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祖諒看到,全軍上下都在摩拳擦掌,準備翻身報仇。
1952年12月,張祖諒率60軍從68軍手中接防。截至1953年2月底,第60軍共組織了26次小型反擊戰,25次打成了勝利的殲滅戰。
第538團上陣地10多天,就用輕武器擊落擊傷敵機5架。
第539團一次反擊,消滅韓5師一個加強連190多人。
第540團第3連一個排乘夜晚暗施殺手,把南朝鮮7師一個連給堵在交通壕裏,放倒了一大半,然後不損一人地回來了。
第540團夜襲分隊反擊漁雲裏東南無名高地,一個破壞不徹底的火力點複活了,壓得大家抬不起頭。第五次戰役從重圍中幸存下來的老戰士趙永旺紅著眼一發狠,撲上去就用身體堵住機槍眼,掩護部隊全殲敵人一個加強排。
60軍取得了一連串的勝利,第20兵團首長特發去嘉獎電報:“第60軍接防後,自去年12月12日起,至今兩個多月的時間內,先後向敵突出薄弱的前沿班排陣地進行了26次小型反擊,打得機智靈活,英勇頑強。由於積極作戰,不僅消滅了敵人重要力量,保證了陣地安全,而且鍛煉了部隊,獲取了小型反擊作戰的經驗,提高了部隊的攻擊精神。這種積極主動尋找戰機的‘抓敵一把’的戰術思想很好。特通報各部學習。”
部隊在打好“翻身仗”的口號鼓舞下,越戰越勇。
1953年4月,因戰俘問題中斷了6個半月的停戰談判恢複了,但美方一直拖延時間,不想很快達成協議。1953年5月,美第8軍前任司令範弗裏特鼓吹要徹底取得“軍事上的勝利”,以軍事方式解決朝鮮問題。南朝鮮總統李承晚在漢城舉行的記者招待會上,聲稱要向鴨綠江進行一次全麵的軍事進攻,“必要時單獨作戰”。
為了教訓敵人,配合停戰談判,促進停戰早日實現,誌願軍總部決定對敵人發起夏季反擊戰役,戰役分兩個階段進行。誌願軍司令部於4月20日向各兵團發出了戰役指示。
張祖諒率領的第60軍歸第20兵團指揮,根據兵團首長的戰役決心,攻擊的目標是海拔902.7、973、883.7等敵人占領的幾座高山陣地。
敵人憑借這幾個高地,居高臨下,晴天可俯視60軍縱深20多公裏。平時敵人利用其地形優勢,常向誌願軍陣地打槍打炮。60軍早已暗作準備,決心拿下這些高地。
然而,要奪取這幾個高地並非易事。南朝鮮軍3個營防守的883.7與973兩高地,是其在北漢江以東防線的突出部,地勢較高,而敵我陣地前沿都在高山頂上,中間深溝相隔,地形複雜,兩軍對峙相距300米至2000米,距離較遠,從我方陣地出發,先要下山,走兩三個小時;然後再過溝上山,要三四個小時。部隊展開,完成進攻前的一切準備工作,要七八個小時。如果晚上8點開始行動,到達敵陣地前沿展開,就是拂曉四五點鍾,離天明的時間不遠。如果攻擊戰鬥不能在預定時間結束,白天攻擊,必然要增大部隊傷亡。即使占領了敵人陣地,也沒有充分時間作好打敵反撲的準備。反而第二天在敵連續不斷反撲的情況下,堅守新占陣地的部隊,就會處於一種非常困難的境地。
5月13日,夏季反擊戰役第一階段作戰行動開始了。張祖諒決定,先奪取位於北漢江東岸魚隱山西北的無名高地,因為這個無名高地高約600米,是拱衛南朝鮮軍第3師主要陣地883.7高地和949.2高地的屏障。張祖諒命令第541團一部,在48門火炮支援下,於4月1日深夜向該高地之守軍發起進攻。突破後迅速占領守軍陣地表麵工事,並成功地圍殲退守坑道的全部守軍。在以後15天的反複爭奪中,南朝鮮軍第3師預備隊第22團投入戰鬥。在8日這一天,南朝鮮軍以1個營兵力,並出動飛機33架次、坦克10餘輛,連續三次反衝擊未達目的。第541團進攻分隊以靈活的陣前出擊,預先潛伏,先後打退南朝鮮軍1個排至2個營兵力63次反衝擊,最後鞏固既得陣地。此戰,共斃傷南朝鮮軍2100餘人,俘13人。第541團傷亡331人。
怎樣才能以最小的代價拿下883.7高地呢?
