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3年6月8日,敵我雙方終於就攪纏已久的“關於遣返戰俘”這最後一個問題達成了協議。至此,朝鮮停戰談判的各項議程,全部達成協議。
6月19日,彭德懷司令員趕赴開城,準備在停戰協定上簽字。彭總乘坐的北京開往平壤的國際列車,徐徐駛出了北京車站,他坐在軟臥車廂裏,望著窗外一閃而過的高大樓群,若有所思。本來馬上就要舉行朝鮮戰爭停戰簽字儀式了,可是又發生了李承晚破壞協定的事件。
就在彭總離開北京的前幾天,朝鮮停戰談判各項議程已達成協議即將簽訂停戰協定,李承晚集團竟以“就地釋放”為名,扣留朝中被俘人員2.7萬餘名,破壞停戰的實現。
坐在奔馳的列車上,彭德懷反複考慮著如何采取軍事行動懲罰敵人。他感到,麵對李承晚破壞和平的嚴重形勢,不但要在政治上揭露敵人,狠戳美國政府的痛處,還需要用炮彈發言,在軍事上打擊敵人的囂張氣焰,讓敵人認識到這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為實現穩定可靠的停戰,彭德懷決定再次給南朝鮮軍以沉重打擊,主要向金城以南地區實施進攻。該地區西起金化,東至北漢江,由南朝鮮軍首都師和第6、第8、第3師防守。其基本陣地構築了坑道工事和大量明暗火力點、地堡群,並以塹壕、交通壕相連接,形成支撐點式的環形防禦體係。
6月20日下午,彭德懷到達平壤。他立即與負責談判工作的李克農通了電話。詢問了李承晚扣留戰俘造成的局勢,接著又把電話打到檜倉誌願軍總部,向鄧華、楊得誌了解戰場上的情況。這個時候,經過誌願軍連續兩次的進攻,敵人在北漢江兩側的防禦體係已經被誌願軍打開了一個口子,敵人正麵在金城以南,西起金化,東到北漢江的4個師,已經孤立地突出出來。誌願軍在金城方向上也有4個軍,各部隊經過前一階段反擊作戰,軍事素質明顯提高,士氣更加旺盛,已取得對營、團堅固陣地進攻的經驗,並查明金城以南地區南朝鮮軍防禦縱深工事的情況。為有效地摧毀敵堅固工事,確保步兵順利突破和縱深戰鬥,從6月下旬開始,誌願軍在金城正麵集中各種火炮1100餘門、坦克20輛;動用2000輛汽車晝夜搶運物資1.5萬噸,並向參戰部隊配發渡河器材。
聽完這些情況彙報,彭德懷當機立斷,指示誌願軍要盡快調整部署,狠狠地打擊南朝鮮軍隊。彭總憤憤地說:“這個李承晚有服不識泰山,不給他點顏色看看不行。”
當天晚上,彭德懷給毛澤東主席發了電報,談了自己對下一步作戰的意見。彭總的電報說:“根據目前情況,停戰簽字須推遲至月底似較為有利,為加深敵人內部矛盾,擬再給南朝鮮軍以打擊,再消滅南朝鮮軍1.5萬人。”毛澤東接到電報後,考慮了一天,感到朝鮮戰爭這時簽字停戰還不成熟,便回電表示同意彭德懷的意見。毛澤東的電報指出:“停戰簽字必須推遲,推遲至何時為適宜,要看情況發展才能作出決定。再殲滅南朝鮮軍萬餘人極為必要。”
彭德懷親自主持誌願軍黨委會研究落實毛澤東指示。當時,我方兵力空前雄厚,後方公路網已形成保障能力,東西海岸防備森嚴,無後顧之憂,前線為反登陸作戰而準備了8個月的糧食和大量彈藥,新入朝的部隊憋足了勁,急切求戰。這些都是戰爭以來從未有過的有利條件。
