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奇戰將——42軍軍長吳瑞林中將(1 / 3)

吳瑞林(1915~1995),四川省巴中縣人。1928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932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同年轉入中國共產黨。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任川陝甘少年先鋒營營長,少年先鋒團政治委員,紅四方麵軍政治部共青團團委副書記,共青團赤江縣委書記,少共川東北特委書記,中共大金川省委組織部部長兼少共大金川省委書記,大金川省幹部大隊大隊長兼政治委員。參加了長征。抗日戰爭時期,任中共魯東南臨時特委書記,八路軍山東縱隊第2支隊政治委員,中共泰山地委軍事部部長,魯中軍區第1軍分區司令員,第2軍分區司令員,山東軍區警備第2旅旅長兼政治委員,第2軍分區司令員兼政治委員。解放戰爭時期,任東北滿軍區滿臨時指揮部參謀處處長,東北民主聯軍安東軍區司令員,遼南軍區司令員兼獨立第1師師長,東北野戰軍第5縱隊副司令員,第四野戰軍42軍軍長。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中國人民誌願軍42軍軍長,中國人民解放軍海南軍區司令員,海軍南海艦隊司令員,廣州軍區副司令員兼南海艦隊司令員,海軍常務副司令員。1955年被授予中將軍銜。

1. 率領幾萬人的隊伍,神不知鬼不覺地跨過鴨綠江。拂曉前做飯,重新偽裝、隱蔽。42軍入朝行動迅速,受到毛澤東、金日成和彭德懷的表揚。

吳瑞林率領的誌願軍第42軍是一支英勇的戰鬥群體。

1950年夏季,吳瑞林率領42軍全體指戰員正在東北大地大興安嶺腳下揮汗勞作,執行中央軍委交賦的屯墾戍邊任務,千裏沃土,萬畝良田,呈現出一派豐收景象。剛剛洗去征塵的吳瑞林,正在憧憬著和平建設的美好景象。

正在吃中午飯的吳瑞林,突然接到警衛員送來的東北軍區司令員高崗送來的親筆信。信中沒有透露具體內容,隻是通知吳瑞林立即到軍區麵談。

吳瑞林放下碗筷,來不及細想,就乘車急奔齊齊哈爾火車站,早已等候在那裏的專列載著吳瑞林一行一路狂奔,來到東北軍區司令部,司令員兼政委高崗和副司令員賀晉年已等候多時了。未等東北首長細說,吳瑞林心裏已猜到七八分了。就在吳瑞林接到東北首長來信的前一天,美國總統杜魯門公然宣布,對朝鮮實行武裝幹涉,同時命令第七艦隊開進台灣海峽,霸占我國神聖領土台灣。戰爭的陰雲一時籠罩著東方大地。毛澤東主席在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第八次會議上發表重要講話,堅決反對美帝國主義幹涉朝鮮內政和侵占我國領土台灣,同時,周恩來總理兼外交部長也向全世界發表了嚴正聲明。

吳瑞林心想,此時東北軍區首長急令召見,八成是與朝鮮局勢有關。

果不其然,高崗開門見山地說:“你聽了毛主席在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上的講話和周恩來總理發表的聲明了嗎?”

“在火車的廣播裏已經聽到了,又要爆發戰爭了吧?”吳瑞林回答說。

高崗和賀晉年簡要傳達了中央對當前朝鮮局勢的分析,主要內容就是毛澤東、周恩來的講話和聲明精神,接著非常嚴肅地向吳瑞林下達命令,要求吳瑞林率領42軍於7日至10日內集結完畢,迅速開赴通化、梅河口一帶待命。吳瑞林來不及吃飯,在聽取了賀晉年副司令員的軍運計劃安排及任務部署後,與高崗、賀晉年一一握手告別,立即乘車返回齊齊哈爾。

當晚10時,星夜急馳趕回軍部的吳瑞林,立即通知黨委秘書召開42軍黨委常委會議,會上,吳瑞林傳達了中央軍委下達的作戰命令及42軍擔負的任務,詳細分析了朝鮮戰場和局勢。作出了初步的戰鬥部署:命令42軍軍部移往通化,124師為第一梯隊,集結於通化,125師集結於梅河口,126師集結於通化以東的臨江大理寺,要求各師必須於6日之內作好一切乘車準備。

當時42軍正處於屯墾生產階段,吳瑞林要求部隊,搞好向地方的任務移交,把所開墾的土地全部交給地方,部隊移防時,不準殺豬宰牛搞會餐,不準損壞莊稼和破壞生產。

1950年10月中旬,中國人民誌願軍組成後,在沈陽召開軍以上幹部會議,會議首先聽取各參戰部隊的入朝作戰準備情況,吳瑞林與42軍政委周彪一起趕赴沈陽,彙報部隊集結及部署情況。走馬上任不久的中國人民誌願軍司令員彭德懷司令員參加了這次會議。彭德懷在離開北京前去看望朱德總司令,朱老總詢問即將入朝參戰的四野這四個軍的情況。朱老總對42軍有六個字的評語:聽話、用腦、敢拚。