善於用腦的張祖諒,考慮到敵方陣地高聳,我方陣地是一片低矮山頭,為了進攻敵人陣地時屯藏兵員,就指示部隊乘夜暗運動到敵人陣地山腰死角地區,打眼放炮,挖掘坑道。我軍放炮炸石,恐敵人發現,每次放炮時,就向敵人陣地打冷炮,山上山下,轟隆聲響成一片。正是在隆隆炮聲掩護下,兩條坑道已挖到距敵前沿陣地不遠的地方。
然而要奪取這幾個高地,光靠這兩條坑道屯兵是遠遠不夠的。張祖諒為保證戰鬥發起的突然性,縮短進攻時間,減少傷亡,準備用潛伏的方法進行攻擊,他想起蘇聯衛國戰爭期間,蘇軍在列寧格勒戰役中,有一個在敵前潛伏成功的戰例;在朝鮮戰場上,誌願軍也有過小分隊潛伏成功的戰例,偉大戰士邱少雲就是在潛伏中湧現出來的英雄。可那都是小分隊的潛伏,如今要打的是敵人一個團,潛伏的部隊少了不行,而是要2000多人,這使張祖諒倍感焦慮。
5月上旬,第20兵團召開作戰會議。參加會議的有20兵團的各軍軍長、政治委員和參謀長,還有新到任的第3兵團司令員許世友、副政委杜義德,及從國內來觀戰的李天佑、李成芳等高級將領。兵團代司令員鄭維山在會議上也提出了大潛伏的設想,與張祖諒軍長不謀而合。鄭維山分析:敵人陣地工事堅固,地形有利,但也容易鬆懈麻痹,戒備疏忽,造成可乘之隙。還說:我反複思考,敵人前沿和翼側都有大片樹林,可供部隊隱蔽潛伏。如果我們提前把部隊隱蔽集中在敵前沿,第二天黃昏發起攻擊,前半夜就可完成進攻戰鬥,可以有4至6個小時的時間改造工事,部署兵力、火力,組織步炮協同,補充彈藥。這樣,在第二天拂曉敵人反撲時,我軍已作好戰鬥準備,可有效地反擊敵人。在敵人反撲兵力增多時,由於山地狹窄,不易展開,可以集中炮兵打擊敵人,以鞏固陣地。
為了把各種情況考慮得更細致,張祖諒進一步分析認為,敵我雙方都扼守在高山上。要從己方主陣地下到溝底越過穀地,再攀上敵人陣地前沿,約需6至7個小時。時值夏季,晚上8點才天黑。如果黃昏出發,要到次日早上3點左右才能占領進攻出發陣地。準備戰鬥和炮火準備再需30分鍾,預計攻擊敵人要一兩個小時,而那時天將拂曉。這樣,解決戰鬥時即已天明。如果戰鬥遲延一下,天明還解決不了戰鬥,就會遭到敵人的空、炮火力集中反擊,增大傷亡。這時候也不便我軍調動兵力和火器,攻占陣地後亦沒有構築工事的時間。
接著,他又分析了60軍自身的情況:自從張祖諒入朝參戰以來,已對敵人進行了26次小型反擊,其中25次都打成了殲滅戰,他對敵人的特點、地形都已比較熟悉。如果精心組織,潛伏是有可能獲得成功的。
經與兵團首長反複協商,采用潛伏手段的作戰決心就這樣定了下來。作戰決心雖然定了下來,但大部隊的潛伏,要付諸實踐,要做到萬無一失,的的確確還存在很多非常現實而又尖銳的問題。
張祖諒和其他軍領導反複討論和思索著。這時,60軍原政治委員袁子欽調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幹部部任部長以後,政治委員一直還沒有配備。張祖諒既是軍長,又是黨委書記,軍政工作一手抓。他帶領官兵進行緊張的戰前準備,181師對咳嗽、大小便、打呼嚕、受傷等有可能發生的困難都作了充分準備,作到萬無一失。按照部署,擔負突擊任務的第8連,潛伏的地區離敵人最近。連隊幹部組織班長以上幹部骨幹到敵人前沿“摸”地形,偵察衝擊道路。他們把偵察的情況擺在沙盤上,以班為單位研究戰術和打法,分析潛伏中可能遇到的困難和解決辦法。夜間,他們就在陣地後方選擇類似攻擊目標的山頭,反複進行潛伏、衝擊和縱深戰鬥演習。對演習中暴露出來的問題反複研究,然後再把想到的新辦法搬到演習場上實踐。