彭德懷當即拍板決定,立即組織夏季反擊戰役的第三次進攻,指示各兵團、各軍“原預選目標,如已準備就緒者,應堅決殲滅之;如新選目標應抓緊時間進行準備”。為了加深敵人之間的矛盾,打擊李承晚的囂張氣焰,彭總指示專找南朝鮮軍隊打,“對美軍及其他外國軍隊仍不作主動攻擊。但對任何向我進犯之敵,均必須予以堅決打擊。”
在誌願軍司令部,彭德懷正在與鄧華、楊得誌商議著。
“你們想好了嗎?讓哪一個兵團來打?”彭總問道。
“20兵團怎麼樣?”鄧華說。
“楊勇、王平的20兵團,就在金城的正麵,我看可以。楊得誌、楊成武都上陣了,這回也該楊勇上了,總理說過要讓‘三楊開泰’,咱們這回就按總理說的幹吧。”彭德懷胸有成竹地說。
彭德懷話音剛落,楊得誌副司令員接著說:“彭總,我們剛剛接到20兵團的報告,他們已經作好了一切準備。”楊得誌把20兵團的準備情況向彭總作了介紹。第20兵團組織6個工兵營和11個步兵團參加搶修公路、橋梁,在作戰雙方中間地帶秘密構築大量屯兵洞,選擇了潛伏區,演練了對坑道工事連續爆破和攻擊的戰術、技術動作,按時完成了各項作戰準備。
鄧華又把給20兵團加強兵力的情況作了介紹。按照計劃,給20兵團加強火箭炮兵、高射炮兵各1個團,野榴炮兵2個營,反坦克炮兵3個連,工程兵4個營,這樣誌願軍在金城正麵的火炮1094門,平均每公裏44.8門。
6月23日,楊勇主持召開第20兵團作戰會議。出席會議的除60軍軍長張祖諒外,還有54軍軍長丁盛,67軍軍長邱蔚,68軍代軍長宋玉琳。根據彭德懷司令員“放手作戰,情況有利時向敵縱深作有限度擴張”的指示精神,第20兵團決心在牙沈裏至北漢江間22公裏地段上,采取正麵進攻、兩翼鉗擊、多路突破的戰法,首先攻占梨實洞、北亭嶺、梨船洞一線及金城川以北地區,殲滅當麵南朝鮮軍4個師的8個團另1個營,拉直金城以南戰線,爾後視情況向三天峰、赤根山、黑雲吐嶺、白岩山一線發展進攻,並準備在反撲中大量殲滅南朝鮮軍有生力量。會議決定,第20兵團組成東、中、西三個作戰集團:第60軍(附第605團)與第21軍(欠第62師、另配屬第33師)為東集團。
第20兵團參謀長肖永玖向張祖諒介紹了具體的作戰任務。兵團首長命令張祖諒指揮第60軍、第21軍第61師、第63師和第33師組成東集團。第60軍由鬆室裏、龍虎洞地段實施突擊,首先攻殲鬆室裏、龍虎洞西山守敵,爾後迅速向西南廣大洞、細峴裏方向發展,控製金城川橋梁、渡口及金城到華川公路,打敵反撲與增援,同時,以一部配合中集團殲滅585.2高地一帶之敵;爾後協同中、西集團由東及東南攻殲梨船洞之敵。第21軍接替第60軍原在北漢江以東之防務,以鞏固現陣地為主,並選擇數個敵排以下目標進行反擊,積極牽製當麵之敵,不使其西援。
為確保第20兵團右翼安全,誌願軍司令部決定在20兵團發起進攻時,第9兵團第24軍第74師加強步兵1個團又2個營,炮兵8個營,由陽地至杏亭地段實施突擊,殲滅注字洞南山、杏亭西山南朝鮮軍首都師第26團,控製上、下九井間公路,阻擊金化方向之敵東援,爾後,視情況發展進攻。
為了搶在雨季之前,戰役發起時間定為7月13日晚。
張祖諒領受作戰任務後,迅速熟悉金城地區的作戰地形。金城以南,從山所裏到金城川和北漢江的彙合處,是敵人整個防線的突出部,此處山頭連綿起伏,像一條巨人抖動的白帶,群山聳向天空,峭壁和磐石如刀削一般,易守難攻。金城西南方向,是一片開闊地,距誌願軍陣地不過千米,這也是敵人的防禦重點,縱深有10多道鐵絲網,並有100多米寬的雷區。守軍是南朝鮮軍首都師和第3、第6、第8師。這幾個師都是南朝鮮軍中的王牌,因沒有受到我誌願軍的沉重打擊,氣焰十分囂張。
