令,溫玉成率領第40軍作為第一梯隊從安東入朝參戰。
由於對朝鮮情況不太了解,溫玉成組織了一個約100餘人的先遣隊,由副軍長蔡正國率領先向平壤前進,了解情況,聯絡朝鮮人民軍的部隊。10月19日晚上,118師通過安東鴨綠江大橋,奔赴抗美援朝戰場。第40軍的先頭部隊還沒有走下鴨綠江大橋,一輛吉普車就超越他們,衝進了朝鮮國土。戰士們都以為是軍、師首長隨隊行軍,習慣地靠邊讓路,沒有人特別在意。他們不知道,這車上的首長就是中國人民誌願軍司令員兼政治委員彭德懷。
40軍過江後,晝伏夜行,連續急行軍,一日百裏,向朝鮮的球場、德川、寧遠地區開進。溫玉成將部隊兵分兩路,左路118師沿老義州、朔州、溫井,向熙川挺進,軍部指揮機關和後勤部門隨後跟進。右路120師沿永山、龜城、泰川、雲山向寧邊開進,119師隨後跟進,準備趕到清川江沿岸構築工事,組織防禦,掩護人民軍北撤整頓,保障後續部隊的集結和展開。
部隊順鴨綠江而上,沿途不時看到朝鮮國土遭到敵機轟炸的火光。當部隊進至清水鎮時,40軍軍部與蔡正國副軍長率領的先遣隊突然失去聯係。溫玉成分析當時的情況,作了幾種可能的估計後,決定立即通知先頭兩個師,作好偵察及打遭遇戰的準備。要求部隊夜間行進,宿營時注意防空,拂曉前要占領公路兩側的有利地形,加強警戒。
這時,彭德懷司令員通知溫玉成立即趕到位於大榆洞的誌願軍司令部,溫玉成趕到大榆洞口時,一位誌願軍司令部的參謀迎上前去說:“報告溫軍長,彭總正在裏邊等你。”
進洞以後,彭總立即介紹溫玉成與金日成見了麵。金日成元帥很熱情,緊緊握住溫玉成的手,並介紹了朝鮮人民軍抵抗美軍的情況。
溫玉成請示彭總:“40軍的行動有無變化?”
彭總答到:“你們按原定計劃向球場、德川方向前進,要隨時準備與敵人遭遇。萬一遭遇,就狠狠地打,爭取戰鬥的勝利。”
彭總送走了溫玉成之後,118師的部隊也到達了這裏。由於部隊剛剛入朝,都在開進之中,聯絡不上,情況不明。118師路過朝鮮北鎮郡以西的大榆洞時,遇上朝鮮人民軍聯絡官。聯絡官告訴他們:“中國的作戰部就設在這裏。”於是,118師長急令部隊停止前進。
師長鄧嶽、政委張玉華馬上去見彭德懷司令員。見到自己的部隊,彭總十分高興。他指著軍用地圖說,據偵察,“聯合國軍”一部正向大榆洞撲來,當前局勢十分嚴重。朝鮮人民軍已沒有固定的陣線,而敵人進攻速度很快,十分猖狂。接著,彭總說:“你們師今晚不要走得太遠,要準備打個預期遭遇戰,在溫井以西布個口袋陣,相機殲滅一部分冒進之敵,打擊敵人的囂張氣焰。”
“是!”鄧嶽和張玉華異口同聲地說。
彭總最後又囑咐道:“你們40軍是先頭部隊,要打頭陣。出國第一仗一定要打得漂亮,打出威風,打開局麵,打掉敵人的瘋狂氣焰,掩護我軍的集結和展開。目前還要按原計劃行動,爭取趕到預定地域組織防禦,如果途中情況有變,你們就要獨立自主,果斷處置,用阻擊、襲擊、伏擊手段,殲滅敵人。”
“請彭總放心,我們一定慎重初戰,打好出國第一仗。” 鄧嶽和張玉華說完,告辭了彭總立即返回部隊。
此時,侵朝美軍推進的速度越來越快。10月24日,其主要進攻方向西線的進抵線距朝中邊境已不足100公裏。美第1軍在安州附近渡過了清川江,英第27旅、美第24師正向定州、泰川前進;南朝鮮第1師已進至寧邊及龍山洞一帶。南朝鮮第2軍之第6師一部占領熙川,其主力正向溫井、楚山方向進犯;第8師已進至寧遠及德川以東地區,正繼續沿熙川向江界方向進犯,第7師主力仍於江東、順川間。其東線,從海上運輸之美軍還未上岸,南朝鮮第1軍占領北青、新興後,準備分向長津、城津(今金策)方向進犯。