作為軍指揮員,張祖諒想的最多的是,要打掉敵人1個團的主陣地,要派那麼多兵力潛伏到敵人眼皮子底下,一旦有個閃失,一旦作戰企圖被敵人發現……不怕一萬,就怕萬一。張祖諒在思考著,萬一出現最壞的情況,采取什麼辦法對付。
誌願軍代司令員鄧華、副司令員楊得誌、參謀長李達等聽取作戰部隊彙報後,鄧華代司令員特別強調兩手準備:潛伏暴露,奇襲不成,立即強攻,要及時投入後續部隊。鄧華還當即指示,戰鬥發起之前,把炮兵第7師的1個團配屬給第60軍。
在當時我軍地麵作戰還沒有空軍支援的情況下,炮兵無論對偷襲還是強攻,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但是,令張祖諒傷腦筋的是,這幾百門大炮如何占領發射陣地啊?敵陣地居高臨下,如果把炮兵發射陣地放在我方陣地的高山背後,雖然隱蔽,但是配合部隊發起進攻以至向敵縱深延伸,有些炮則打不到。如果把炮陣地靠前配置,又容易暴露在敵人視線之內。
張祖諒和炮兵指揮員一起連夜研究對策。於是,有一部分野炮,利用夜暗硬是被推上了高山,悄悄地進入了坑道工事。黑黝黝的炮口,可直接向敵人前沿陣地瞄準。大部分火炮,分期分批被推進了距敵前沿幾十米的一片雜木林裏。“這也是一種潛伏!”張祖諒和軍首長們一再告誡炮兵指揮員,“這裏敵人很容易觀察到。一定要嚴密偽裝!進入陣地時的車軲轆痕跡,都必須掃除!”
對於潛伏戰士背上的手雷防止敵人打著的問題,張祖諒和戰士一起商定,辦法是,把手雷的背帶用鐵絲搞成活扣,或用一根繩子把背袋在胸前勒緊,潛伏時,解開它,使手雷帶能夠轉動,臥倒後,轉到胸前,把手雷壓在身體下麵,用身體作掩護。
張祖諒要求各項準備工作要細致再細致,戰鬥準備從前方到後方,從步兵、炮兵、工兵到作戰、偵察、通訊,從糧彈運輸到醫療救護,各方麵都在緊張地準備,一切都在秘密地進行。到6月上旬,後勤坑道裏的糧食、彈藥囤積得如同小山,工兵已協助突擊部隊悄悄排除了突擊道路上的大量地雷。戰士們把自己的水壺、鐵鎬都縫了布套,帶上全副裝具跳躍,也聽不到撞擊聲。為了作好萬一潛伏企圖被敵人發現改為強攻的準備,張祖諒和王誠漢副軍長等根據誌司、兵團首長指示,進行了周密的準備和部署。
6月9日夜,張祖諒和副軍長王誠漢、副政治委員趙蘭田、副軍長兼參謀長鄧仕俊以及各參戰師的師長、政治委員們,分別到出發點為參戰部隊送行,祝大家勝利歸來。指戰員們全副武裝,精神抖擻,頭戴偽裝,臂紮毛巾,帶著軍、師首長的囑托,迅速消失在夜幕之中。
10日淩晨4時前,8個步兵連、4個機炮連、2個營部,計2000多人秘密進入南朝鮮軍第5師第27團陣地正麵和翼側,潛伏在3公裏地帶上,距守軍陣地前沿200至500米處。同時,為了加強進攻火力,在當時我軍還沒有空軍支援地麵作戰的情況下,把一部分野炮利用夜暗,推上高山,悄悄地進入坑道工事。大部分火炮,分期分批被推進了距敵前沿幾公裏的一片雜木林。直到戰役發起之前,敵人對我新的炮兵陣地和進攻企圖竟毫無察覺。
10日20時20分,張祖諒“聲東擊西”的炮火準備開始。我即將發起進攻的敵陣地一片寂靜。而兩側山頭則炮聲隆隆,火光衝天。敵人陣地立即被火紅的鋼風鐵雨覆蓋,呈現一片火海。我軍數百門大炮猛烈射擊,敵人陣地上的地雷被引爆,照明雷被打亮,掩蔽部被擊中,陣地在燃燒。