7月13日,夕陽在金黃色的彩霞中滾動,落日閃入一片霞光之中。20兵團司令員楊勇下達了進攻的命令。頓時1000門大炮發出了震耳欲聾的轟鳴聲,一排排火箭炮彈飛向敵陣,如一道道劃破長空的閃電,大地抖動起來,天邊燒成了暗紅色。
20兵團的東、中、西三個突擊集團和第9兵團第24軍在經過20多分鍾的炮火準備後,同時向當麵之敵展開了猛烈攻擊,抗美援朝戰爭的壓軸戲——金城反擊戰開始了。
各路大軍向敵正麵發起了猛攻,如萬馬奔騰,勢不可擋。一小時後即全麵突破了敵人防線。誌願軍一麵圍殲各高地之敵,一麵向向縱深穿插,迅速擴大戰果,痛擊南朝鮮軍隊。李承晚一看大勢不好,便急忙呼請克拉克救援,克拉克為了挽回敗局和調整美李關係,帶第8集團軍司令泰勒匆忙趕往前線,部署反撲。14日拂曉,泰勒急調位於土城裏(金化西南10公裏)地區的美軍步兵第3師至三天峰一帶布防,並以一部向第203師新占陣地梨實洞、北亭嶺反撲。
張祖諒率東集團發起攻擊後,第一梯隊第181師配屬第68軍第202師第605團很快突破南朝鮮軍第8師防線,占領汝文裏以北高地,並迅速向轎岩山東南、竹洞、陵洞以東,北漢江以西,金城川以北發展進攻。
第605團撕開突破口後,第181師主力相繼投入戰鬥,然而卻因準備不充分,進攻正麵過於狹窄,又是橫越山脊作戰,部隊不便展開,隊形密集,傷亡很大。突擊隊第543團第7連、第9連和師直偵察連從529.3高地向南偷渡金城川被敵發現,在河中被敵炮火和機槍火力殺傷嚴重,然而官兵們仍然前仆後繼,向前猛撲,不顧重大傷亡衝上461.9高地以北無名高地。
第541團擔任突破的第1營和第2營第6連在發起攻擊後,在山脊上遭敵炮火攔阻,部隊被壓在龍虎洞西南無名高地下,攻擊至下半夜,隻占領龍虎洞西南無名高地一個角落
張祖諒獲知消息後,心靈如焚。
張祖諒立即給181師師長鍾發生打電話,告訴他,要迅速組織火力進行突破,決不能扯全兵團的後腿!
“皮旅”老將鍾發生說:“請軍長放心,我們決不會給第60軍丟人!”
此時,副軍長王誠漢也已到181師靠前指揮,王誠漢和鍾發生都是“皮旅”的老將,有勇有謀,張祖諒這才放下心來。
在鍾發生的指揮下,第541團團長王子波麵對敵人的炮火攔阻異常冷靜,在被敵人炮火壓製在龍虎洞西南無名高地下時,他重新調整了力量:一邊組織火炮掩護第2營配屬第3營第9連迅速突破龍虎洞;一邊督促從529.3高地出發的第2營第5連按原定方案插入敵陣,沿金城川北岸插向登大裏大橋,切斷敵人的退路,動搖敵人的決心。結果,第5連很快就得手了。
第1營、第3營本來是準備在第2營攻占龍虎洞以後緊隨跟進,繼續突破的,然而第2營在龍虎洞未能得手,第1營、第3營擠在後麵被敵縱深炮火攔阻,傷亡很大,戰鬥隊形也被打亂,在第1營營長負傷的情況下,教導員毫不猶豫,立刻接替指揮,迅速收攏各連殘存人員46人,改變進攻方向,跟隨第5連後麵快速挺進,將敵人的一個化學迫擊炮炮群消滅,衝上551.6高地,連續打退敵人6次反撲,直到與後續部隊會合。
與此同時,第3營也收攏部隊,攻占了472.3高地。這一下,南朝鮮軍第3師的縱深也受到威脅,被迫棄陣向南潰逃。於是,龍虎洞那邊也很快得了手。
第541團完成預定任務時傷亡也很大,全團傷亡已達1223人,其中營級幹部就有6人。也就是說,這個團是在人員傷亡過半、指揮員也傷亡過半的情況下,完成突破任務的。