這是彭德懷對吳瑞林最初的印象和認識。

第42軍的前身是1948年新春成立的東北野戰軍第5縱隊,首任司令員是萬毅,政委劉興元。當時,老紅軍不過三四十人,老八路也隻有370團兩個營和372團的一部分。同年11月,改稱為第四野戰軍42軍。曾參加遼沈、平津、解放大西南等偉大戰役。

參加彙報的都是第一批入朝作戰的各軍軍長、政委,除了吳瑞林和周彪以外,還有38軍軍長梁興初、政委劉西元,39軍軍長吳信泉、政委徐斌洲,40軍軍長溫玉成、政委袁升平。輪到42軍發言了,由於周彪剛調來不久,就由吳瑞林彙報。

吳瑞林時年35歲,正是雄姿勃發的年齡,他站起身來,十分自信地講到:“我們要求上級很快下命令出國作戰,早些消滅美帝侵略軍。我們的態度是:一、在出發前作好準備工作,加強練習軍事技術。對少數認識不夠清楚的同誌,我們要抓緊一切空隙時間,耐心地說服教育,我們有決心、有信心率領部隊到達上級指定的地方。二、我們過去在東北作戰,取得過輝煌的戰績,但我們感覺到還差得很多,要爭取創造更加輝煌的戰績。三、出國作戰,對政策紀律,一定要秋毫無犯,要和朝鮮人民軍隊親密團結。四、加強與兄弟部隊的團結,互相配合作戰。五、發揚不怕困難的革命精神,就是幾天吃不上飯、睡不上覺,也決不被困難所嚇倒。六、請求上級把最艱巨的任務交給我們,我們要爭取打響頭一炮。”

吳瑞林的發言實實在在,擲地有聲,受到了軍區司令員兼政委高崗、副司令員兼參謀長賀晉年的讚揚。聽了吳瑞林的彙報後,軍區領導對42軍集結迅速、行動有序、組織紀律性強表示滿意,給吳瑞林提出了新的任務:搞好軍事訓練,特別是由生產部隊轉為作戰部隊,要把可能遇到的困難想的多一些,複雜一些。高崗說:“美帝國主義是武裝到牙齒的,要首先考慮到與美國軍隊及其幫凶部隊作戰,可能會遇到哪些問題,並研究解決的辦法。”

吳瑞林的彙報給彭德懷司令員留下了深刻印象。會上,彭德懷司令員根據中共中央和毛澤東主席的指示,詳細地闡明了當時的形勢和我出兵參戰的必要性,提出了入朝作戰的指導方針,確定了將第一批入朝作戰的四個軍同時過江集結於江界、熙川、雲山、德川、孟山地區的部署。

會後,誌願軍各部隊根據已確定的作戰方針和任務,進行緊張的臨戰準備。吳瑞林回到已移防到通化的軍部後,馬不停蹄,立即帶著作戰處長、偵察處長一行,化裝成列車員,身穿鐵路製服,從安東乘車去新義州查看地形。根據軍區首長“既要熟悉情況,又不要暴露身份”的指示,吳瑞林在安東鐵路局的安排下,在火車上與列車人員同吃同住,列車行馳在平原時,他就與隨行人員在火車頭上看地形、地物,這樣視野開闊,可以看得極遠。火車在山區行駛時,吳瑞林便坐在火車尾上,在後麵看得更仔細,夜晚就坐在列車長辦公室研究情況。

吳瑞林從安東出發,經新義州到平壤車站,然後從平壤換車經熙川到江界,返回平壤車站後,經熙川到滿浦鎮,到我國的輯安,來回走了好幾遍,共用了五天五夜的時間,把朝鮮北部的情況看得清清楚楚,哪裏有山、哪裏有洞、哪裏有灌木叢林,能否掩護部隊;哪裏有河,河水多深,河麵多寬,都弄得明明白白。

吳瑞林一直在想部隊如何過江的問題,42軍是先頭部隊,如果在渡江時被敵人發現,鴨綠江大橋就又可能遭到敵機轟炸,後續梯隊就可能受阻。火車經過鴨綠江時,吳瑞林看到有行人涉水過江,便讓隨行的軍作戰處長侯顯堂和偵察處長孫照普親自下水去實踐,吳瑞林也親自下江去,走了一個來回,最後又用載重的膠輪大車進行試驗,最後發明了修建“水下橋”過江的具體辦法,順利解決了部隊渡江問題。