第180師第540團第2連、第181師偵察連和第543團偵察連按預定計劃,向949.2高地發起佯攻,吸引敵人注意力。敵人果然上當,集中一切火力還擊,支援炮兵也向949.2高地方向集火射擊。
20時30分,火箭炮兵第21師的“喀秋莎”開始怒吼。緊接著,八二迫擊炮以上火炮259門的強大炮群進行火力突襲,敵人炮火慌亂地還擊,立刻被我強大而集中的火力所壓製。
陣地上出現短暫的靜默,這時敵人判斷我方步兵該發起進攻了,進入堅固工事的步兵紛紛鑽出來占領陣地。突然,我方炮火又向敵前沿陣地鋪天蓋地砸去,再次給敵人以大量殺傷。炮火再次向敵縱深延伸,縮進坑道和堅固工事的敵人再次跑進前沿工事。幾分鍾後,我方炮火又向敵前沿陣地猛轟。火箭炮彈伴著似霹靂的聲響,為敵人陣地嚴嚴實實地戴上了一頂火紅的帽子。
張祖諒一聲令下,潛伏達19個小時的戰士們開始發起攻擊,山頭上火光閃閃,殺聲震天,衝鋒槍聲、手榴彈爆炸聲響徹峽穀。
突擊部隊在紅旗的引導下,向敵人陣地主峰衝擊。戰士勇猛,進攻神速。第181師擔任助攻的師屬偵察連,首先向第27團前沿警戒陣地兩翼山頭發起攻擊,以吸引守軍火力,分散其注意力,敵人產生錯覺,集中一切兵力和火力還擊。
這時,第181師以各種火炮、追擊炮153門向第27團基本陣地前沿各支撐點,實施炮火準備,之後,各突擊分隊從北、東兩個方向朝該兩高地發起衝擊,並迅速突破守軍前沿陣地。
在第543團攻擊方向,突擊隊第3連隻用3分鍾就奪取973高地和883.7高地之間的陣地,割裂了敵人的聯係……
第7連發起衝擊後,遭敵炮火反擊,連、排長們全部傷亡,衛生員接替指揮,繼續衝擊,最後全連僅剩7人,終於在第3連第2排的配合下,斃傷敵100餘名,俘40餘名,於20時55分奪占883.7高地主峰。
第4連乘勝向973高地兩側勇猛衝擊,第4連突破前沿衝到902.8高地主峰下,突擊班全部陣亡,連幹部全部負傷,第1排排長主動代理指揮,轉移突擊方向,於21時46分,奪取了902.8高地主峰。
第5連沿山背攻擊,連續炸開三道鐵絲網,繞過敵火力點,從背後將其摧毀,衝上陣地,全殲守敵1個加強排,俘虜美軍顧問三名。
發起攻擊15分鍾後,攻擊973東北高地的第3連和攻擊東南高地的第7連都相繼發出了占領陣地的信號。一小時後,973高地主峰升起了一麵紅旗。
22時,攻擊戰鬥全部結束。戰士們奪取883.7高地和973高地後,接著對兩高地附近陣地之殘餘守軍,進行逐一清除。南朝鮮軍第27團基本陣地即全部落入第60軍之手,守軍大部被殲。
從11日開始,南朝鮮軍第5師和預備隊第3師連續進行反撲,至14日,南朝鮮軍第5師、第3師各一部約3個團兵力,在炮兵、航空兵支援下,向第181師發起反擊。在軍前進指揮所裏,張祖諒沉著鎮靜,指揮若定,他命令第181師投入預備隊第543、第542團及第541團兩個連,在炮兵支援下,組織好步炮協同,利用火力大量殺傷反撲的敵人。張祖諒指揮突擊部隊在炮兵支援下,苦戰四晝夜,先後擊退敵人一個排至兩個營兵力的反撲共190餘次,殲敵7812名。
第60軍部隊在強大炮火支援下,依托敵人奉送的坑道工事不斷組織陣前反擊,連連粉碎敵人的瘋狂進攻,完全鞏固了陣地。