14日上午,第541團在第543團協同下攻占龍虎洞西南無名高地後,乘霧濃雨大,敵飛機不能出動,炮兵失靈之機,又順勢搶占541高地。下午18時以前,第543團也相繼攻占了461.9高地以北無名高地和461.9高地,並打退敵人多次反撲。
第605團雖然在攻占汝文裏以北高地、482.2高地向西擴張時,因地形狹窄部隊擁擠,遭敵炮火殺傷嚴重,但他們作戰異常勇敢,前仆後繼地發展進攻,至下午17時,第2營攻占了巨室裏以南的585.2高地、500高地以北無名高地、685.2高地以南無名高地,並以一部搶渡金城川,進至梨船洞東北603高地與中集團第67軍會合。
這時,第181師第二梯隊第542團已緊隨第605團之後,一部由商山裏西渡金城川,協同友鄰將梨船洞的殘敵消滅,占領轎岩山東南山梁;團主力由廣大洞、細峴裏南渡金城川,進占黑雲吐嶺以西的682高地和460.5高地,並搶在敵人奉命炸毀金城川大橋的工兵之前,控製了這座大橋,為後續部隊向縱深發展奪取了重要通道。
14日18時,張祖諒指揮東集團部隊占領了預定目標,殲滅南朝鮮軍第3師第23團兩個營大部和第22團一部。為貫徹“穩紮狠打”的指導方針,第20兵團命令東集團在上述地區鞏固既得陣地,同時各以一部兵力擴大戰果。
戰役第一步任務達成後,誌願軍總部首長鑒於第一步發展順利,為貫徹“穩紮狠打”的指導方針,鞏固既得陣地,乃於14日17時起,令第20兵團以主力控製現占領線,迅速構築工事,修通道路,搶運物資彈藥,推進炮兵陣地,準備粉碎敵人反撲;而以若幹有力支隊,乘敵混亂之際,分別向南發展。
根據這個電令,第20兵團司令員楊勇下達了第二步作戰命令,要求各集團除組織部隊肅清殘敵,鞏固已占領陣地外,以不少於一個團的有力支隊,繼續擴張戰果,向南占領有利陣地。要求張祖諒指揮東集團,向黑雲吐嶺、818.9高地方向發展進攻。
這一次,張祖諒想到了使用180師。
按原計劃,第180師是東集團的第二梯隊,任務是與中集團友鄰部隊會攻梨船洞,然而因西集團發展順利,打亂了敵人,根本用不上他們了,所以任務變成了緊接第181師之後,向白岩山、黑雲吐嶺發展進攻。
14日18時,180師這支生力軍像猛虎一樣衝向金城川。
這時候,金城川一帶連日降雨,大雨滂沱,河水猛漲,橋梁也被破壞,隻有一根鋼梁懸在空中,對麵敵人的炮火也猛烈地封鎖著江麵。新修道路泥濘難行,炮兵機動、通訊聯絡和前線運輸均發生困難。
第180師師長李鍾玄指揮第538團和第540團撲進湍急的江流中。兩個團的戰士們,分別於廣大洞、登大裏兩處橫渡金城川,廣大洞沒有橋,登大裏橋也隻剩下一根懸空的鋼梁。戰士們就從水深齊腰的江水中,從一根懸空的鋼梁上,奮勇往前衝擊,炮彈不斷地在前後左右炸起高高的水柱,掀起的浪頭打在被汗水、血水和雨水浸泡的臉上、身上。戰鬥中不斷有人倒下,但絲毫沒有影響衝擊的速度。
一衝過金城川,進攻部隊便分作四路,向正拚命潰逃的南朝鮮軍部隊衝去,一邊窮追猛打,一邊向南疾進。大雨澆透了行裝,他們就把背包扔掉,衣服扔掉,隻穿背心短褲,甚至光著膀子,隻帶著槍支彈藥繼續往前追。
第538團的戰士們攀著樹枝爬過山岩,抄小路順著電話線往前追,一直追到黑雲吐嶺,一個衝鋒上去,就把南朝鮮軍第3師第23團一個營給全部解決了。
右翼的第540團於15日23時攻占818.9高地、1118高地,16日15時攻占白岩山、940.5高地一線。