就在這一天,麥克阿瑟命令美第8集團軍司令沃克、美第10軍軍長阿爾蒙德“用他們所屬的全部部隊以盡可能快的速度向北推進”,“一鼓作氣”打到鴨綠江,先行控製邊境要點,堵住朝鮮人民軍退路,並防止中國軍事上的“介入”,爾後再行消滅朝鮮人民軍,摧毀朝鮮人民政權,全麵占領整個朝鮮。
在麥克阿瑟這道命令的督促下,侵朝美軍立即采取以南朝鮮軍為先導、美英軍殿後,以車載步兵為前驅的行動樣式,實施窮兵猛追,長驅直入,以至毫無顧忌地以師甚至以團或營為單位,“漫山遍野”地向著朝中邊境迅猛推進。
10月25日拂曉,溫玉成趕回大榆洞東麵的藥水洞,40軍軍部就設在這裏,他看到隊伍都在山溝裏的雪地上露營。剛剛吃過早飯,118師前衛團直接打電話報告軍部說:“溫井方向來了隊伍,以坦克、炮兵為前導,後麵全是摩托化部隊,正向北鎮開進。”溫玉成立即查看地圖,並作出判斷:敵人敢於大搖大擺前進,說明他們根本不知道誌願軍已經入朝。
溫玉成一麵向彭總報告,一麵通知前衛團的部隊,盡可能不要打急了,把敵人放進來再打。
第40軍先頭部隊120師360團經泰川進抵雲山城的北上、下寺洞地區。沿路北撤的人民軍部隊告知360團,敵人已經進占寧邊古城。360團進至雲山以北三巨裏、玉女峰一線時,在此設立營地。團長徐銳命令團偵察排和3營9連,向寧邊搜索前進,查明敵情。偵察部隊越過雲山約10公裏,前進到寧邊縣境的大蔡洞附近,與敵人先頭部隊遭遇,雙方各自占領高地對峙起來。
360團團長徐銳得知此情後,立即命令全團部隊趕緊占領陣地,構築工事,組織防禦。同時與團政委展明進行協商,徐銳說:“這是出國第一仗,關係重大,建議召開黨委會,專門研究,慎重從事。”
在團黨委會上,徐銳分析了這出國第一仗的作戰環境,他說:“美軍有飛機、大炮和坦克,我們基本上還是小米加步槍,要頂住敵人的立體進攻是艱巨的,絕不能掉以輕心。”
當晚9時,360團各營連隱蔽地進入雲山城北麵的一線陣地,構築工事,準備抗擊敵軍北犯。堅守在前沿陣地間洞南山的是1營3連。在山下河的對麵,就是雲山郡。
深夜,120師主力奉命向溫井方向靠攏,在主力部隊通過雲山時,師政治部主任張紀之代表師領導來到位於三巨裏的120團指揮所,看望360團的同誌們,張紀之告訴360團團長徐銳:“先期入朝的兄弟部隊第39軍正在向雲山地區開進,360團要在這兒頂住敵人,掩護全軍的集結和展開,這是整個戰役取得勝利的保證。”
徐銳向師領導保證說:“堅決完成任務!”
25日拂曉,南朝鮮軍偽1師先頭部隊以坦克14輛、自行火炮1部、摩托化步兵組成一路行軍縱隊,沿雲山至溫井公路北犯。守候在前沿陣地上的1營3連的戰士們,居高臨下,看得清清楚楚,大家摩拳擦掌,準備狠狠教訓這路敵軍。
7時許,敵進入120師設伏地域。走在前麵的是一個加強步兵排,既不搜索,也不展開,頭戴鋼盔,肩扛步槍,四路縱隊,齊頭並進,如入無人之境。
溫玉成接到敵情報告後,命令120師360團抓住戰機,視情立即對敵展開攻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