兵團首長得知這一消息後,對第60軍表示熱情表揚和鼓勵。許世友對張祖諒說:“張軍長有魄力,把幾千人潛伏到敵人鼻子底下了,出其不意,打了一個漂亮的殲滅戰。”聯司首長當即通報表揚60軍這次戰鬥,首創我軍防禦作戰反擊以來一次殲敵一個團大部的範例。通報指出,60軍此次反擊883.7高地(含973高地)和902.8高地戰鬥,是我從敵1個團陣地同時突擊,並占領了該團的主峰陣地,僅經l小時零10分鍾戰鬥即創殲敵1個團大部的範例。由此說明,隻要我們戰前真正作到充分周密的準備和細致地組織步炮協同,並把指揮的技巧與部隊的英勇頑強相結合,同時衝鋒突破敵1個團的防禦陣地是完全可以的。通報特別指出:“我60軍首創我軍防禦作戰以來一次殲敵1個團大部的範例,特予通報表揚。望再接再厲,繼續穩紮狠打,爭取更大的勝利。”
3. 張祖諒大智大勇,指揮部隊暗挖坑道,直抵攻擊目標,將突擊隊隱蔽其中,戰鬥開始後突然發起反擊,一舉拿下方形山陣地。
在指揮181師攻克883.7高地的同時,張祖諒又指揮第180師拿下了949.2高地以北200米的方形山陣地。
方形山是949.2高地向北延伸的最後一個山頭,守軍為南朝鮮軍第5師第36團第3營兩個連及配屬分隊一部約400人。
根據偵察得來的情況,張祖諒分析認為,敵人大量向949.2高地增援和加強工事,但這次60軍偏不打949.2高地,而是打敵人防禦突出部的838.7高地,同時順手牽羊地把其東側的937高地、902.8高地等南朝鮮軍5師第27團的基本陣地全都拿下,這樣就孤立了949.2高地,便於本軍分割殲滅,動搖南朝鮮軍5師的基本陣地。
5月27日22時,張祖諒命令第180師集中第541、第539兩團各兩個連兵力組成進攻分隊,在戰前於敵陣地前80米處挖掘了一條長130米的坑道,直抵攻擊目標前80米處,將突擊隊隱蔽其中,另外3個連悄悄地潛到敵人陣地側後潛伏待機。戰鬥開始時,以八二迫擊炮以上火炮108門對敵人表麵工事進行清掃,將其大部摧毀。然後乘敵人慌亂之機,突擊部隊多路殺出,突入敵陣,僅14分鍾,即占領表麵陣地。
28日6時許,南朝鮮軍乘誌願軍立足未穩之機,調集第36團第3營餘部、第2營1個連、團搜索隊等,在飛機100餘架次、坦克10餘輛配合下,發起反擊。
堅守陣地的180師在炮火支援下,激戰竟日,打退第36團1個排到1個營兵力的14次反衝擊。從5月29日到6月2日,180師又擊退南朝鮮軍1個排至1個營兵力在飛機、坦克配合下的12次反擊。6月3日淩晨,南朝鮮軍先後投入兩個營又3個連及1個搜索隊,向方形山陣地發起第三次反擊。戰至7時許,180師守備分隊又打退第36團16次反衝擊。戰鬥至4日,南朝鮮軍先後投入近兩個團兵力均被擊退。
這時,張祖諒命令180師前沿部隊以戰鬥小組為單位分別衝進坑道,用炸藥包、爆破筒將殘敵全部解決。守敵南朝鮮軍第5師一個連全部就殲。爾後,第180師又連續擊退南朝鮮軍第5師4個營另2個連在100多架飛機和大量炮兵支援下的50多次反撲,先後殲敵1130人,鞏固了方形山陣地。這時的第60軍,攻若猛虎,無堅不摧;守若磐石,不動如山。張祖諒,打了個翻身仗!
4. 敵人在談判桌上得不到的東西,也休想在戰場上得到。針對“聯合國”軍在戰俘問題上一再製造事端,張祖諒率60軍部隊給敵人以迎頭痛擊,這一仗打得酣暢淋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