戰至16日17時,張祖諒指揮的東集團第二梯隊第180師第538團、第540團完全占領黑雲吐嶺、1118高地、白岩山及以東之949.5高地至北漢江一線陣地,又向前推進了8公裏,對南朝鮮軍第2軍團防區南北交通線幹線金城至華川公路構成嚴重威脅。
16日,“聯合國軍”總司令克拉克和美軍第8集團軍司令泰勒飛抵前線,召開高級軍官會議,決定奪回失地。從當日下午開始,先後以美軍第3師和南朝鮮軍第5、第7、第9、第11師及第3、第6、第8師餘部進行反撲。此時,“聯合國軍”戰役預備隊已調近戰場,第20兵團領導決定轉入防禦,命令張祖諒準備抗擊敵人的反撲。
16日下午,“聯合國軍”的反撲洶湧而來,敵人以6個團的兵力,重點向黑雲吐嶺、白岩山至867高地一線陣地猛攻。反撲的重點是第20兵團東集團黑雲吐嶺、白岩山一線陣地。第180師的陣地承受著空前巨大的壓力。
17日淩晨,反撲達到高峰,泰勒組織了6個團的兵力,在十餘輛坦克、百餘架飛機和200餘門火炮的支援下,發起了輪番持續進攻。後麵的增援部隊也蜂擁而至。“聯合國軍”的航空兵和炮火瘋狂地封鎖著金城川的所有渡口。
然而,在張祖諒的指揮下,第180師司政後機關人員仍然冒著炮火,從齊腰深的江水中負重涉水渡河,向前沿搶運糧彈。張祖諒看到,第180師的戰士們打得非常艱苦,也非常英勇。由於已深入敵人縱深,倉促從進攻轉入防禦,第180師部隊隻能構築一般的野戰工事,而不能像占領敵人第一線陣地那樣,可以搶修敵人的坑道工事以資利用。同時,支援炮群又因連日大雨、道路泥濘和敵人炮火封鎖而不能及時前移,他們隻能利用伴隨輕便火炮和繳獲來的少量火炮支援作戰。
由於彈藥不能及時前送,戰士們打得異常艱苦。反擊的第一天,堅守1118高地的第540團6連幾乎傷亡殆盡。他們兩天兩夜沒吃上飯,也沒有水喝,派到山下取水的同誌也犧牲了,沒有工事依托,他們隻能從一個彈坑跳到另一個彈坑堅持戰鬥,連續打退敵人一個排到兩個連31次反撲,堅守最前沿的一個加強排隻剩下10個人,還有一大半是傷員,卻仍然互相鼓勵,頑強戰鬥,與衝上陣地的南朝鮮軍士兵血肉相搏,最後拉響手榴彈與敵人同歸於盡。
經過一天一夜的激戰,第180師的戰士們傷亡一半以上,3000多人的傷亡僅換取了867一個高地。這時候,第180師由於陣地過於突出,又處於背水作戰的地位,炮兵未能跟進,彈藥不能及時接濟,情況非常危急。張祖諒根據楊勇司令員的指示,及時改變決心,調整部署,令第180師除留一個營控製北漢江與金城川彙合處的461.9高地外,放棄黑雲吐嶺、白岩山、949.5高地一線陣地,轉移至金城川以北地區組織防禦,以保持主動。
17日18時,誌願軍總部發出指示,要求金城以南地區各進攻部隊緊急動員起來,搶修新占陣地工事,組織炮火,擬定作戰方案,加強交通運輸,作好各種準備,粉碎敵之反撲,並在敵反撲中,予敵更大的殺傷和殲滅性的打擊。同時,命令正麵戰線其他各軍,以積極動作牽製當麵之敵。
張祖諒率領東集團正麵的第180師,牢牢地控製住了461.9高地。直到談判簽字,南朝鮮軍先後發起多次反撲,在付出巨大傷亡代價後,未能占據東集團正麵的任何陣地。
金城以南進攻戰役,誌願軍第20兵團和第9兵團之第24軍全線進攻,將陣地前推了15公裏,收複土地148平方公裏,共計斃傷俘敵52700餘人,繳獲坦克、自行火炮35輛、各種炮339門、飛機1架,擊落擊傷敵機200餘架,取得了輝煌戰果,為配合停戰談判作出了重要貢獻。