第一次過江的部隊有39軍、40軍、42軍,炮縱的1師、2師、8師。吳瑞林率領的42軍當時有五六萬人,其中124師是全部的美工機械化裝備,在先期過江的部隊中,42軍從人數、準備的時間上看,比其他軍都略嫌優勢,吳瑞林充滿了必勝的信心。

1950年10月17日,誌願軍總部緊急命令吳瑞林,迅速率領42軍各師和炮8師向輯安一帶集結。此時,42軍先頭偵察部隊由偵察處長孫照普帶領已於16日 18時過江,前進100公裏,124師副師長蕭劍飛率370團也過了江,前進30多公裏。19日,接到誌願軍總部下達的正式過江命令後,42軍在吳瑞林的率領下,滾滾急進,跨過鴨綠江, 124師為先頭部隊,軍前指揮所跟進為第二梯隊,126師為第三梯隊,125師為第四梯隊。吳瑞林要求步兵均從鐵路橋通過,每個團通過鐵路橋不得超過40分鍾。先頭梯隊過橋後前進30至35公裏住下,軍前指揮所過橋不得超過40分鍾,過橋後繼續行進到124師的位置上。126師、125師順序行進,過橋後,繼續前進。

全軍幾萬人的隊伍,即按預定渡江方案僅用了7個小時,安全、神速地跨過了鴨綠江,沒有任何損失。各部隊都在拂曉前做飯,重新偽裝、隱蔽。一天之內雖有敵人三次空中偵察,但未發現42軍的行動。42入朝行動迅速,受到毛澤東、金日成和彭德懷的表揚。

2. 手提衝鋒槍,親臨一線陣地,對戰士們說:“拿出中國人的骨氣來,一定要堅決頂住,讓陸戰1師的美國佬在黃草嶺嚐嚐42軍的厲害。”

跨過鴨綠江之後,吳瑞林接到命令,在東線黃草嶺、赴戰嶺一線阻止美韓軍北進,使其不能與西線美韓軍會合,保障西線誌願軍側翼安全,使西線我軍全力聚殲敵人。

黃草嶺是朝鮮北部的軍事要衝,海拔在千米以上,地形極為險要,美軍元山登陸後,以機械化部隊快速向北運行,企圖迂回江界,直搗鴨綠江邊,而黃草嶺是敵人冒進的必由之路。

1950年10月19日深夜,吳瑞林率領剛剛入朝作戰的誌願軍42軍全體官兵,在朝鮮的幽穀深澗、懸崖峭壁間疾帶強行軍,目標直指400多公裏外的黃草嶺。部隊前進至江界以南,正向指定的黃草嶺方向開進時,偵察處長孫照普向吳瑞林報告:偵察分隊已經與朝鮮人民軍元山、鹹興守備旅在元山、鹹興一起抗擊南朝鮮軍3師的進攻,估計“敵人有搶占黃草嶺之勢”。

敵我針鋒相對,都在向黃草嶺方向運動。“先敵搶黃草嶺,打好出國第一仗!”吳瑞林發出了戰鬥動員令。官兵們冒著敵機的轟炸,在崎嶇的山路上,四天強行軍300多公裏,真可謂前無古人的飛兵。

根據對敵情的判斷,吳瑞林決定將汽車營所載運之彈藥糧食,均卸在山溝裏隱蔽起來,將124師370團,由124師副師長蕭劍飛率領輸送到黃草嶺,占領黃草嶺主陣地,搶占黃草嶺以南的煙台峰和草芳嶺一帶的有利陣地,阻擊敵人,遏製敵人的瘋狂進犯。124師主力加速前進,向370團靠攏。371團到達後,配合370團,擊潰南朝鮮軍3師,頂住敵人在飛機、大炮、坦克掩護下的連續猛烈攻擊。

麵對在飛機掩護下的裝備精良,戰績赫赫的美軍陸戰1師(號稱天下第一師),誌願軍麵臨的將是一場力量對比十分懸殊的苦戰。吳瑞林在作戰會議上命令:據險堅守,與敵決一死戰,把黃草嶺、赴戰嶺變成鬼門關,除了敵人的遊魂和俘虜外,一個敵人也不準放過。

10月25日,在西線敵人向朝中邊境猛進的同時,東線敵軍也分路向江界和圖們江邊開來。南朝鮮軍第1軍團所屬的首都師,氣焰十分囂張,一路上孤軍深入,現已到了赴戰嶺以南地區。

26日,美軍陸戰第1師企圖從長津迂回江界。南朝鮮軍第3師也自元山開向鹹興,準備向人民軍部隊守衛的黃草嶺地區進攻。

在大榆洞誌願軍司令部裏,彭總正在聽取敵情通報。他一邊聽一邊看著地圖。

“敵人跑得很快,東、西兩線看來是在比賽呀!”他把手一攏:“兩條線都不能放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